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边城读后感(3)篇

(2019-06-27 17:04:16) 读后感

边城

作者:沈从文

《边城》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边城》收录了《边城》、《柏子》、《萧萧》、《丈夫》和《三三》等五篇小说。

边城在线阅读地址

边城读后感 第(1)篇


翠翠。一个美丽羞涩的船家少女。陪伴她的只有爷爷和一条狗。偶尔帮爷爷摆渡。祖孙两个人快乐的生活在溪边,每天过着悠哉的生活。直到她长大,端午看龙舟遇到了傩送,心里多了一丝喜悦与慌乱。情窦初开。一切顺利的话能与傩送白头到老。一家女百家求,傩送的哥哥天保也喜欢上了翠翠。并先于弟弟傩送上门提亲。爷爷觉得哥哥也很好,值得托付。翠翠心里早就喜欢上了弟弟傩送。爷爷,孙女两个人一直含蓄的试探着,不做决定。时间慢慢过去。哥哥和弟弟之间也产生了误会。哥哥负气外出跑船的途中遇难了。全家都有些迁怒翠翠一家。傩送后来也外出跑船。爷爷又在大雨的夜晚去世。翠翠一个人守在溪边,摆渡。等着傩送。也不知道傩送还能不能回来。
感叹翠翠的爱情失之于误会。每个角色都按自己的性格说话做事,每个人心地都很善良,最后还是难免造成悲剧。可能这就是缘分?结尾那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给结尾留下了想象。想到《阿甘正传》中说的“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结果往往出人意料”。可能生活的本意之一就是不确定性吧。
柏子。一个水手,过着随船飘泊的生活,每次出行能不能回来都不一定。他的幸福来自船只短暂的停泊。来自与岸边妓女的短暂的相聚。在动荡的生活中给自己一点慰藉。对于明天不知生死的人来说,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态度最合适吧。柏子的相好是固定的。习惯了飘泊动荡生活的人也需要一个固定的牵挂。
萧萧。童养媳,被家里的长工引诱并生下了一个男孩。她是不幸的人,家里很穷,给人做童养媳,每日劳作,还要带着丈夫玩儿。被长工引诱后面临着被卖或浸猪笼的命运。幸运的是她生了一个男孩儿。一个未来的男劳力。她保住了命还立了功劳一般。穷困让人变得无比实际。能生娃是好的,生男娃更是贡献了。不然就只能被卖掉了。至于卖掉之后会怎样,谁也不知道了。
丈夫。因为贫困让媳妇在船上卖笑的丈夫。生存都谈不上的时候,一切只能承受。结尾处夫妻两个人回家去了。将来怎样,不知道,想来不会再重复一次痛苦了吧。
三三。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还没来得及表达爱意,对方就去世了。一个美丽遗憾的故事。
《边城》里面的人物让人觉得只能生活在童话中。边城就是书中人物的童话王国。不论多么的贫困与潦倒,在作者笔下都写得那么自然,充满着美与爱意。满怀深情。

1957

边城读后感 第(2)篇


眼眸里的爱情——《边城》

沈从文的《边城》我不知看了多少遍。一直没有用心去好好体会,因为它节选部分入住了高中语文课本。

这次认认真真慢慢咀嚼,加着《三三》,一股纯情的爱情让我心生怜悯,原来那里的小女子都是那个样子,别无二致。看着书里十几岁的小孩子谈论着爱情、结婚的点点滴滴,我第一反应竟是:他们懂得爱情吗?回想自己的十多岁,还在初中高中里浑浑噩噩,虽然也有过初恋的感觉,但从未说过“爱”,从未想过一辈子。现在,那些喜欢过的、被喜欢过的都已经杳无音信。纵然再次相见,在心底也翻不起多少涟漪了。还是木心的语言道出了一切真谛:从前的日色很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一而终,是何其珍贵的一件事情啊!翠翠和傩送,会从一而终吧。他不回来,她会一直等待。“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泪不由得自己控制刷刷流下。眼眸里的爱情,扎根在心底,一辈子都不会褪去。

湘西哺育了那里的人民,那份淳朴的细腻,那份以诚相待的情怀,和着湘西那美得醉心的一切,深深演变成一个梦想中的王国。顺顺、大佬、二佬、翠翠、爷爷、杨马兵……所有人都那么“美”,文字里弥漫着的是纯洁的土地的香味。之前一直很想去这个地方,但是一直未成行。现在我却不想去了,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去了,因为现在的湘西已经不是从文先生的湘西,它已经面目全非,我不允许现在的湘西破坏我心中构筑的美好。

至情至性是湘西人民的生活准则。翠翠父亲的自杀,翠翠母亲的殉情,是我这个活在二十一世纪的现实人确确实实做不出来的事情。他们纯真的爱情,纯真的内心是不允许他们做出不符合湘西儿女性情的事情来的。一死了之,剩下翠翠和爷爷相依为命地活着。翠翠由湘西的山山水水哺育长大,出落得何其美丽动人:命运弄人,翠翠身上流淌的是悲剧的血液。被喜欢的人爱着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被两兄弟同时爱着那就是一件悲剧的事情的开端了。看到外国小说中,两兄弟同时爱上一个女人的解决方式是决斗,一死(伤)一生。而我们湘西人民怎会如此血腥,天保愿意牺牲自己成全弟弟,傩送愿意代哥哥对歌。没有惊心动魄,一颗心却被他们紧紧揪着。

边城,一个活在梦里的地方。

边城读后感 第(3)篇


今年暑假有过一段湘西的经历,忆起往事,所以重读了一遍沈从文先生的《边城》,与好几年前初读相比,因有了一点实际经历,所以各方面都有了更深的感受。

湘西确如《边城》中那样美。我现在还记得当时的那个画面,天很蓝,飘着几片白云,我们身处重重青山之间,脚下一条绿水蜿蜒远去,在那样一个美丽而宁静的地方,心灵都感到平和。

《边城》中人美,每一个湘西人都坚持着原始的价值品质,仁义无私、光明正大,没有那些令人厌恶的苟且,其间种种,令人向往!

“也许他再也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开放式的结局,加重了小说的悲剧色彩,引人遐想的同时,让人有荡然回肠之感,翠翠这个角色更加让人惋惜、心疼(多么希望二老明天回来!)。

这本书中还有沈从文先生写的另外几个短篇小说,多是关于湘西底层人物的爱情故事,结合《边城》,不得不说沈从文先生对女性情感的把握真是相当的精准。描写之细腻,能让人在脑海里想象出那个画面,仿若曾经在哪里见过那种神态,那种动作。

沈从文先生的文字很平淡,但平平淡淡中又给人以温暖,读他的文字真是一种享受!

创作风格(摘抄)——“文章流畅,简约古朴,文字儒雅,字里行间流露的是淡淡的爱意。”

嗯,确有道理!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