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品中的绝代艳后读后感(3)篇
(2019-05-26 11:52:05) 读后感 -
作者:中野京子
《艺术品中的绝代艳后》是德语文化研究者、日本畅销书作家中野京子的作品。本书不限于绘画,还以凡尔赛宫举办的“玛丽·安托瓦内特展览”的展出作品为题材,全盘解说了这位法国艳后一生的偶然、反转和意料之外。中野京子以极富魅力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视点,揭开了每一幅名画背后那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在她的笔下,历史不再单调,名画也不再古旧。安托瓦内特当年的状况是否真的像艺术作品里一样呢?中野京子将为你再现欧洲史上这位传奇女主角的一生。
艺术品中的绝代艳后读后感 第(1)篇
#绝代艳后 Marie Antoinette (2006)
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的传奇一生。
Destiny
此世即吾世,如月满无缺
法国大革命的华丽点缀
The Life of the Dauphine
生活在奢华与纤美之间
The Rococo Rose
洛可可玫瑰&赤字夫人
“陷入不幸之后,才会真正明白自己是谁。”
我,接受自己的命运。
正如茨威格所言,一个平凡女性经过命运的历练,变成了一名“伟大”人物。
观感:
因B站up主白日妄想家的服化道盘点去看的。感觉电影剧情还是比较流畅的,有人说剧情一般,但我认为她本来就传奇,没什么平淡不平淡吧,就感觉是重现一遍历史而已。u0014¦服化道真的很不错,应该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历史,让人记忆犹新,尤其是影片中华美辉煌的凡尔赛宫,以及王后的各种造型(那个高得像楼一样的蓬蓬头顶着纸船的造型,历史上是有的u0014®)
总而言之,值得一看。
看完你会感叹这个女人的命运,明暗强烈的落差 ,竟发生在一个人身上。
书给了我们一个不同的视角和另一种思考。
对于《小公主》的作者那样,处在实行等级制时代的人,安托瓦内特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殉教者;对于与安托瓦内特同时代的革命派来说,她就是不折不扣的国家敌人;对于后世的女权主义者,安托瓦内特因其为女性,才成了替罪羊式的受害者。而对于生在“人生来平等”的社会中的我们来说,理所当然地行使所谓神授之权,所持信念、所有言行都觉得自己与平民的价值是不同的,这样的想法着实无法理解。应该支持还是否定她呢?应该只把她看作是个奢侈豪游的愚蠢女人,还是同情她作为悲剧王后的角色呢?
艺术品中的绝代艳后读后感 第(2)篇
如果你恰巧也喜欢女作家中野京子,这本关于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的美术史你应该也会喜欢。此书以玛丽从出生到走向断头台的多幅画像为导线,勾勒出这位绝代艳后跌宕起伏的一生。玛丽王后常被人称为洛可可的玫瑰,她早期生活奢侈,热衷于时装,装潢,舞会。晚期却在大革命的动荡中,显示出了作为一名王后和母亲的勇敢,骄傲与尊严。她身上散发的贵族优雅气质和卓越的审美力,在勒布伦的画作《法国太子妃玛丽·安托瓦内特》和《手持玫瑰的安托瓦内特》中都有充分的体现。在走上断头台时,她不小心踩到刽子手的脚,还说了“对不起”。就是这样一位女子,早期在政治上的毫无建树也是情理之中。毕竟十四岁嫁入宫中,年纪尚小,又遇到一个无所作为的路易十六国王,能指望她这个娇生惯养的公主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呢?虽她后来表现得斗志昂扬,却也时过境迁,大局已定,无法挽回。感兴趣的还可以看看由Kirsten Dunst主演的电影《绝代艳后》,此片曾获得奥斯卡最佳服装奖,简直就是一场洛可可的服装盛宴,充满了法式宫廷之美,但整部电影并没有收获更多其他的赞誉。
艺术品中的绝代艳后读后感 第(3)篇
曾看过电影 画面极致奢华 。令人如享受一场视觉上的饕餮盛宴。说实话 我不喜欢这个女人,n当国库一再处于亏损状态,n她依然不闻不问 自顾过着骄奢淫逸 唯我独尊的生活。一个毫无国家概念的任性女人。难怪,总被她自己的母亲与兄长责备与担忧:n又笨又蠢又懒。还不爱学习。成天只知道穿着花衣裳,像只孔雀一样到处炫耀。一个过分娇纵无知 没有头脑的女性,n总会把天赐的好牌,打成一副烂牌。令人唏嘘不已。不过,后来,在法国革命这样的环境里,n国王和王后被砍头,n他们年仅十岁的儿子必须被虐惨死?n他们的女儿必须被丑恶的狱卒侮辱?n试问 这些民众 和禽兽又有何区别?n他们又比皇室成员好到哪里去?n人性丑恶。。。卑贱之人 更无耻。而王后,临死,保留了王室独具的教养和尊严。仅凭这一点,n我们应该对她n至少保留一份尊重和女性的温柔。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