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悉达多》读后感_800字
(2019-09-25 10:55:35) 读后感 -
《悉达多》读后感800字
黑塞的作品旨在深刻揭示正直的人们在世俗文明(一切以名利为转移),尤其是现代世俗文明的压迫下所面临的精神危机与心灵孤寂。
《悉达多》以一个现代西方人的独特视角,写出了一个富有渊深的人生哲理、曲折动人的东方的佛的故事。全书充满了清明的理性、深邃的思辨与崇高的诗情。
这本据说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大学生人手一本的小册子,值得当今的每一个人反复咀嚼。一般读者会醉心于书中百转千回、引人入胜的情节;善于思考的读者会折服于黑塞日耳曼式的深刻思辨力;追求信仰的人们可以玩味书中隽永而空灵、只可悠然心会的禅意。
我发现越是令我震撼的作品,读罢我越是语塞。关于最为博大渊深的智慧,关于至高无上的信仰,关于物我一如的求索、关于圆觉,关于“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等等,我什么都不敢说,因为我是如此的无知与困惑。
我只是觉得,《悉达多》与保罗.柯艾洛的《我坐在彼拉德罗河畔,哭泣》一样,都是让读来觉得幸福的作品,懵懂而幸福。都是婉转动人的故事,都是宗教信仰的导引,都是求道之路上自我与信仰之间苦苦的挣扎与交战,最后都是物我一如的和谐与圆觉。
悉达多的文字很容易读,而真正读懂可能需要一生的时间。
“世界自身则遍于我之内外,从不片面。从未有一人或一事纯属轮回或者纯属涅槃,从未有一人完全是圣贤或是罪人。世界之所以表面如此是因为我们有一种幻觉,即认为时间是某种真实之物。时间并无实体,而如果时间并非真实,那么仿佛存在于现世与永恒,痛苦与极乐,善与恶之间的分界线也只是一种幻象。”
“爱一枚石子仅仅因为它是一枚石子,因为现在此刻它向我显现为一枚石子。在它的每一细微的纹理和孔洞中都看到了价值与意义。”
这些智慧,离我们并不遥远。它能教导我们学会热爱身边的人和物,不再以某种欲愿与臆想出来的世界、某种虚构的完善的幻象来与之比拟;学会接受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热爱它,以归属于它而心存欣喜。从而获得内心真正的宁静。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