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声》读后感_1900字
(2019-09-13 23:01:12) 读后感 -
《风声》读后感1900字
前文预告:本文含大量剧透
我写书评或者影评,剧透是必须的,不然我根本不知道可以写什么,就算是推理小说,即便不点出最后那个名字,写书评也基本写了个十之八九,上次看到有人说,公共平台里,在充满剧透的评论中,加上前缀是基本道德。那回想起来前面干了好多不道德的事,不过还好我从来没点出过最后那个名字,可能隐隐约约觉得不该如此吗,哈哈。说起来,这不能算一篇推理小说,因为单靠推理你是没法推理出来是谁的,很多关键情节都是作者直接口述出来的,而不是摆在你面前让你可以去推理。
这本书改编来的电影我是很久以前就看过了,大概五六年前的样子,不过至今印象很深刻,所以一直让我先入为主地认为电影里的老鬼和书里的老鬼是一个人,虽然情节有很大改变,但是总觉得主要人物身份总没变吧。直到看到后面的情节,我一直以为的电影里的老鬼,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死了,亏我一直对他抱有很大希望的,以为后面可以咸鱼翻身,和电影里的一样,把情报送出去。
这样想起来,电影基本全部改编掉了,连谁死谁活这样的大是大非都不一样了,除了引用了这个背景,一样的展开,至于展开后的情节,就基本不一样了。不过电影仍然也是一部好电影,用了一个全新的诡计,逻辑也基本说的通,就是可惜我看了电影,大大影响了我对本书走向的判断,还是怪我太天真。
在看完东风的时候,我是很纳闷的,故事明明已经结束了,后面为什么还这么长,后来才知道这是两个人说的不一样的同一个故事,我觉得基本没有什么疑问,东风是潘老美化的,西风才是真正的真相,东风就和电影一样,不仔细地想是觉得没问题的,但是仔细一想就还会有很多漏洞,最明显的一个漏洞就是西风里提到的,就剩半天了,为什么急着处理尸体,电影里也一样,就剩半天了,为什么冒着天大的风险,把他们放了出去,这是说不通的。东风里顾小梦提到的许多个矛盾点,东风是解释不通的。不过西风里可能也仍然隐藏了一些事,向别人口述一个往事,感觉总会挑着对自己好的地方讲的,不过顾小梦应该已经极大地还原了事实,性格使然吧。
书里说到‘’确实,她是这么坦承,这么大度,这么客观,我没有任何理由不信服。相比之下,潘老和其他几位受访者,我在采访中多多少少可以感觉到他们内心的缝隙:有些是担忧,有些是虚荣,有些是功利,有些是自私。这些我都能理解,毕竟人总是趋利的,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是人的本能和天性。只是在顾老罕见的赤诚的照耀下,他们显得平凡而已。‘’
电影里的是双主角模式,顾小梦和吴志国都应该算主角,而书里的第一主角无疑是李宁玉,在第一部东风对李宁玉如此细致的刻画下,我就应该知道她才是真正的老鬼,不过我太迟钝了。书里的李宁玉,只能说实在太迷人,西风里的李宁玉比东风里还要迷人许多,顾小梦说东风大大抬高了李宁玉,明明她自己口述的西风,才是大大抬高了李宁玉,如果只是想借着遗言传递消息,李宁玉未免太冒险也太低估敌人了。只有顾小梦口述的结局,才把李宁玉的天才智商表现的淋漓尽致。看看顾小梦是这么说的,
‘’啊,你不得不承认,这个主意太绝了,太妙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简直是天才的杰作啊!这就是李宁玉,我说过,她是我见过的最最了不起的地下工作者,没有谁可以跟她比!‘’
‘’不是有一种说法嘛,成人之美,我最后帮她也有一种成人之美的心理,觉得她做的这件事实在太高明,有惊世骇俗的迷人之美,我被打动了,迷住了,我要成全她。百步之行,她已经走了九十九步,如果我帮她走完最后一步,这世上就多了一个传奇。我们常说同行相轻,其实当你真正出色到极限时,最欣赏、最敬重你的恰恰是同行。我就是这样的,被李宁玉迷住了,我要成全她。‘’
所以没有疑问的,顾小梦深爱李宁玉,哈哈哈。西风里写了好多他们的对手戏,几乎是这本书最精彩的部分了,互相怀疑互相试探互相撕逼,最后当然是李宁玉赢了,没办法的,谁爱的深总要输的。书里好多次隐晦地写到顾小梦最后的那个秘密,虽然直到最后也没有点题,我想大概就是这个吧。所以最后潘老儿子提出的那个疑问,我想也是不成立的,地下工作者可以相信眼泪,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好吗。即便顾小梦只是被李宁玉的眼泪感化了,我也觉得没什么说不通的,还有啊,只差一步就是一个传奇,换我我也不介意举手之劳。
最后,看完书再细想起整件事,几乎要对李宁玉着迷了,一方面是情智商的双高,对人性把握的精准,一方面是无比坚定的信仰,看到李宁玉最后舍弃生命的最后一搏,我都快热泪盈眶了,对自己身后事预计地分毫不差,更想让人热泪盈眶。
最后,这到底是本小说还是纪实啊!!!看到最后我都不知道这个故事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