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大前程(译文名著精选) 读后感(3)篇
(2019-07-22 00:22:28) 读后感 -
作者:查尔斯·狄更斯
孤儿匹普从小由姐姐抚养,受雇于贵族郝薇香,并且爱上了她的养女艾丝黛拉,一心想成为“上等人”。他小时候好心搭救的一名逃犯在国外发财致富,为报答救命之恩,巧妙安排他去伦敦接受上等教育,进入上流社会。然而命运并不与匹普的希望接轨:艾丝黛拉另嫁他人,逃犯被擒,遗产充公,匹普的“远大前程”转眼化为泡影。整部小说情节扣人心弦又感人至深,希望由萌生而至幻灭的过程唤起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共鸣。不少西方评论家将其推崇为狄更斯最出色的作品。
远大前程(译文名著精选) 读后感 第(1)篇
不得不说,狄更斯的修辞手法还是一如既往让人叹服!一开始的远大前程是身份、地位、金钱、声誉,是世人眼中的上等人,但也是泡沫,一触就破,是赫拉利所谓的“虚构的故事”。主人公匹普是个渴望并有过远大前程的人。匹普原是乔的再版,但他的成长经历却又将他引向了另一条路。他怀揣一个拜金年代万千青年共有的梦,想要交一份满分考卷,却又知识贫乏,而命运巧合让他瞥见了参考答案,也自此拥有远大前程。天上掉馅饼式的福祉却也让人惴惴不安,毕竟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无法拥有控制权,只能全权听候命运发落的感觉并不好受。起起落落之后,远大前程终究化为泡影,但幸运的是,他能够抽身其外,重新审视这所谓的远大前程:远不远大只是别人的度量衡,而前程如何却是自己心知肚明的。不需要活给别人看,但至少要看清自己的方向。所以搭便车看起来虽然很美,但却也无法控制方向,无权调度终点……总体而言,匹普终究是个幸运儿,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故犯,自欺欺人。乔是个没有也并不渴望有远大前程的人,但他在用心、真诚地爱他所爱的人,并努力去构建自己生活的美好。他看似怯弱,但却勇敢去追求自己的幸福;看似卑微,但在亲密的人眼里却无比高大、可靠。他从不自大、邀功,愿意默默付出,却不强求回报。他也摸得清自己几斤几两,而后做一个好匠人……但世界这么大,我们躁动的心也总无法安放,大概只有脚踏实地尝试过,努力过,失败过,也才能如此安分守己吧,才不至有遗憾吧……只不过,如果注定是芸芸众生,也无须看轻自己生活的重量,只须让每分每秒有质感便足够吧……潘波趣是个没有但渴望有并且自以为有远大前程的人。每次乔出场前,总会有潘波趣小丑跳梁,以更鲜明地彰显乔的美。潘波趣是个比较悲哀的角色,总是陷在自我欣赏、洋洋得意之中,总是喜大好功、趋炎附势,却从不自知。他想站在金字塔的顶端,却并不努力攀爬,而是去告诉世人自己曾经或正站在金字塔顶端,去构建自己在世人眼中的形象,去经营一个泡影,最终他已分不清现实与幻想,坚定相信自己就是站在那顶端……这样没有独立自我的人,想要去寻求世人的认证,最终也只能自欺欺人,却还自我陶醉。边缘人物马格韦契,是世人眼中十恶不赦的人,却并不缺乏心灵美,他也懂得感恩,懂得去珍惜他爱的人。他也并不在乎自己在世人眼中是否是一个好人,他只顾疯狂爱疯狂恨。但产生太多的负外部效应终究会受到惩罚。只是,即便看似再坏的人,从另一个维度上看,也可能有美的地方。所以不要轻易下定义或者听信流言蜚语,保留一颗开放的心,用心去感知……最后的远大前程不是拥有世人眼中伟大、美好的一切,而是去了解自己,去感知幸福和痛苦的根源,而后去构建并增进自我的幸福函数……
远大前程(译文名著精选) 读后感 第(2)篇
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终究会带来恐惧和烦恼。
这是一场跌宕起伏的人生闹剧,也是一堂人生的成长课。
人人都希望拥有远大的前程。年轻的时候甚至会有不切实际的幻想,青蛙变王子,麻雀变凤凰,打铁匠变上等人…而当幸运突然降临,面临的又将是什么?
匹普因为幼时的一次善举(尽管是出于对罪犯的恐惧和憎恶),给逃狱的蒲蒲填饱了肚子,便在成年后的一夜之间踏上了上等人的阶梯。那种即将成为上等人之后的虚荣,骄傲,装腔作势,目空一切深深的伤害了善良的乔和毕蒂。
而当匹普得知他的资助人竟是那名罪犯时,那种高人一等的心理像被光天化日之下抢劫被抓现行一般,受到了深深的羞辱,对蒲蒲的憎恶,无论是形象,举止还是言谈都更添一分。来自罪犯的资助和培养将是他成为上等人道路上的一个污点。不仅如此,如被发现,他自己也将面临牢狱之灾。但随着他俩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他逐渐了解了蒲蒲的悲惨一生,并且也知道了蒲蒲还是他爱慕之女的父亲,在颠沛流离的逃亡之路上,他开始了对生活和对自己的思考和反省。
匹普能够成长来自于他的这些经历,来自于他对这些经历的感受,对自己的反省和对爱的领悟。这一场黄粱美梦般的经历源于蒲蒲对他的深沉的爱和报答,也终于他罪犯的身份,但是,人的身份虽有高低贵贱。爱都是一样的,不分高低贵贱。
当匹普还想回去找毕蒂时,他还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美好的人或事物值得珍惜,你没有抓住机会,别人会抓住。她不会永远都在原地等候。
人生的道理总是在尝尽酸甜苦辣之后才恍然领悟,然后在云淡风轻。
远大前程(译文名著精选) 读后感 第(3)篇
北京时间零点了,这儿的时间上午11:00。主人公及其情节与《悲惨世界》里的冉阿让具有相似性。“窃钩者诛”n明明知道故乡此刻一片银装素裹,明明眼前一片阳光明媚,明明感动于这本书、这里的事和人,可心情却有种惴惴的感觉,甚至脱口想说“心愤愤而口悱悱”啊!n“这样漫思遐想,既遣散了旅途的寂寞,又在我心里唤起一脉柔情,因为这次归家,我的心肠已经软了许多;经历了这些人事沧桑,我觉得自己像是个在异乡绝域漂泊经年的人,如今光着脚板,涉水跋山,千里迢迢地归来了。”n“哪里还有什么庄屋,哪里还有什么酒坊,哪里还有一所房子,只剩下旧日花园的围墙。空荡荡的地上围着简陋的栅栏,向栅栏里边一望,只见旧日的藤蔓已经重新扎下了根,在一堆堆冷落的碎砖破瓦上长成绿油油的一片。”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