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哇,历史原来可以这样学1》读后感_1400字
(2019-08-01 16:08:26) 读后感 -
《哇,历史原来可以这样学1》读后感1400字
语言通俗,总体讲得比较简单涉及面比较广,入门还算可以。略微记录下青铜器&商人:):):)两话题完全不搭→_→
【青铜器】
社会生产力决定社会形态。在古代,可以用生产工具来衡量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准确地说,是用生产工具的材料。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这里的石器和青铜都是生产工具的材料。在农业时代,生产工具主要就是农具。在使用了工具之后,人类耗费同样体力能生产出的粮食增加了,社会生产力也提高了。
农具所使用的金属材料越坚硬,熔点越低,越容易开采,其性价比也就越高。青铜完全符合这几点。商周时期青铜农具提高了全社会生产力,使得商周出现了更为先进的文明。青铜制成的武器也为商周王室的征服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
中国并不是最早使用青铜器的国家,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青铜器文明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青铜器的使用,中国和世界其他文明有一个差别。世界其他文明的青铜器大多以农具和武器为主。青铜器最大的意义在于可以制成更加优秀的生产工具。把先进的青铜用来制成工具和武器,这是理所当然的。而中国商周时期花费了大量的成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技术困难,用很多青铜制作成礼器,比如著名的“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所谓“礼器”,就是在祭祀仪式时使用的专业用具,司母戊鼎就是专门为祭祀制作的。中国古人把很大一部分精力都用在制作成本很高的“礼器”上,其原因是为了采用精神手段来管理国家管理社会,可以大大减少管理成本。
鼎是国之重器,周代的鼎和商代的司母戊鼎有明显的区别。商代的鼎造型非常硬朗,多用直角,上面的花纹都是一些狰狞的怪兽、恐怖的形象。周代的鼎不同,改直角为圆角,鼎口是圆的,肚子也是圆形的,装饰很少再有恐怖怪兽,而代之以柔和的曲线。简单地说,周代的鼎造型少了很多戾气,更偏向圆润儒雅。表面上看,这只是审美上的变化,实际上,这更是国体的变化。
【商人】
在中国古代史上,各朝各代普遍采用“重农抑商”的政策,汉朝也有不少压制商人的规定。其实以今天的经验看,商人对社会是利大于弊的。
交易可以给社会带来好处,让社会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分配,但交易过程会产生不菲的成本。信息成本,运输成本,风险成本,商人的价值在于,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降低了这些成本。因为商人们的存在,整个社会可以用很低的成本,把产品分配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商人们虽然没有生产半个产品,但对社会是有很大贡献的。
对于遥远的古人来说他们更难看出商业的价值。在古代的政治家们看来,商人好处不多,坏处倒是不少。首先有一个客观原因,古代通讯和交通技术不发达,商人获取信息以及运输产品的成本都比现代人要高很多,所以商业创造的价值远没有今天大。其次,古人通过身边的生活经验,感到的不是商人对社会的贡献,而是他们对社会的剥削。而对于古代统治者来说,更能打动他们的是在政治层面。农民依附于土地,相对比较容易统治和管理,而商人在各个村庄间游荡,还能因此获得巨大的利润,他们是不稳定因素,对帝国秩序是一个威胁。另外,大商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和货物,尤其乐于囤积粮食、盐、铁等重要物资。这对帝国经济的稳定也是一个威胁。
因为以上的原因,中国古代的帝王普遍采取了限制商业、贬斥商人的政策。对于帝王来说,限制商业,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君主社会的稳定。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