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_1400字

(2019-09-03 11:38:47) 读后感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400字

这本书在我的书架里呆了一年之久,一直不愿看,原因无他,每次翻到前面几页都让我提不起兴趣。上周又扫到这本书,还是决定耐着性子读读,略过前两章从第三章读起,越往下读越觉得惊喜,读完这本书我又把前两章补了,才发现,当初觉得无聊,是因为那时完全不知道作者频繁提到的人物是谁。

首先,提一下本书结构,全书都以“我”这个籍籍无名的作家为第一人称叙述,而开头所提到的“斯朱兰”则是“我”在这本书里所要讲述的人——一个为了追求理想而抛家弃子、放弃稳定生活的穷困潦倒的画家。前10章是“我”见斯朱兰之前,妻子一方向“我”控诉斯朱兰”与人私奔“的行为,并拜托“我”劝他回来;11-44章是“我”这些年亲眼见到的斯朱兰的生活;45章及之后是“我”通过别人的叙述,串起斯朱兰的后半生。

接着,再来说说书名,读书前,我听过“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以为是书里的,可是读完,并没发现有什么联系。在知乎上搜了搜,找到两种说法:一种是六便士是英国价值最低的银币,代表现实与卑微;而月亮象征了崇高。两者都是圆形的,都闪闪发光,但本质却玩完全不同,或许它们就象征着理想与现实吧!另一种是有一个评论家曾说《人性的枷锁》的主人公(菲利普·嘉里)像很多青年人一样,终日仰慕月亮,却没有看到脚下的六便士银币。毛姆喜欢这个说法,就用《月亮与六便士》,作为下一本小说的书名。

这两种说法就先留在这里,因为我想聊的不是月亮也不是六便士,而是这本书带给我的一些感想。

斯朱兰最让我欣赏的一点是他毅然决然放弃优渥的生活,顺从自己的心追求画画的理想,并且我行我素,毫不在意别人的看法。通常来说,活在尘世之中免不了受世俗眼光的打扰,很多人的离经叛道也只是逆多数人意愿而行,只要在自己小圈子里正常就行。说白了,博取认同的欲望恐怕是文明人最深的本性。我认为在这点来说斯朱兰是真的超然物外,世人的眼光奈何不了他。

我不喜欢他对家人、朋友的一些做法。对家人,抛家弃子,一点都不在意妻子感受;对他的朋友司卓夫,呼之即来,挥之即去,最可恨的是抢走朋友妻子。如果站在道德制高点来说,斯朱兰是个不折不扣的混蛋,既然已成家,就要承担婚姻所带来的责任,跟妻子什么都不说就跑了算怎么回事?朋友司卓夫在他生病期间尽心尽力照顾他,他反倒睡了朋友妻子布蓝琪,(虽然布蓝琪迷他迷得颠三倒四,最后还为他自杀了),怎么说都像个人渣,然而他这位朋友对斯朱兰(或者说是对艺术)的敬畏超过了一切,还愿意为斯朱兰提供住所,反正我是想不通。

总之,作为一个俗人,我对斯朱兰又爱又恨,喜欢他的超然,也看不惯他的一些做法。我还有一个感触就是——不要随意评判他人。不要轻易给人下定论,尤其是不了解事情真相就随意散播,恶意揣测。也不要指摘别人的生活方式,过好自己的就好了。

最后,还想安利下这本书,语言很棒,外貌描写很生动,寥寥数语就把一个人的形象勾勒出来,跃然纸上。摘取两段:

身材矮胖,腿短,人还很年轻,至多不到三十岁,但早早秃了顶。浑圆的脸,肤色亮白,红脸颊,红嘴唇。一双蓝眼睛也很圆,戴着硕大的金框眼镜,眉毛淡得几乎看不见。

库塔斯先生是个法国老头儿,魁梧肥胖的身子活像一颗大鸭蛋,蓝色的双眼敏锐又和善,目光时不时心满意足地落在自己硕大的肚子上。他肤色红润,满头银发,让人一看就有好感。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