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消失的人读后感600字(3)篇
(2019-07-09 06:46:07) 读后感 -
作者:纪尧姆·米索
法国畅销天王纪尧姆·米索全新力作,法国狂销170万册,占据畅销榜60周,征服40多国读者。时间迷宫中的爱情真相,匪夷所思里的人生况味,米索用流畅的叙事、精巧的构思给读者提出了爱与时间的永恒难题,读到最后才会恍然大悟。24岁的外科医生亚瑟接受了祖父的遗产--位于科德角的二十四风向灯塔,条件是:永远不能打开地窖里的门。然而亚瑟未能抵御秘密的诱惑,打开了地窖的那扇金属门。还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他就从科德角的灯塔地窖来到了纽约的教堂,时间已经是一年以后......
会消失的人读后感600字 第(1)篇
一位法国作家的纽约冒险史。本书书评并没有骗人,它像是不带怪力乱神的史蒂芬金的作品,但却继承了金的深度、混乱中的秩序和对亲情的关切。作品的前部像是一部新版的《1408》,一位小伙子勇敢地接受了命运的挑战,一分钟都没有犹豫,就冲破了他名义上的父亲给他画下的一个牢笼,这种不信邪的精神首先带来的是命运的极致惩罚。他就像是一个不断旋转的陀螺,在命运的扭转下跳着艰难的舞蹈。然而,他也在这匆忙之旅中收获了爱情与家庭。随即,剧情再次陷入混乱,家庭生活中的误解与抱怨,孩子们的照管,他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消失的男人。这部分的父亲有点《闪灵》里那个疯掉的作家的味道,但他面临的挑战更多,儿女的不理解,妻子的背叛,有苦难诉的各种委曲让他又开始酗酒。然而,随着24年飞逝,经历过了家庭与婚姻生活的方方面面,终究要有一个大结局。所以就来到了那个意料之外却又在意料之中的结局。整个故事在命运的魔力下变成了一则现代社会的寓言:一位盎格鲁-撒克逊的优秀男人,在不断收获事业上的成功的时候,同时也变成了“会消失的男人”(对于996的中国男人来说,实际上他们是“不会出现的男人“),他每年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不超过24小时,偶尔会有一点差异。而其他时间他都神游太虚,有时间志得意满,有时候狼狈不堪,然而这并不妨碍他有一个直男的火爆脾气。终于有一天夫妻二人大吵大闹后发生了车祸,一双儿女人间蒸发,应验了二十四节之后一切皆空的佛家谶语。读到这里,小说从魔幻开始,以日常生活的深刻悲剧收束;夫妻两人回到一切的起点,那座神秘、古旧、魔幻、超然世外的灯塔,女人读了男人的小说,重新从另一个视角审视了他们的交往感情与家庭(伟大的法兰西浪漫传统再次现身,仿佛是爱德蒙唐汰斯重逢梅赛戴丝),她不允许她的孩子们在小说里再走一次,于是两个波涛声中漫步的人,留下随风飘散的书稿。
会消失的人读后感600字 第(2)篇
《会消失的人》是本让人感觉意外的书。以对话形式开始正文,让人秒入剧情,接着古怪遗产、二十四向风塔、被墙封砌的铁门、无缘无故消失、又莫名其妙苏醒。。。没错,当成了梦幻小说来读,加上途中未见伏笔,于是更加胸有成竹地奔向结局,岂知接近尾声时,突然来了个华丽大转身,原来自以为掌握的信息只是故事中的故事,让人不禁莞尔,然后惊叹觉它的韵味十分特别[可爱]!
消失,亦是错过的暗喻,其实我们都是会消失的人,在亲情、爱情、友情、儿女情面前,我们很难面面俱到,毕竟时间总是有限,而我们想做的事又那么多,顾此失彼在所难免,要不然也不会称人生是部恐怖史,遗憾、歉疚、失落、懊悔。。。都是它的一部分!很多时候我们会认为消失并不是我们自己的错误,亲人务必得理解并接受这点;很多时候我们还以为总有一天,我们会把欠下的都偿还给他们。。。可其实错过的永远也无法补偿,因为他们有的老了,有的长大了,有的生疏了。。。当他们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不去参与,如何让他们在我们需要的时候,让他们来陪伴?这个问题应该是阅读这本书所要思考的东西吧!
时不待人,爱需要经营,好好珍惜当下,尽可能的让人生少点遗憾!
-----致《会消失的人》带给我的愉快!
会消失的人读后感600字 第(3)篇
这本书不按套路出牌。
我以为是科幻小说,等着主人公通过每一个24小时来解开他为森么会消失的原因,结果作者一笔带过。
我以为是一个悬疑剧,停止消失是因为有了另外一个开始消失的人。结果一开始出来的线索就只是一个打酱油路过一下。
我以为是一场感天动地命中注定要一起揭开谜底的爱情,结果是我爱你,因为你的一年只是我的一天。我还在热恋你已经被没有未来的感情折磨的筋疲力尽。
我以为会改变祖父经历过的恐惧,有一个美好的结局。结果活在当下就是下一刻悲剧的轮回。我猜不中结局,也没看懂开头,父亲的角色好像在暗示什么,可是又只是一个在祖父出现之前解决问题的人。
也许是被这种强烈的悲剧暗示吊起来的眼泪,也许是被爱着一个人,却忽略了应该陪伴,应该包容,应该理解。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这本书直到最后,我都不觉得已经结尾了,故事没有结束。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