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城堡(英文版)》读后感_3000字

(2019-09-28 13:18:37) 读后感

《城堡(英文版)》读后感3000字

《城堡》---卡夫卡终身无法触及的权威

本书的简述,引用百度百科,主人公K作为城堡指派的土地测量员到达隶属城堡的山村,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故事。

K半夜抵达山村,在桥边旅馆落脚被城堡小管家儿子S质问身份,兜兜转转城堡含糊其辞地承认了K的身份,K得以在旅馆继续落脚。第二天,K本该被城堡召进却杳无音信,便在山村闲逛寻找去城堡的路,途中邂逅冷漠严肃的山村教师,闯入私宅被告知不能在此逗留,被屋主人架出屋外。返回旅馆途中由于雪深路长,动弹不得,被怕出事(非出于好心)的农民用雪橇送回桥边旅馆。在旅馆门口得知城堡为其指派了两名对测量一无所知的助理和一名信使,K吩咐助理致电城堡询问其工作行程安排,却被助理告知城堡不会处理这种电话(即此路不通),K并不相信坚持亲自致电城堡并验证了自己不会被城堡召进的事实(城堡不会接待土地测量)。随后K接待了城堡信使B,信使B递给他一封信,K仔细地研究了这封信,信有如下几点意思,K虽然是城堡土地测量员,却不对城堡负责,只需对乡村主席负责(名义城堡测量员,实则乡村测量员),工作上有什么困难可以由这位信使B向城堡传递(打电话什么的就免了吧!)。至此K明白了要求城堡下达命令召进自己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的谋划)才能进城堡。于是K追着B不放提出要求,要求B带他一起走(言下之意要B带他去城堡),生怕放走城堡唯一的联络。B是个和颜悦色亲民好信使,至少他没有排斥K,然而B并没有去城堡述职,而是把K带到自己家徒四壁穷困潦倒的家,B告知K自己只有白天才去城堡,晚上必须睡在家里(K去城堡的希望断了)。在B的家里,K遇到了同样好心并对爱慕的K的B的大姐O,以及威严现实的小妹A, 一家人邀请K吃晚餐并在此夜宿一晚,K非常嫌弃就跟着大姐O去绅士酒店打啤酒。K在该酒店遇到女酒保F,从F处得知城堡主(伯爵)常常并现在在此处下榻,而自己是伯爵的情妇,F甚至让K通过门小孔偷窥伯爵。K当即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一方面自己不想跟O去他们家过夜,但又不被允许在绅士旅馆过夜,另一方面自己想跟信使B去城堡的希望已断,必须寻找新希望。于是他大胆地引诱了女酒保F(不是出于对F的爱),想通过F见伯爵并再次跟城堡扯上关系。F一方面非常爱K,另一方面对自己的现状非常不满。以为自己找到了真爱,便飞蛾扑火般大胆地为K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跟房东对着干,将K留在自己的酒吧过夜,第二件事在跟K发生了关系的同时拒绝了伯爵的求爱,意味着自己不再做伯爵的情妇。这意味着K再次进入城堡的希望又断了,因为伯爵的情妇不再是伯爵的情妇,并且此事也带来其他负面效果,F被卸职扫出绅士旅馆,跟着K一起回到桥边旅馆,此时F由女酒保转换成K的未婚妻。然而另一个噩耗传来使K的境地更加难堪,K去乡村主席那里述职却被告知:“我们本来就不需要土地测量员,之所以发出土地测量员的公告完全出于我们体制内部的错误。”(人生处处有惊喜,原来K在城堡和乡村的出现根本是个错误),然而K对这个结果表示无法接受,他表示我背井离乡不可能两手空空回去,再者我家乡也没有适合的工作。经过K和主席的协商,主席表示K可以暂时做学校们门卫员来养活自己,K并不想接受这个职位。当他回到桥边旅馆,未婚妻F告诉他桥边旅馆的女房东(他是F的好朋友,也曾是伯爵的情妇,我们可以YY下伯爵到底有多少情妇)已经不再收留他们了,女房东不收留K的理由罗列如下:一、客观条件。旅馆开始收留K入住仅仅是房东对K的可怜(女房东对此并不知),二、私人方面。K勾引了女房东的好朋友F,其居心叵测,并且不听从女房东忠告。三、根本原因。K作为城堡土地测量员名存实亡,跟城堡已经没有干系。K处境水深火热并在未婚妻F的劝告下接受了学校门卫员一职,举家迁徙至学校,迁徙途中,K甚至私自相见伯爵,在雪地里伯爵的雪橇旁边等伯爵等了几个小时,却被雪橇夫叫他去雪橇里面拿酒恰好被伯爵的秘书撞见,计划失败(希望再次破灭)。未婚妻F一边跟两个助理暧昧不清,另一边怀疑K对自己的真心,学校条件艰苦,风餐露宿,老师和K发生种种矛盾,F内心备受煎熬,恳求K带她远走高飞,K没有答应她的请求。期间K有收到过B传递过来的城堡的第二封信。信的内容极其荒唐,表扬了K认真履行土地测量员的职责(K压根没有开始干活),赞扬K有力督促助理的工作(K跟两助理相处并不愉快,经常拿棍子抽他们),读到此处只想感叹下:你在桥边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或许人生就是一场戏。收到信的K干了两件事,一是赶走了两名助理,二背着自己的未婚妻F再次拜访了B一家人,这为未婚妻弃他而去埋下了伏笔。当助理不再是助理就有可能成为情敌,F本身对B一家人非常反感,极力反对K跟B一家人亲近。理由如下:B家大姐O爱慕K,K去B家就是对他们感情的不忠,B家小妹A因拒绝城堡公职人员S的求爱侮辱过城堡的信使,家族声誉不好。在K拜访B一家人过程中也更深入地了解了这家人以及整个山村。这也是本文最shock 我的地方,B家人本来是名门望族,因为在消防车转送开幕式上的一件小事而家到中落,城堡公职人员S,瘸腿,个子矮,总之形象不好,看上了B家小妹A,给小妹A写了一封侮辱的求爱信,信以命令的口气要求A晚上独自到绅士旅馆跟S共度春宵。A非常气愤,当着信使的面撕碎信并扔了信使一脸(要是我不打一顿S才怪)。事情发生后,更心痛的是周围人的态度,他们关心的不是女孩受侮辱,而是城堡公职人员被亵渎,B家爸爸由此被解职,全家人被孤立排挤。K和O的谈话被K的助理J打断,助理是未婚妻派遣过来,为了告诉K,未婚妻已经离他而去继续在绅士旅馆工作,并且跟J搞在了一起。此时的K,工作不顺利,未婚妻离他而去,去城堡的希望一次次湮灭。而从城堡述职回来的B带来一个像希望又不是的信息,伯爵的第一秘书在B的死缠烂打下终于肯见K一面,K再次去了绅士旅馆碰见了分手后的F,F发誓不再回到K身边,K孤身一人闯进陌生房间遇见正在睡觉的传话秘书E。此时的K又困又累,被E强迫谈话,最后又困又累的K被第一秘书召见,理由是他们谈话的声音太大,把第一秘书吵醒了。书应该没有完结,卡夫卡城堡的故事到此结束。

说下读此书的自我感受。读这本书是种煎熬,一方面全英文,理解方面可能有偏差,另一方面内容极其枯燥,卡夫卡语言比较晦涩,时而夹杂一些哲学道理。再者,小说情感比较沉闷,给人一种极其压抑的感觉。从小说描写的实物环境来看,城堡比较寒酸,乡村更加寒酸,到处都是又深又厚的雪(snow),没有温暖。再从描写社会环境来看,城堡的人神秘高傲又荒唐,城堡的影响力无处不在(authority),村庄的人出于权威的控制下,极其冷漠严肃及排外,凡跟城堡有关的事趋之若鹜。主人公本身非常固执严肃,认死理,但也比较正义,看待事情比较公正。整篇小说只有两个人给了我温暖,一个是信使B,我能感觉他的真心实意,另一个是未婚妻F,我感觉到他对K的爱以及内心的挣扎,其他的人带着一副面具,也包括主人公K。

另外说下我对此书的几个疑问及理解。为什么主人公是K? K是不是就是Kafka的缩写,那么K的故事就是Kafka的故事,从两个可以推断,一K来到山村的时候就说山村跟自己的故乡很像,城堡看起来就像自己的故乡,那么作者或许就是在描写自己的故乡。二,我查过卡夫卡的生平,卡夫卡处于自己父亲权威的影响下长大,而整片文章无数次提到过权威。有人整篇小说批判的是官僚主义作风,这个肯定是有的。如果把K比作卡夫卡,我更愿意把城堡比作卡夫卡的一个梦想,只有梦想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却又给人无数的希望,即使希望一次次湮灭。城堡又是权威的象征,每个人都追求权威,权威无处不在,但这种权威卡夫卡触摸不到。K的生活其实就是我们的生活写照,城堡是我们的梦想,怎么努力却无法实现的梦想,我们一次次挣扎,一次次失望,直到又累又饿,直到麻木。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