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精装版)》读后感_900字
(2019-08-16 01:59:36) 读后感 -
《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精装版)》读后感900字
今日,奠基于“白人负担”和“鲜明命运”的世界秩序已一去不复返,但世界仍然分裂,东方与西方之间形成清楚的界线。有的拥有一切,有的一无所有。国家被分为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归类成已开发及开发中。换个不同的说法,有些国家组织已调适完毕,可以掌握现代科技的优势,但有些国家则还没做到。对后者而言,意识形态是动员的最有效方法。缺点在于,意识形态只是一套哲学,某种一般的概念,通常只不过是一个牵涉到许多包装的口号,初期可以用来动员革命分子执行任务,如解除外来的枷锁,或推翻古老政权。其一般性和模糊化正可以确保最广泛的参与层次,足以进行破坏工作,不需要精确详细的计划。但一旦完成破坏的工作,重获自由的国家必须面对实际的问题,也就是重新改造自己,以适应今日的世界。基本的困难在于,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弹性到随心所欲改变自己。特定的背景基础因素如气候、地理、人口密度、土地生产力、贸易路线等等,再加上人民顺应这些状况的生活习惯,构成我们泛称的“文化”,无法轻易妥协。“协调一致的改变”只不过是模糊概念。上层结构移动而下层无法因应时,其断裂就会引发暴力。必须经过相当时日的尝试错误,才能达成最后的解决之道。以17世纪的英国为例,查理国王被处决后,不确定的时期长达四十年。法国在大革命以后,也经历数十年的拿破仑战争、波旁王朝和拿破仑家族的复辟、共和国和公社阶段。
在这方面,这些国家在追求国家重建的路上,并没有从李约瑟的作品中找到立即的建议,学到何者该做,何者不该做。但李约瑟强调,科技的发展需要特定的有利社会环境,就长期的历史观点而言,有些社会经济状况使某些国家比其他国家更有影响力也更先进,在某些时期特别明显。由此观之,他所处理的又是共通的问题。另一方面,他认为,领先的国家不应自满于自己的地位,情况可能改变。毋庸赘述的是,在今日一些比较开发的国家,科技的好处基本上回馈到经济,两者的进步一旦变成强制性的地步,可能离人性愈来愈远,正如通尼曾提出的警告,我们可能在过程中沦为奴隶,不再是主人。如何驾驭此一变化,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李约瑟建议,人人都应该仔细研究中国仍在领先局面时的经验。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