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炼金术读后感1000字(3)篇
(2019-03-14 16:44:10) 读后感 -
作者:乔治·索罗斯
索罗斯创立的反身性理论是对传统金融投资理论的全新突破与完善,在《金融炼金术》一书中,索罗斯较为完整地阐述了他的投资思想:市场参与者的思维与市场之间相互联系与影响,彼此无法独立,参与者的认知与市场永远处于变化过程之中。参与者的偏向以及认知的不完备性造成均衡点遥不可及,而趋势也只是不断地朝着目标移动参与者的思维直接影响市场情景,往往会造成市场诸多的不确定性。这就是索罗斯创立的反身性理论。
金融炼金术读后感1000字 第(1)篇
概算了一下,如果索罗斯先生在财富积累过程中没有捐献而是全部投入再积累,那么他可能会超越巴菲特。而诡异的是在华尔街的书籍中,绝大部分作者选择性忽略了这个大佬,而巴菲特却是必提,但在金融行为中又或多或少有着反身性的惯性。如果您有同样的疑问,可以阅读此书。
“反身性”理论不仅是证券、期货市场的有效策略,而且是一种哲学理论。索罗斯不仅是个金融大鳄,他也一直通过金融市场在向全世界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表达着科学是认识自然的有效工具,而反身性作为哲学理论是认识改造社会的有效手段。文章略显晦涩,初始的读速可能会慢一些。
“所有的投资都是有瑕疵的”这是索罗斯投资操作的假设前提,其认为股票价格取决于基本趋势和主流偏见两个因素,这两者又反过来受股票价格的影响。也就是说“股票价格不是单纯的被动的反应,它在一个同时决定股票价格和公司经营状况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这彻底否定了股价围绕价值波动的股市假说,而是股价与价值互动。反身性理论在股市,特别是A股中有广泛的使用空间,值得学习。
书中还就反身性在外汇和信贷市场乃至经济的繁荣/萧条循环等逻辑做了分析。并自1985年8月18日(偶然?必然?)至1986年做了一年半实证。在实验中,索罗斯做了详尽的反身性应用过程中主观预判与客观证据互动细节及决策心路的描述,在美元、英镑、马克、日元,美国、外国股票,石油、国债等的多空头仓位及转换,这是本书最精华的部分。大神在于其开放性,将自己的经验教训和应用细节毫无保留开诚布公地布道!(此处有掌声)。
此书在理论与案例的结合论述方面似乎还有提高的空间,整体不够流畅,扣一星。
金融炼金术读后感1000字 第(2)篇
市场上迷恋巴菲特的人更多,迷恋索罗斯的人很少,因为他的成就和作为可以神化,而不可学。也还因为,他不受一些国家政府欢迎,因为他的天才嗅觉和发现,常常使一些政府的政策和体制缺陷 ,在其金融市场上暴露并演化为惊天动荡,赢利与反身性修正并存。他的反身性思维模型,其实是行为金融学的范畴。我们市场上的的分析师用的不多,可能是因为这需要极其广泛的知识视野和市场洞察力。也许现在大师的思维,可以运用建模技术,引入人工智能,跟踪不同类别的市场,为机会者发现机会,为监管者发现漏洞。反身性思维模型可以解释我们的市场为什么永远没有均衡?为什么总是错的?为什么美国股市可以长牛短熊,而我们的股市总是熊长牛短,为什么总是疯牛和恶熊?为什么价值投资者很难在中国市场立足,因为影响市场的主流偏见,其根基不是价值,更不是理论,是参与者群体的认知与思维,有深刻的国情和文化背景,这也包括政策制定者和监管者。当然,真理和价值只会短期缺席,不会长期缺失.反身性思维可以解释社会问题,可以解释市场行为,不能决定和预见最终结果。
金融炼金术读后感1000字 第(3)篇
由于无论本书还是作者皆都大名鼎鼎,因此在阅读前特意先读了作者传记。书中的内容全部是作者自己的思考和观察,很少有大咖能这么直白的将自己如何想的如何做的以及结果如何如此坦诚地呈现出来。索罗斯提出反身性这一概念,我的理解是任何消息、政策、参与者、理解力、情绪、操作等对市场的影响,市场都将给予令人无法精准预测的反馈,出于reinforce以及各种不完美和缺陷,均衡是罕有的。索罗斯揭示了在金融市场中解释远比预测容易,因为金融学并非自然科学。他支持政府在非常时期干预市场。一名优秀的对冲基金经理就像一位出色炼金术士,没有绝对正确的公式可供参考,没有绝对成功的配方,全靠术士的自我修炼和对已知的理解和掌控,虽然失败在所难免。索罗斯的哲学素养很高,他的觉知和洞见非比寻常,这是成功炼金术士不可或缺的素质。他说他并不善于设计(建造)体系,而更善于发现缺陷;利用缺陷进行攻击常常令他满载而归。中文版由于翻译问题给3星。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