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正文

轻轻鬆鬆做领导:简单高效的法家管理智慧

(2020-12-04 08:21:14) 经验
轻轻鬆鬆做领导:简单高效的法家管理智慧

轻轻鬆鬆做领导:简单高效的法家管理智慧

《轻轻鬆鬆做领导:简单高效的法家管理智慧》用图解的形式,通过善与恶、思与行、法术势、矛与盾、冰与火、有私与无私、赏与罚、贤与愚等八个对立的方面,说明一个懂得领导艺术的领导者,必须掌握法家管理思想的精髓:法(固定的法则)、术(控制的手段)、势(政治的权力)。管理者若能很好地把法、术、势相结合,领导的位置就不容易被蒙蔽,而下级也不会因为没有制度的约束而作乱,才能轻轻鬆鬆做领导。如果你就职于政治、管理或商业竞争等领域,要想从传统中吸取轻鬆驾驭局面的智慧,那幺法家的领导艺术是你不二的选择,它可以使你表现出色,所获不菲。西风东渐,注重人性和谐慢慢成为当代中国的管理潮流。但物极必反,人性深处的矛盾,却使强势领导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也给管理带来诸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李悝、申不害、慎到、商鞅、韩非子等这些法家人物所留下的管理智慧,却可以使我们轻鬆高效、游刃有余地了解人性。

基本介绍

  • 书名:轻轻鬆鬆做领导:简单高效的法家管理智慧
  •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 页数:218页
  • 开本:16
  • 品牌:中国发展出版社
  • 作者:邹国良 徐峰漓
  • 出版日期:2010年4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802345200, 9787802345201

内容简介

《轻轻鬆鬆做领导:简单高效的法家管理智慧》: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虚怀若谷才能了解事情真假,保持定静才能判断行为对错。要取信,罚不如赏,赏大不如赏小;要立威,赏不如罚,罚下不如罚上。一个规则,必须让聪明人和笨人都能理解并且遵守,这才是最好的管理方法。高明的领导,不必绞尽脑汁就可以明察一切,不必显示才华就可以成就大业。
规则一定要让人明了,而权术一定不能被人觉察。正因为人是多样的,所以我们才需要规则;正因为人是複杂的,所以我们才需要权术。

图书目录

引子法家的体与用
1 法家的主要特徵
与其强调重义轻利,或避而不谈利,还不如正确面对利,并善加规範以使之符合规则。
2 法家的派别之分
从理论特点上,法家可分为法派、势派和术派;从时间上,分为前期法家和后期法家;从地域上,分为三晋法家和齐法家。
3 法家的形成与发展
战国前期和中期是各诸侯国变法的高潮期,革命的法家也在这一大背景下找到了时代的G点。
4 法家与其他家的关係
法家思想家们不仅曾拜儒者为师,有的还曾出入于道、墨、名,乃至纵横家。
5 阳儒阴法的大混合
“阳儒阴法”,就是指历代政治家的治理思想,是一种以儒、法两家思想为主体的混合体,它表面是一层儒家思想的“糖衣”,而核心则是法家黑想的药。

卓有成效的法术管理
一 善与恶
人性的单音与和弦
1 人性是善还是恶
好逸恶劳的品性,决定每个人都像自由市场上的生意人,认钱不认人——“匠人成棺,不憎人死:利之所在,忘其性也”。
2 法家的性恶观念
最迫切需要的不是道德的说教,也不是扼制人性和诅咒人类的堕落,而是制定一套合平时代特点和人类本性的规範,使人们不至于在混乱和无序中纷争。
3 因应人性来管理
不要指望人自觉,不要指望人不变坏,但是可以採取种种措施防止人变坏。
4 管理的理想境界
因为人性是自利自为的、是恶的,所以只有依法办事,以规则为準绳,才能把事情办好,而且不至于招致无休止的抱怨和贪求。
5 用法来确定名分
领导者真正要做的,一是一视同仁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的各种“自私”需求,二是真正使规则具有规範性,并伴以权威性和强制性。
二 思与行
规则要立于真实上
1 策略以易行为高
管理不以好高鹜远、玄妙难行为贵,而应以切合实际,能迅速推广,浅近易行为高。
2 规则要切合实际
任何规甽只有对公私两个方面都有利.才算得上是完美的。
3 立法应险如涧谷
一味地“以人为本、与人为善”并不一定就是理想的状态,相反,往往可能还会因为对下属的姑息迁就而误了大事。
4 因时因地而权变
时代是变化的,每个时代的变化都有它不得不变的原因,因此只能用变化的眼光看世界。
5 竞争方式的权变
竞争方式的好坏,不仅取决于你的素质和能力,而且还取决于许多其他因素,比如对手的特点和环境等。
三 法术势
假面后的权力策略
1 明用法,暗用术
法家思想精髓中的精髓、核心中的核心在于:法(固定的法则)、术(控制的手段)、势(政治的权力)。
2 领导术三驾马车
为了不被冲突的矛盾所左右,就必须综合运用规章制度、个人权威及一些便巧的策略,把各种力量引导到一个方向上来。
3 领导也需要权术
做领导的如果缺乏管制下属之术,就会出现被架空甚至被取而代之的危险。
4 法和术应该并重
长治久安仅仅靠”法”还不够,还必须重视术,加强领导者对于权力的把握。
5 改革要顺势而为
改革必须像下棋一样,事先安排好进行的步骤,并注意先后次序,以便使环境成为改革能够进行的势,而不是阻力。
6 借势造势的策略
所谓的君子和小人,本来没有固定不变的品质,大都是随着时势的推移变化而变化的。
四 矛与盾
成功在短兵相接处
1 矛盾的斗争哲学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普遍地存在这种势不两立的”矛盾”,到处都是”不相容之事,不两立也”。
2 仁义的内在矛盾
作为一个聪明的领导者,要坚决反对那种假公济私的行为,其中包括那些为小节背弃大节的所谓仁爱。
3 法制的内在矛盾
任何一种制度,一旦刻板清晰到使组织丧失活力、效率低下,就到了应该革新的时候了。
4 忠与孝孰先孰后
在管理中应该向法家学习,做到公私相分,以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为重,不因为一己之私而损害国家和他人的利益。
5 大信不信的辩证
在两难的情况下,就应当弃小信而守大义,而不该弃大义而守小信;也不要幻想有什幺两全之计,因为鱼与熊掌往往不能兼得。
6 矛盾中成就人生
发了财后能让别人也发财的,想穷也穷不了:当了官后能让别人也当官的,想下也下不来:交了好运后能让别人也交好运的,想倒霉也倒霉不了。
五 冰与火
越缠绵越是陷阱
1 防备身边的敌人
真正危险的敌人也许并不是明刀明枪对立的人,而是悄无声息让你败亡的人。
2 需要防备的八奸
韩非子把朝廷中上至宰相、下到侍从优伶的所有进出宫廷的人,都列为“最危险的敌人”。
……
六 有私与无私
吃小亏得大便宜
七 赏与罚
德刑之间的分寸
八 贤与愚
第三只眼睛看忠贤

序言

作为诸子百家中的一个相当另类的异数,法家萌芽于春秋,正式形成并活跃于战国。之后,秦始皇用它为思想武器统一全国,并以之作为统治全国的独门绝招。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秦朝土崩瓦解,法家失去了靠山,同时把思想界老大的位置拱手让给了儒学。
在春秋战国时期,法家人物大多自称“法士”、“法术之士”或者“耕战之士”等,不过,儒家的掌门人之一孟子,则不客气地称其为“辟草莽,任土地者”,也就是强迫人民开垦土地来增加税负的人,将其列为需要打击的黑名单的第三名。
事实上,在先秦诸子百家中,也许只有剑走偏锋的法家思想是用血来祭奠的。因为流血的,不只是许多有罪或者无辜的贵族和平民,还有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比如商鞅和韩非子。
到东汉末年,刘邵把春秋中期以后的管仲等政治改革家也都算在法家之中,这种看法很具有代表性。后来,郭偃、子产、邓析、吴起、邹忌、荀子也都被当做法家来看待。他在《人物誌》中说:“建法立制,强国富人,是谓法家,管仲、商鞅是也。”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