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去梯言系列)》读后感_1700字

(2019-09-05 23:31:33) 读后感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去梯言系列)》读后感1700字

不虑无获,不为无成

这本书跟那本《股票大作手回忆录》是同一个系列的。《回忆录》是一个另一个作家所写,而这本乃是作者李佛摩本人所著。

说到《操盘术》,就不得不提到《回忆录》。《回忆录》是在读霍华德马科斯的《投资最重要的事》当中,一个朋友推荐下翻阅的。因为是传记,关于作者李佛摩大开大合大起大落的传奇成长史,一上来就手不释卷,一口气读完。读完后的感觉很像高阳的《胡雪岩》,两者都是起于微末,但胆大机灵,敢于冒险,凭着自己的悟性和勤奋闯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然而由于个性的原因,两个人最后都是一样的失去了一切,李佛摩更是一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回忆录虽然是别人写的,但是以李佛摩为第一视角,一路看来栩栩如生,有如亲历。作为华尔街投机交易的大师级人物,在回忆录里,作者就已经详细的描述了作者在股市和期货投机的思想、理念和操作手法。这本《操盘术》虽然比较短,但深入细致的记录了李佛摩的具体操盘的方法。

在《回忆录》的书评里,主要是对于李佛摩矛盾传奇的人生发了一些感慨,没怎么涉及到对于投机交易的看法,正好在这里随便聊聊。

首先不得不说在投机方面目前读过的最好的两本书是《随机漫步的傻瓜》和这两本大作手系列(算一本吧)。这两本书改变了我对投机的看法。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投机和投资就好像是网络游戏里的战士和法师,战士冲在最前面,近身肉搏,拳拳到肉;而法师在后面远远的发内功,放冷箭,伤害力反而更大,两者其实有很多共同之处。

心理。首先两者都非常强调心理作用的影响。芒格说的理性和李佛摩强调的纪律,其实都是一回事,就是要把自己情绪的波动、感情的冲动等影响降到最低,不和市场、趋势、公司的基本面对着干。严重的尊重事实和规律,按照自己总结的原则行事。

逆向思维。李佛摩说的逆向投资,就是在别人都做多的时候,他反而看空。这跟霍华德马科斯的第二层思维,巴菲特的在别人贪婪时恐惧以及芒格的不去自己会死的地方,都是相似的,就是能超越大众的观点、情绪等,坚持自己的想法,反向操作获利。这些投资者都理解但不相信市场的有效性,市场无效的地方恰恰给成功投资者提供了超额收益的空间。

耐心观察,大胆下注。都强调平时多做准备,研究市场和公司基本面,碰到真正的机会要敢于出手下重注,当中遇到波折也敢于坚持自己的头寸和仓位,最后一举奠定胜局。

跨学科。芒格的跨学科思维就不必提了,作者李佛摩对于大宗商品期货、国家的经济运行情况、政治影响力、人性等等所有对于投机事业有影响的要素及其之间的互动关系都有研究,并从中获得了敏锐的嗅觉乃至神奇的直觉。这使他往往能够获得对大事件的洞察力及其对市场走向影响的深入看法,并采取果断的手段因应变化。

对于投机与投资的不同之处,李佛摩是有认识的。他知道投资是更看重价值和长远发展,但他对那些本来是投机做波段,后来亏损了不愿套现而变成投资的投资者嗤之以鼻。我觉得投资和投机区别的另外一个比喻就好像是养马和赌马的区别。投资的关注点在马自身的价值,只要以合理的价格买到一匹可能被低估的千里马,就一直好好养着,随其征战,跟马一起成长增值;而投机者虽然也研究马和马市,但并不会爱上任何一匹马,也不会长期拥有一匹马,而是一切围绕着在赌马中赚钱,哪匹马能赚钱,我就在哪匹马身上下注,赚了钱走人,只带走现金,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两种做法,如果到了大师的级别,都是不凡的和令人尊敬的。尤其是投机,其中的思想、理念、技术、判断力,都远非赌博所能相比。实际上,在一个短期甚至是中期内,即便是价值投资者,也必须懂得投机的技巧,在最合适的时机买入选中的股票。如果时机不对,就有可能价格不对,价格不对,有可能整个的投资机会就都不对了。所以尽人皆知的价值投资者巴菲特也推荐这本讲投机的书。

投资也好,投机也好,重要的是思想。接近事实和规律的思想,无论看起来如何,其实都是颇有共通之处的。不仅股市投资,其他投资也是如此,思想决定了眼光格局。读再多的书,懂得再多的思想,格局再高,也代替不了实践。在实践中来体会这些思想的精妙,才是目的,才是真知。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