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写给无神论者读后感(3)篇

(2019-05-05 18:03:45) 读后感

写给无神论者

作者:阿兰·德波顿

尽力去证明上帝是不存在的,不过是许多无神论者的兴趣所在,但是真正的问题不是在于上帝到底存不存在,而是在于一旦假设他不存在,人类将如何自处。《写给无神论者的宗教》主题在于一个人即使是一个无信仰者,但是他也能发现宗教是有用的、有趣的并且给人带来安慰的。在这部刺激的完全属于作者首创的并且即将面临着争议的作品中,德波顿认为世俗的人们可以从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道德、艺术和教育等等领域中去学得一些东西。在这本书中,德尽力去淡化和消弥宗教中教条主义的一面,摄取了宗教中能够安慰怀疑论者当下思想的一面,让人们去感受美丽和睿智的东西。

写给无神论者在线阅读地址

写给无神论者读后感 第(1)篇


本来想给两星的,一星给开篇第一章。

宗教确实在人类历史上存在很久,它有优点和缺点。

关于宗教好的地方,无神论者确实没有必要因为上帝而嗤之以鼻。

但是接下来的部分,作者对于宗教美德培养的过度美化,毕竟数起娈童丑闻不是空穴来风,我举这个例子不是想说宗教多么丑恶,只是说明了其实教会并未比大学教育优越出色到什么地步,以至于大学教育要被作者形容成不值一提完全不能和宗教类比的东西——并且他的比法就像把大象和人类比身高体重一样可笑。

大部分内容不知道是翻译原因还是其它,言语过于唠叨,以至于一句话能说清的事,说了一段话,看起来有点心累。

 而从作者表现的态度,和武断用来形容无神论者的词,整本书看起来就像,信教者站在无神论者角度写宗教一样奇怪。

但是最后一部分又和这个基调不太搭,看起来有些摇摆不定。

总的来说,第一篇的观点新颖,接下来就有些不知所谓,看看就好,不要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做个能独立思考的成年人。

写给无神论者读后感 第(2)篇

孔德尤其立志纠正在他看来现代无神论者所面临的危险。他相信,资本主义已经加剧了人们的竞争攀比心理和个人主义冲动,同时让人们疏远群体,脱离传统,不再与大自然心心相印。他批评了方兴未艾的大众传媒,称其让人们的情感变得粗糙荒芜,令其失去自我反思、独处隐居、原创思索的机会。与此同时,他谴责了对浪漫主义的膜拜,称其给传统的家庭带来了过大的压力,还宣扬了一种对“爱”的伪自我主义理解。他哀叹那种非此即彼的武断做法,似乎一旦人们觉得不再相信耶稣的神灵地位,就必须放弃基督教所传播的全部智慧。孔德最初希望,世俗的中小学和大学能够成为心灵方面新的教化者,能向学生传输伦理大义而不是单纯灌输信息。不过,他很快便意识到,资本主义归根结底总是更欢迎一技在手、唯唯诺诺、不会内省的劳动者,而不是爱好钻研、情感平衡的人。

写给无神论者读后感 第(3)篇

我完全相信这位作者写作之初,一定是想从客观的角度向无神论者讲述宗教之于世俗的非凡意义。但很可惜,他并没有给予世俗社会和无神论者公正的判定,他武断的认定世俗教育缺乏什么,无神论者彻底忽视什么。他以严苛的目光审视世俗社会与无神论者,却对宗教充满宽容。就像一个辩手,只关注有利的论据。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书对我而言,它很多讨论的前提立不住脚,也难说什么结论。在某种程度上,宗教确实弥补了世俗社会缺乏关注的部分,但它的作用绝非作者所言的那么夸张,正如无神论者也不像他文中描述的那么彻底的否认宗教的意义,坚持无神论与承认宗教能对世人产生影响并不矛盾。总之,这本书根本就是以想当然的态度来看待世俗放大其缺大与不足。却美化宗教,一些前提也不符合实际。十分双标。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