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脑记:认知神经科学之父加扎尼加自传》读后感_1300字
(2019-09-02 07:28:48) 读后感 -
《双脑记:认知神经科学之父加扎尼加自传》读后感1300字
终于逼自己把这本书读完了,阅读本书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先说食之无味,本书围绕的就是一根主线――裂脑人,把病人的胼胝体切开然后通过各种巧妙的设计实验观察到的行为来解读胼胝体的功能和左右脑的分工,本身实验过程很简单,但用语言描述和生硬的翻译(有些还翻译错了,别的也就算了,左右都翻译反了让读者怎么玩)无形造成了阅读的不顺畅,然后期间夹杂着个人生活,一大堆你记不住的人名,一些他觉得有趣而你因为不知道文化背景一脸懵逼的故事,学术界的各种撕逼过程,作者的各种跳槽经历,筹钱扩张领域地盘等等,不可不说加扎尼加是一个很聪明情商很高的人,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躲避政治斗争,进行资源整合,懂得如何依靠别人发展自己的事业,知道如何抬高自己的身价,总之是一个不错的商人,但是“认知神经科学之父”有点过誉了吧,现在是不是卖书不加上xxx之父都不好意思“忽悠”啊!对人类心理、意识、行为、认知的研究从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之前就开始了吧,哲学、心理学、生物学、人类学天天琢磨的不就是这玩意嘛,加扎尼加如果真像克劳德.香农或爱因斯坦那样凭一己之力搞出来信息论或相对论我没意见,但这哥们是误打误撞被罗杰.斯佩里忽悠去研究裂脑病人,后来因为心理学从行为主义转型到脑功能研究的历史背景,而这些研究成果和病人又是稀缺资源,从而凸显出他们的价值,拥有更大的平台,这些是这哥们之前没想过的,纯是运气元素和时代变革促成的,加扎尼加自己也说自己运气好的不得了,“认知神经科学”之父我估计是因为当时创建这个学科的时候他给起的名,强给加上的,纯是子虚乌有,就好像什么“定位之父”“国学管理第一人”之类的,把前人的观点和学科整合到一起包装出来个“新学科” 然后说我是这个学科创始人,太功利了吧,关于裂脑病人,加扎尼加是专家,但是科学研究他不纯粹,这可能是当今科学界的通病,受大环境的影响也是没办法,毕竟自己活的开心比为科学现身重要的多!
再说为什么“弃之可惜”呢?如果你发现理查德.费曼、罗杰.斯佩里、里奥.费斯汀格、乔治.米勒、普雷马克等等一批大咖在一本书里出现,那么你读下去总是会有收获的,我说了,加扎尼加很会处理人际关系,所以结交到了很多牛人,这哥们的惯用手段就是用研究经费,找个风景优美的度假城市,订个好酒店,以美食、美景、优秀人才为诱饵把这些人哄过来聚一起交流思想,“培养友谊”,够贼的。所以我说他更像一个商人而不是科学家。
本书干货在最后一章,其余的就是讲学科的发展历史(有些借鉴意义),主要就是讲左脑和右脑的核心功能区别,信息交互、冗余功能,被切开后如何通过其它线索启动的补偿机制互相协调等等,5分钟的视频就能说明白,但是了解一下科学家如何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还是蛮好的,但学术圈的文化真是不敢恭维,尤其是和政治扯上关系之后。和费曼的自传相比还是差挺多的,后来我才知道加扎尼加还为了推销这本书上了《最强大脑》,就更强化了我对其商人的印象了!
就酱!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