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终极复制:人工智能将如何推动社会巨变》读后感_1300字

(2019-08-28 23:32:41) 读后感

《终极复制:人工智能将如何推动社会巨变》读后感1300字

人类有一种对未知世界的与生俱来的恐惧感,正如作者所言的如果你半夜醒来发现一个蓝眼睛的机器人正盯着你,你一定充满恐惧,并且不再想让一个机器人住进自己家里,这是源于人类在黑暗中无法看清,在夜间也需要休息,然而机器却不需要。我深刻地理解这一段话是因为小时候有过类似的经历,我害怕模特,商店里橱窗里的模特,每当经过它们的时候都会紧张得快步走过,并且一直盯着它,生怕它会趁我不注意在背后袭击我,这个现象同样也延伸到娃娃,瓷的娃娃,尤其是那种眼睛会动的,我绝不会把它们放在床头,甚至不愿意碰到它们的手。作者对这种现象的原因解释为,当我们认为某些东西跟我们自身有相似之处,而它们又有某些我们没有并且不能接受的特性时,我们会对之产生恐惧感。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感觉也是如此,我所了解的人里,大致分为三种,一种是对人工智能充满恐惧充满抵触的,害怕未来会被人工智能所颠覆;第二种是不相信人工智能的,上翻译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强加的一种思想就是,翻译这项工作永远不能被智能所代替;第三种就是对未来充满希望,觉得人工智能绝对会发展到相当的高度,人们可以利用智能来完成所有人们必须做而又不愿意做的事情,以省下时间去做自己真正乐意去做的事。作为一个人工智能语言学专业的人,我自然是看好人工智能的无限前景的,并且当看到作者说我们之所以发展人工智能,是因为我们需要一个任劳任怨忠实诚恳与世无争的奴隶,是啊,养一个佣人可是我从小的愿望呢,所以我自然是希望它实现的。然而抛开其他工作能力(因为我也不是很懂),只谈论我的语言学领域,现在的人工智能还差得很远很远啊,比如它说话的机器合成声,比如说点方言它就无法理解,比如俚语习语的应用,比如在不同语境下同样的话我所表达的意思不同,比如跨语系的翻译容易天壤之别,比如… 是的,它们无法理解我们,它们只是在做一些既定的事情,所以,正如作者所说,我们需要加给人工智能自己思考自己学习的能力,像人类一样思考就需要模拟出一个人类大脑的神经网络,这是科学家需要做的事情。我们现在能做什么呢?我觉得我们的任务就是扩大扩大再扩大人工智能的Corpus,把自然语言不断完善整合出最全面的语法语意语境,放到它的corpus里,真羡慕电脑可以有那么大的脑容量啊,不过未来的未来,人类也不需要再学习考试了吧,所有事情都会有机器做的,我们只需要晒晒太阳吹吹风,做点我们自己开心的事情就好了。现在很多事情还不能应用人工智能,比如自动驾驶,是因为人工智能有些判断会出错,但其实我对它们是有很高容错率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我们造出来的机器呢。话又说回来了,这么前景一片美好的领域,我为啥不继续钻研,反而去学些翻译教育,这种我自己都认为以后一定会被人工智能代替的行当呢?啊,还不是因为懒哈哈哈哈哈,也没准学会了人类的翻译教育方法,才能去更好的教会机器呢,毕竟机器很笨,你告诉它什么它才知道什么,毕竟机器很聪明,你告诉它什么它就永远学会了什么。当大同社会来临的时候,这世界将全部是正义,再也不用担心贪污腐败坑蒙拐骗了,期待着机器成为主要劳动力的那一天,它们不吃不喝,却能创造价值,也许百年内无法实现,但子子孙孙,总会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