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清照:酒意诗情谁与共读后感2000字(3)篇
(2019-07-10 00:06:24) 读后感
作者:江徐
李清照究竟为何能在文人辈出的宋朝占有一席之地?她的词究竟好在哪里?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爱情故事是否一如世人所称颂的那样完美?她又为何会在三年后另嫁他人,又在短短数月内冒天下之大不韪离婚?借助诗词路过人生,透过人生品读诗词。人物故事与诗词品鉴结合,360度无死角、全解析千古才女、一代词宗李清照的人生!
李清照:酒意诗情谁与共读后感2000字 第(1)篇
读《李清照一一酒意诗情谁与共》
《李清照词与情》两本书…
前段时间的《知否知否》热播,倒也没去追,觉得古装剧太拖,但主题曲,是填李清照词的,好听…前两天在全民K歌录了这歌,正好昨晚上央视的综一台“精典传唱”,胡夏,郁可唯唱了这首歌…因这词,再看释解,捜到这两本书,就顺着看下来…
读李清照的词唯美浪漫、字字珠玑…一书梳理了李易安生平,从幸福快乐的少年才女,与赵明诚,到后来的张汝舟,到后来经历国破家亡,令人唏嘘…
让人不禁想到张爱玲。两位文学才女,一个生活在北宋,一个生活在民国,相距将近一千年,却有着极其相似的命运——都是出生在名门望族;都是从小受到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都是凭借文学创作的卓越才情少年成名;都曾拥有意趣相投的丈夫;都在个人情感上勇于突破传统道德规范,敢爱敢恨;就连后半生漂泊异乡、孤独终老的人生结局也是高度相似。她们虽然都是冷冷清清地离场,但人世间始终流传着她们的文字与传奇。
另一本书解析李清照几首词的鉴赏。优美却不矫情,真实且客观,又不乏作者独到的见解,可见是查过很多史料旁证的…
李清照:酒意诗情谁与共读后感2000字 第(2)篇
这是一个才情趣具优的女子。她有才,她写下“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等等脍炙人口的诗句。她是宋词的领军人物,千古第一才女。她有情,他深爱着丈夫赵明诚,陪伴他官场失意,陪伴他钻研金石字画,陪伴他颠沛流离。她有趣,与大自然她会“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与丈夫她会”牡丹含露真珠颗,美人折向庭前过。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然而如此优秀之人缺抵御不了命运的安排。在她中年时期,金人南下,占我中原大片河山,被迫颠沛流离。在此国家动荡时期,陪伴自己半生的丈夫又因病离世,让一位女子独自承担如此大的变故,上天竟能如此残忍。人在苦难中方显坚强,为了保护她与丈夫花半生心血收藏的金石字画,她一路向南逃离金人的铁骑。虽然她极尽全力仍未保全金石字画,随着金石字画的不断丢失,她渐渐体悟到了人生的得得失失,也开始慢慢笑对人生。最后在孤独,回忆中慢慢老去。但她的诗词,精神,思想,故事永远留在了华夏文明中,她至今仍是华夏第一才女。
李清照:酒意诗情谁与共读后感2000字 第(3)篇
这本书在时间的间隙之间看完,不算多长,篇幅略短,但是文意恣宏。一代词宗,我想如同近代被称作先生的女性,她们都带着时代光辉赋予她们跳脱性别的遗忘,站在星辰大海之间她们熠熠生辉,从不因为性别体量略逊。李清照这个名字就像一些诗句的名句一样,好像浩然生长在那,再也无法移动分毫,它们在耳濡目染千年的称口交赞之间,已经诞生了出离本体的赋予,成为一种恒古不变的生命,再也无法取代,你想到就会诞生它的周身,它的气场,它所代表的一种极,出现便遗忘身周,只有自己一枝独秀。李清照是我千年诗海之中,独占女性一角的蔚然,其他,沧海难覆水。但是做为一种文化标风,生活之间的不完美,有时就像一种耀眼的黑斑,总是投射出熠熠生辉的叹息。但是辐射大于塌陷,而塌陷对于其,也已经抚平,我们做为外人,还是做个外人,欣赏天堂,言而知意不透的听风望景。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