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墙上的斑点 读后感(3)篇
(2019-07-07 03:02:30) 读后感 -
作者:伍尔夫等
阅读世界名家中短篇小说丛书,用宝贵的时间阅读最有价值的作品,在文字中体味文学世界里的人生百态,做有深度、有广度、有品位的阅读者。本书收录有《墙上的斑点》《雨》《乞力马扎罗的雪》《另外的两个人》《死者》《起风了》六篇小说。
墙上的斑点 读后感 第(1)篇
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妙趣横生,其间的想象力和思辨力真是让人折服。
《乞力马扎罗的雪》很久之前读过一遍,隐隐记得读起来的感觉不太舒服,所以暂时不打算再读。
第二次读堀辰雄的《起风了》,节子的温柔和坚强还有他们之前深沉的爱情仍然使我感动不已。
“起风了,要好好活下去。”
如果寿命可以分多好,真想把我的寿命分一些给她,还有唐家三少的木子,都是那么美好而又善解人意的女子……唉,真是让人怜惜
墙上的斑点 读后感 第(2)篇原本想着最多给四星的书,都是因为最后一篇太好看了所以给了五星。里面,按照喜欢程度来,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写得实在高级,抱歉我只能想到这个词,他写得出将死之人游离的、繁杂的、不可捉摸的思绪,甚至写得出人死前那一瞬间的感觉,我唯有叹服。伍尔夫《墙上的斑点》与之相较要弱一些,但读起来使人愉快,这已经不容易了,我很高兴认识这个作家。毛姆的《雨》故事与人物都不讨喜,但情绪还是到位的,毕竟是毛姆,描述里总有那种像是贴近皮肤的入微的触感。崛辰雄《起风了》,必须单独说。我好喜欢这篇文章啊。他就像日光灯的光一样,是苍白的、温和不刺眼的、还有一点温度的。他写覆盖在群山表面的雪,写一个村庄里只有自己木屋亮起的灯,写日复一日的日子,他在山坡上坐着想一整个下午,然后记录,我想那是风中的思绪。伊迪斯.华顿《另外的两个人》,什么都无趣,阅读体验感近似于无。詹姆斯·乔伊斯《死者》,不好看。这俩是该书选文的败笔。
墙上的斑点 读后感 第(3)篇
这是一本多人短篇选集,除了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还选入了包括海明威脍炙人口的《乞力马扎罗的雪》及其它几个作家的一些名篇。
关于小说及小说作者,某种意义上一部成功的小说必然是一个生态多样的世界,而作者恰恰就是构筑这个世界的上帝。
按照基督教的经典理论,上帝是三位一体的:上帝是圣父,以及圣父的圣子,以及贯彻二者之间的圣灵。成功小说的作者也是三位一体的,作为圣父他是小说中的世界构建者,作为圣子他是小说中某一个角色,而贯穿小说中的精神,则是连接作者与小说角色的圣灵。
作为一个上帝,或者一个作者,毫无疑问最重要的是真诚意识,没有这一点,上帝很难成功创造一个世界,作者很难成功创作一部小说。这本选集中的作者,都是他们的作品世界的真诚上帝。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