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读后感_1100字
(2019-09-11 09:30:27) 读后感 -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读后感1100字
时隔四十二小时,终于读完了明朝那些事。说说感触,最开始朱重八创业时还不觉得如何如何,与陈友谅的鄱阳决战也不觉得多惊心动魄。却喟叹于永乐和李景隆白沟河之战时永乐的运气,也无奈于建文的识人不明,明明没有周亚夫之将却妄想强力削蕃。当然后来看到永乐君临万邦时,一种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不由为永乐的运气和建文的昏庸庆幸。后来呢,仁宣之治恢复了生产力。可惜洪熙和宣德是短命之人,盛世就此终结。正统,景泰,天顺,成化这些年间虽有奸佞小人亦有名臣辅佐,不至于明朝衰落。之后弘治出现了短暂的中兴,兴衰更替不过如此。后来正德继位,只能算是守成帝王,因为他太爱玩,好在尚能分辨忠奸。到了这里明朝基本到后期了,嘉靖修仙不管朝政,一身聪明才智用错地方,说实话我觉得这是明朝最黑暗的时期。如果不是最后出了徐阶高拱夏言这样的名臣,明朝只怕这时候就要乱了,可惜的是哪怕有张居正这样的救世之臣,明朝的王国也不过是晚了几十年。隆庆基本不用说,基本都是张居正管事。年间暂且不说,真的是什么牛鬼蛇神都有,真特么记不住,只是知道出了戚继光,胡忠宪,俞大酉这样的抗倭名将,还有海瑞这朵奇葩。据说万历是明朝gdp最高的时候,万历三大征也没有像土木堡那样大型的战役,然而仅仅经过天启七年魏忠贤的瞎搞,崇祯年间就付不起军饷了,我觉得实在有点夸张。最后说说崇祯,作为亡国之君我真的误解他了,但是他确实有几点做的不够好。第一,暂且不说错看袁崇焕导致毛文龙惨死,崇祯不该阵前换帅,哪怕天大的不满也应该秋后算账。这一点刘邦对待韩信的态度就非常好,其实若是此时留下袁崇焕,至少皇太极破不了山海关,后来的孙传庭何至于首尾不能顾导致含恨沙场?此为一。其二,追杀李自成入川不能弄死是没有办法,但是张献忠既然投降为何不散了他兵权?就算不散,如此有反骨之人就算不杀崇祯竟然一点控制手段都没有,实在令人扼腕叹息。确实当农民起义和清军入关还有连年灾荒碰到一起,明朝当真气数已尽。其三,只是我个人看法,我知道很天真还是想说。农民起义不过是没饭吃,陕西六年大旱,西北颗粒无收,为何不能调用粮食富足地方的粮食?好吧就算有贪污太腐败的现象,那所有人都吃不起饭,至少崇祯那一千万两银子缓解了半年,难道就坐吃山空吗?南方多雨为何不能去开荒免赋税?百姓有饭吃,为什么还会反?还有攘外必先安内,崇祯哪怕要拆东墙补西墙,也要先平定农民起义。要求高点驱虎吞狼,好吧确实有点难。我看不惯的是好几次差点平息农民起义却因为皇太极入关功亏一篑。明朝十六帝,功过任凭我后人说,但还是作者最后那句话在理: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不论你是王侯将相,亦或是平民百姓。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