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谋天下刘伯温》读后感_1000字
(2019-09-18 23:56:56) 读后感 -
《阳谋天下刘伯温》读后感1000字
如果说乱世斗争就像打牌,那么毫无疑问,到了至正二十年(1360年)这个时候,一定是在激烈地斗地主——张士诚、陈友谅和朱元璋三人展开了一场疯狂的“斗地主”大战。至于方国珍、刘福通、元顺帝,那都只有旁观或者自己在旁边玩的份。
虽然有句话说真正的高手不仅能打赢一手好牌,而且哪怕烂牌到他手里,他也能打成一手好牌,但话又说回来,好牌谁都想要,谁都不想为了证明自己是高手宁愿要一手烂牌而不要好牌。
朱元璋也不例外。他的头脑相当清醒:在这场斗地主中,谁手里的牌好,谁才有更大的胜算。他想把所有好牌都抓到手,这样才能增加自己的筹码。
人才是好牌,优秀的人才是更好的牌,最优秀的人才是王牌。
什么样的人称得上人才?高智商的人;什么样的人称得上优秀人才?更高智商的人;什么样的人称得上最优秀的人才?超高智商的人。
对于朱元璋而言,无论人才也好,还是优秀人才也好,或者最优秀人才也好,只要是人才,他都想招致麾下,成为自己的智囊团,为自己献计献策,全力击败对手。
自打他进入江浙以来,一直四处打听,让人推荐贤才,凡是他看中的人,他一个都不会放过,所以每到一地,他就大力招贤纳士,唯恐人才落入他人之手,成为自己的劲敌。
朱元璋就像一个猎头四处寻找他的猎物,只要嗅到一丝猎物的气息,哪怕搜山检海也一定要得到,所以当他听胡大海打下处州之后向他推荐大名鼎鼎的“浙东四先生”之时大喜过望,非招致自己麾下不可,如此人才不招过来实在太说不过去。
在朱元璋看来,“浙东四先生”不是四个人,而是四张好牌,谁得到手谁就占上风,尤其其中一个叫刘伯温的,那更是大大的王牌。
传闻此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名气那是相当的响,此种人才就像是张良、荀彧,几百年难得一见,谁得到了他就等于已经得到了一半天下,趁现在还没有人下手,必须赶紧行动。如此诱人的猎物,不捕获到手,绝不罢休。
所以,孙炎就被派来请他出山。
来了就是客,刘伯温很周到,又是给他泡茶喝,又是好酒好菜招待,一起谈文学,一起嗑瓜子,但几天过去了,孙炎嘴都嗑麻了,刘伯温就是不点头。
孙炎很纳闷:刘伯温的老朋友宋濂都投奔了朱元璋,他却不肯,为什么?难道他想效仿三国诸葛亮,让朱元璋三顾茅庐来请他不成?孙炎想来想去,就算刘伯温是诸葛亮,朱元璋也不是刘备,这事不靠谱。
鬼才知道刘伯温到底怎么想的。孙炎不是鬼,当然不知道刘伯温的想法,所以只能带着困惑和遗憾走了。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