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精装版)》读后感_900字

(2019-09-03 19:29:28) 读后感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精装版)》读后感900字

通史分别看过吕思勉和黄仁宇的,对于我这个历史小白来说,黄仁宇写的通史可读性更强一些,这本《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全书自先秦至元顺帝为止。以时间为顺序,用叙述各朝代主要人物、事件的方式向读者讲述了中国的大部分的历史。
黄仁宇先生强调以“大历史”的观点来看待中国历史。要我们“放宽历史的眼界”,更关注历史事件在长时段上的合理性。他谈到,传统中国学人之治史,则先以道德观念阻塞技术上的检讨。而我们普通读者更容易以道德的名义简化历史。他则着重从技术的角度解读历史。
经济制度上他认为西方的政治思想,坦白地承认性恶,反能造成政治体系的“制止与平衡”,使一个现代的国家能在数目字上管理,尤其值得我们反省。中国历朝历代相继产生覆灭,很大部分原因在于传统中国缺少具体的“数目字管理”方式,所谓“数目字管理”是指整个社会资源均可如实计算,整合进一个记录系统(核心是正规的产权制度),可以自由流动和交换。当然他也讲到中国的官僚主义,是亚洲大陆主体(land mass)的产物。其政治体系既要管束亿万农民,又要对付森林地带和草原地带的少数民族,就只能注重数量无法提高效率,不容易改变而成为一种轻而驾巧带商业性的组织。故中国虽历经几千年封建社会,即使是封建经济大发展的时期,如宋、明等朝代,亦难以进入商业社会。也就是说很难实行数目字化管理。
文化传统上他认为周程朱张思想狭义的强调君子与小人之分,抹杀个人的私利观,替以后专制皇权加强统制的基础,其影响所及,达几百年。今日中国之民法未尽展开,仍有以道德观念代替法律的趋向,也不能与宋儒无关。他也承认中国的君主制度,以皇帝和天命直接统领万亿军民,中层脆弱,法制简单,政府力量之不及,半靠社会力量支持。可见精神动员的功效是无可否认。大传统也好小传统也好,民间的忠孝观念实为撑持宋、元、明、清以来大帝国之有力支柱,这也不是学历史的人所敢于忽略。
文中多次提到数目字化管理,如果当时的中国实行,是否会促进地方实力的快速发展,当时大中国会不会分裂成一个个像欧洲一样的小国。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