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步华尔街(原书第11版)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2019-05-13 11:11:52) 读后感 -
作者:伯顿G.马尔基尔
本书还阐述了学术界在研究投资理论和投资实践方面获得的新进展,内容清晰且易于理解。本书第10章描述了行为金融学这一令人兴奋的新领域,强调投资者应从行为金融学家的真知灼见中汲取哪些重要教训。第11章回答了“聪明的β”投资策略是否真正聪明的问题。另外,本书还新添一节的篇幅,为已退休或即将退休的投资者提供切合实际的投资策略。多年来,本书不断再版,新的内容不断添加进来,即便在大学时代或读商学院时看过本书以前版本的读者,也会发现最新版本值得一读。
漫步华尔街(原书第11版)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做什么样的选择,取决于你相信什么
-读《漫步华尔街》有感
《漫步华尔街》这本书以“证券投资”为核心内容,希望能通过层层梳理分析,帮助读者作出正确的投资选择。我看这本书,也是想获得投资中的“渔”,而不是“鱼”,真正的建立起自己的盈利模式和正确的投资理念。如果靠一两次的好运气选对了股票,这样的情况,首先获得的收益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什么;其次可能反而强化了自己的错误观念,最终吃大亏;最重要的是,在资金量不足的情况下,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个人职业发展上,收益才是最大化的。
当看完整本书的时候,最初的目标没有实现,脑海中出现的反而是“科学都是建立在假设条件之上”这句话。科学研究往往是建立在假设之上,但现实中的情况与假设常常不完全吻合,甚至是相违背的。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做出判断,如何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我在这把作者的观点做一个梳理,也提出一些自己的疑问,仅供大家参考。
一、采取主动型投资为何会失效?
目前投资者在进行股票买卖决策时,往往用使用两种方法,“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但作者认为这两种方法都不靠谱。
(1)“基本面分析”VS“有效市场假说”
采用“基本面分析”的投资者认为,每一个资产都有一个内在价值,通过细致分析这个投资工具的现状和前景,去确定它的内在价值,当市场价格下跌而低于(上涨而高于)作为坚实基础的内在价值时,买入(卖出)的机会便出现了。因此,投资就变成了一件枯燥而简单的事情,不过是将某物的实际价格与其坚实基础价值进行比较。这个理论的难点就在于,对企业未来增长率和增长持续期进行棘手的预测。投资者可能需要考察公司的历史记录,评判公司的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投资计划,另外,还得实地走访公司的管理团队,并对他们做出评价。
而与“基本面分析”针锋相对的是“有效市场假说”(具体见注释1)。该理论认为,一切有价值的信息已经及时、准确、充分地反映在股价走势当中,投资者不可能通过分析获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超额利润。
(2)“技术分析”VS“随机漫步理论”
采用“技术分析”的投资者认为,专业投资者不需要将精力用于估计内在价值,而是分析投资大众将来会如何行动。他们将投资视为一种心理博弈,揣摩其他参与者将来如何行动,并对此做好应对准备。技术分析更多是通过绘制解读图表的形式,发掘其中的技术信号,来判断大众的行动。
而“随机漫步理论”认为,股票价格的变化类似于“布朗运动”,具有随机漫步的特点,其变动路径没有任何规律可循,股价波动是不可预测的。也有学者通过实验进行了证明,他记录下来所谓的买入信号和卖出信号,然后与后续的股价做对比,没有发现两者间有任何关系。
(3)“非理性乐观”VS“金融万有引力定律”
回顾金融学的历史,总会发现“非理性乐观”的情况出现,如荷兰的郁金香热、英国的南海泡沫、1955-1990年间日本的房市和股市(房价上涨了75倍、股价上涨了100倍)、21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等等。这种偶发的群体性疯狂行为,引起了行为金融学的注意。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并不都是理性的,常常会出现过度自信、判断偏差、羊群效应的情况,这导致市场作为一个整体在做定价决策时,并非一贯正确。
但“金融万有引力定律”认为,市场最终会矫正一切非理性行为,尽管会以其自己的方式,或快或慢,但势所必然地加以矫正。异常情形可能会突然出现,市场可能会变得非理性地乐观,没有戒心的投资者会被吸引进来,但是最终市场总会回归真实价值所在,这才是投资者必须予以重视的主要教训。
二、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投资策略?
所谓投资策略,又可以分为三个具体问题:买什么?买多少?什么时候买?
1、买什么?
以股指基金作为核心资产,兼顾债券、贵金属、房地产投资等。
首先, “以股指基金作为核心”是因为,买股票其实就是投资企业,而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充分分享了由于科技进步等因素带来的社会发展的利益。但由于有效市场假说和随机漫步理论,单只股票无法预测好坏和价格趋势,因此投资股指基金。
其次,“兼顾债券、贵金属、房地产投资等”,是依据现代投资组合理论(详见注释3)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详见注释6),需要开展多样化投资,分散掉非系统性风险。而债券、房地产、贵金属与股票的相关性较小。此外,国际化投资由于其较低的相关性,也是目前可以采取的一样很好手段。
2、买多少?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认为,资产的收益是为了补偿某一特定程度的风险,而获得的报酬。通俗的讲,就是风险与收益成正比。
在进行资产配置时,要充分考虑你的风险承受能力。股票虽然预期收益高,但波动往往也大。要仔细判断自己的风险偏好,还要明确你所处于的人生阶段,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风险承受能力往往不同。
借用马克吐温《赤道环游记》中的一句话,“人在两种时候不应该投机:一种是担当不起的时候,一种是担当得起的时候。”
3、什么时候买?
理论上讲,股票长期收益率=初始股利收益率+增长率。但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在决定收益率时,估值的变化往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说来,就是股价对股利的倍数和股价对盈利的倍数(市盈率)的变化。从历史数据来看,买入时估值过高,对往后几年的收益率有显著影响(金融万有引力定律,总会回归合理的估值区间)。而且,由于无法预测价格走势,定投是降低风险的一个有效手段,还可以根据确定的资产配置比重,定期调整各种资产所占比例。
三、几点疑问
在本书中采用了大量的历史数据,证明了股票指数型基金的超高收益,以及其它投资方式的不足,但这些数据都是选取的美国股市的数据,是否有其特殊性,有待进一步的思考。
1、美国的特殊性
书中以美国股市为例进行分析,但是美国是这段历史时期内,发展最好发展最快的国家,由此得到的结论在全世界范围内到底有没有普适性?
2、时间段的特殊性
股市的历史跟工业革命的历史,是高度重合的,工业革命让人类发展曲线陡然上升,是否是因为当前正处于人类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才造成了股市的发展?这种发展速度是否能够持续?
3、中国的特殊性
中国的金融市场,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也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如投资者中散户占比过高(美国个人投资者比例仅在5%),金融手段不健全(金融衍生品匮乏、缺乏做空工具),市场制度不完善(发行制度、退市制度、信息披露制度),政府对股市的高度管控等,在中国特色的环境下,这些理论方法是否仍然有效?
总得来说,作者的观点是,市场并非不可战胜,只是战胜市场的可能性不大。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你相信哪种理论,直接决定了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投资策略。这些理论之所以能在学术界引起激烈的争论,肯定各自都有自己一套自恰的逻辑,而且在真实的投资世界中,不论哪一种理论,都有人据此获得了巨大的实践成功。所以,需要你思考的时候到了,你相信哪种理论,判断哪里是自己的能力边界,自己适合采取哪种方法,最终,做出自己的选择!
注释1: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EMH)
该理论认为,一切有价值的信息已经及时、准确、充分地反映在股价走势当中,其中包括企业当前和未来的价值,除非存在市场操纵,否则投资者不可能通过分析获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超额利润。该理论又有三个小的分支:
(1)弱式有效市场假说(Weak-Form Market Efficiency)
该假说认为在弱式有效的情况下,市场价格已充分反映出所有过去历史的证券价格信息,包括股票的成交价、成交量,卖空金额、融资金额等。如果弱式有效市场假说成立,则股票价格的技术分析失去作用,基本分析还可能帮助投资者获得超额利润。
(2)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Semi-Strong-Form Market Efficiency)
该假说认为价格已充分反映出所有已公开的有关公司营运前景的信息。这些信息有成交价、成交量、盈利资料、盈利预测值、公司管理状况及其它公开披露的财务信息等。假如投资者能迅速获得这些信息,股价应迅速作出反应。如果半强式有效假说成立,在市场中利用基本面分析则失去作用,内幕消息可能获得超额利润。
(3)强式有效市场假说(Strong-Form Market Efficiency)
强式有效市场假说认为价格已充分地反映了所有关于公司营运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已公开的或内部未公开的信息。在强式有效市场中,没有任何方法能帮助投资者获得超额利润,即使基金和有内幕消息者也一样。
注释2:随机漫步理论(Random Walk Theory,RWT)
该理论认为,股票价格的变化类似于“布朗运动”,具有随机漫步的特点,其变动路径没有任何规律可循,因此,股价波动是不可预测的。
注释3:现代资产组合理论(Modern Portfolio Theory,MPT)
该理论认为,选择相关性低的资产进行组合配置,能够大大降低非系统风险(不同资产波动的相关系数越小,预期收益的方差越小,即风险越小)。
注释4: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BF)
该理论认为,股票价格并非只由企业的内在价值所决定,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投资者主体行为的影响,即投资者心理与行为对证券市场的价格决定及其变动具有重大影响。
注释5:凯恩斯选美论
该理论认为,想猜对最终谁会获得选美冠军,不应该选你自己认为最好看的人,而是要去猜测其他人的想法。在证券市场中,只有正确地预测其他投资者的可能动向,才能稳操胜券。
注释6: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CAPM)
该理论认为,单个证券的期望收益率由两个部分组成,无风险利率以及对所承担风险的补偿-风险溢价。只有一种原因会使投资者得到更高回报,那就是投资高风险的股票。其中,风险又分为了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承担多样化可以分散掉的风险(即非系统风险),不会获得任何溢价收益。
漫步华尔街(原书第11版)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
作者为普林斯顿经济学教授,年轻就是华尔街证券交易的佼佼者,并功成名就,现还拥有常青藤大学教授职位,是投资界响当当学术实务跨界顶级人物。《漫步华尔街》是70年代至今世界股票投资界最畅销的书之一,好书的魅力在于经久不衰,而不是网红般昙花一现。时间有限,读好书。
此书适合大众投资者,从技术分析到基本面分析逐一道来。头肩顶、阻力位、破位、三重底、道氏理论、相对强弱、价量系统、裙摆指标、超级杯、零股理论、道指狗、1月效应等等,这里都可以找到由来以及逻辑破绽。此书相对林奇、巴菲特等价投大神的书视野更广、更加系统,随机漫步、水晶球预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β与系统风险、羊群效应、损失厌恶等资本市场现代理论以及行为金融学均有论述。理性与动物精神,在批判前先有详述原理,如此更具说服力。批判后还有三个建设性规则:只买入盈利增长预期能连续五年以上超过平均水平的公司;千万不能为一只股票付出超过其坚实基础价值的价格;寻找投资者可在其预期增长故事之上建立空中楼阁的股票。
“如果您果真那么厉害,又为什么不富有呢?”大学教授通常会被学生如此质疑。而作者无疑会笑傲校园。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取得者保尔萨谬尔森说过:当我的同事到了退休的年龄和我的儿子到了21岁时,我就送一本马尔基尔的书给他们看。此书为原作的第11版修订,基本囊括了华尔街畅销书的论点及逻辑,可作为了解华尔街理论及技术的一本综述著作阅读。最后,作者给出了三种漫步证券市场的方式:“省心省力漫步法”、“亲力亲为漫步法”和“使用替身漫步法”,值得深入思考学习。
漫步华尔街(原书第11版)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
投资小白,断断续续看了一个月,大部分还是浅显易懂,但有些专业语言和算法对我来说有时比较费力。本书研究的数据来自美国股市和债市,主张坚持长久的持有基金股票和债券投资。在过去至少长达40年研究数据表明,任何人想持续不断地战胜市场,其机会都是微乎其微的。像巴菲特、芒格这样的传奇真的是传奇。
投资指数基金能让投资者获得市场平均年收益率10-15%。长久的时间显示,主动管理型基金比指数基金投资回报要差。所以指数基金更适合普通投资者。
另外书中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抗风险程度的人给出来不同投资组合方案可参考。
对股市债市都不太了解,不过身边有些炒股的人,以小见大吧。感觉大都是追求短期收益,没有几个人能把股票长久的握住,频繁的交易,股市像过山车一样,而真正赚钱的股民没几个。是我们的股市有问题还是我们的股民有问题,也许投资不是这样的,长久一点,稳健一点对谁都好。
书中几条有效简单的建议,要进行广泛的多样化安排、每年重新调整投资组合内资产类别的权重、使用指数基金,以及将这一切坚持到底。
最后赚5%、10%甚至是15%都不重要。要实现财务安全,我们能做的最为重要的事就是开始定期储蓄,开始吧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