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_2700字

(2019-09-22 05:55:20) 读后感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2700字

70、“举止轻浮,聪明太露,多谋多改。”

说话办事轻浮,总表现自己的聪明,好耍计谋又变化多端的人,必然失败。

71、“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天下古今的平常人,因为懒惰失败。天下古今的有才人,因为骄傲失败。

72、“此次进京,求公教训。”星冈公曰:“尔的官是做不尽的,尔的才是好的,但不可傲。满招损,谦受益。尔若不傲,更好全了。”

这是曾氏一生的偶像祖父的教训,就是一个重点,不要骄傲。

73、“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基本上,战争失败,不是骄傲就是懒惰。豪门失败,不是骄傲就是失败。

74、“谦者骄之反也,勤者佚之反也。骄奢淫佚四字,惟首尾二字尤宜切戒。”

谦虚是骄傲的反面,勤劳是享乐的反面。骄奢淫逸四个字,尤其首尾两个字最要命。

75、“以余阅历多年,见事之成功与否,人之 得名与否,盖有命焉,不尽关人事也。”

如果你全力以赴还是没有做成功一件事情,这是天运时机还没到,无须抱怨人事。

76、“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骄则满,满则倾矣。凡动口动笔,厌人之俗,嫌人之鄙,议人之短,发人之覆,皆骄也。”

为人处世谦虚谨慎才是载福之道,骄傲自满是载祸之途。凡是那些说话写文,鄙视嫌弃别人,背后议论人,打击侮辱别人的,都是骄傲的表现。

77、“文中雄奇之道。雄奇以行气为上,造句次之,选字又次之。然未有字不古雅而句能古雅,句不古雅而气能古雅者;亦未有字不雄奇而句能雄奇,句不雄奇而气能雄奇者。是文章之雄奇,其精处在行气,其粗处全在造句选字也。余好古人雄奇之文,以昌黎为第一,扬子云次之。二公之行气,本之天授。至于人事之精能,昌黎则造句之工夫居多,子云则选字之工夫居多。”

这是一段议论文章的评论,非常深刻,值得深读领悟。曾氏所谓的雄奇文章,首先不在于文字,而在于思想,在于行文中的魅力。

78、“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即不扯谎也),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做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此为曾氏著名的文章人生八本。

79、“三致祥曰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此为曾氏治家有名的三致祥。

80、“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吾辈但当尽人力之所能为,而天事则听之彼苍,而无所容心。”

凡做大事情,一半在于天意,一半在于人力。天意的方面我们无力左右,人力的方面我们全力以赴,成功失败,无怨无悔即可。

81、“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

能够坚持是人生的第一美德,不管男女老少,不管什么事情,只要能够持之以恒,就会慢慢达到目标。

82、“言语迟钝,举止端重,则德进矣。作文有峥嵘雄快之气,则业进矣。”

做人懂得少说话,多倾听,就是德性提高了。写文章有峥嵘气概,就是事业在进步了。

83、“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做大事情,为自己挑选接班人,培养助手是第一位的重要事。满意的人选不多,那就选差了一点的也没关系,可以慢慢培养。

84、“制胜之道,实在人而不在器。”

获得胜利的重点,主要是在于人而不在武器。

85、“古称金丹换骨,余谓立志即丹也。”

能够立下志气志向,就是一个人脱胎换骨超凡入圣的金丹。

86、“凡目能见千里,而不能自见其睫,声音笑貌之拒人,每苦于不自见,苦于不自知。”

人的眼睛能看到千里之外,但看不见自己的睫毛。人就是这样,能看见别人的缺点,看不见自己的毛病。

87、“管子云:斗斛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余谓天之概无形,仍假手于人以概之。”

装粮食的斗满了人用手抹平,人之祸福满了天以惩罚抹平。天意的惩罚不可见,就是借助人来惩罚人。

88、“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非暴虐之谓也,强矫而已;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趋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开创家业,则当强矫,守成安乐,则当谦退;出与人物应接,则当强矫,入与妻孥享受,则当谦退。”

天地之道,坚强与柔弱并用,比如高山与水流同存。做事立业,要坚强;为人处世,要谦柔。

89、“毁誉悠悠之口,本难尽信,然君子爱惜声名,常存冰渊惴惴之心,盖古今因名望之劣而获罪者极多,不能不慎修以远罪。”

毁誉有人,嘴在别人身上,我们控制不了。但是我们的内心一定要坚守道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90、“众口悠悠,初不知其所自起,亦不知其所由止。有才者忿疑谤之无因,而悍然不顾,则谤且日腾;有德者畏疑谤之无因,而抑然自修,则谤亦日熄。”

众口难调,说是说非的都有,你不知道怎么起的,也不知道怎么息的。但只要平心静气,修炼自己,那些不好的声音也就自己消失了。

91、“凡善将兵者,日日申诫将领,训练士卒……不善将兵者,不责本营之将弁,而妒他军之胜己,不求部下之自强,而但恭惟上司,应酬朋辈,以要求名誉,则计更左矣。”

凡是懂得带领队伍的,都天天在训练人员。不懂带队伍的,不知道训练队伍,而是嫉妒别人的功劳,恭维上司,与人吃喝玩乐,追求名誉。

92、“五言诗,若能学到陶潜、谢朓一种冲淡之味和谐之音,亦天下之至乐,人间之奇福也。”

五言诗首推陶渊明,谢朓的从容冲淡,实在是人间的至乐,非凡的奇福。

93、“用兵之道,全军为上,保城池次之。”

带兵作战,保全队伍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保地。

94、“平日最好昔人“花未全开月未圆”七字,以为惜福之道、保泰之法莫精于此。”

这句诗在作者家书中出现不多,然而在其日记中却是反复出现。其意为任何事情不要追求圆满,有所缺憾正是事物长久之道。

95、“至于倔强二字,却不可少。功业文章,皆须有此二字贯注其中,否则柔靡不能成一事。”

所谓倔强,是指一种坚韧不拔,坚持不懈的精神。

96、“读邵子诗,领得恬淡冲融之趣,此自是襟怀长进处。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志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以诗言之,必先有豁达光明之识,而后有恬淡冲融之趣。”

读邵雍的诗,领略到恬淡冲融的境界。不管做什么样的事业,都是要理解到一种豁达光明的气象,才能获得恬淡冲融的趣味。

97、“吾辈所最宜畏惧敬慎者,第一则以方寸为严师,其次则左右近习之人,如巡捕、戈什、幕府文案及部下营哨官之属,又其次乃畏清议。”

我们尤其要畏惧谨敬的,首先是自己内心的良知,其次是身边人,最后才是社会的舆论。

98、“凡事非气不举,非刚不济,即修身齐家,亦须以明强为本。”

任何事情没有一种志气,没有一种坚持力,很难建立。

99、“所谓君子之所不可及,在人之所不见也。”

所谓君子高明的地方,正在于人所不见时的操守,原则。

100、“眼界不必太高,自谦不必太甚。”

眼界不要太高,谦虚也不要过度。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