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单革命:如何持续、正确、安全地把事情做好 读后感(3)篇
(2019-04-03 17:29:35) 读后感 -
作者:阿图·葛文德
清单革命,不是一场写在纸上的革命,而是一场印在心上的革命。一张手术清单,让原本经常发生的手术感染比例从11%下降到0,被全球2000多家医院奉为圭臬;一张建筑清单,让每年建筑事故的发生率不到0.00002%;一张投资清单,让一个投资组合的市值竟然增长了160%。《清单革命》作者阿图·葛文德是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影响奥巴马医改政策的关键人物,他曾受到金融大鳄查理·芒格的大力褒奖,也是《时代周刊》评出的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中唯一的医生。《清单革命》是其继畅销书《阿图医生》之后的又一力作,该书不仅掀起了一场观念革命,同样横扫美国7大畅销书排行榜,造就了北美畅销30万册的神话。
清单革命:如何持续、正确、安全地把事情做好 读后感 第(1)篇
群里的朋友推荐的这本书,整本读完,感觉确实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值得一读,值得推荐,不过据说电子书的价格比纸质书还贵出那么一丢丢,实在搞不明白这是什么情况。
《清单革命:如何持续,正确,安全的把事情做好》,顾名思义,这是一本关于思维和做事方法的书,其中包含了作者对个人操作及团队分工的流程合理性,对应标准与效果评估等的思考,作者试图通过这本书告诉我们清单的重要性,那么首先我们就得先搞明白,究竟啥才是清单。
就清单本身来说其实很好理解,可以说它是操作手册,也可以说它是流程制度,还可以把它理解为分工明细表以及各种进度标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我们知道它是什么,但是我们也许并能理解它的目的,更谈不上学以致用了。
下面我简单谈谈我对清单的理解以及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首先,清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执行效果及质量,尽量避免因为误操作做而导致的后果及隐患,作者认为,无论经过怎样细致专业的培训,在具体工作中,还是有很多重要细节容易被忽略,并有可能因此而造成严重的损失,所以必须用用合理的清单作为任何事情开始的前提,以达到规范操作,和保障效果的目的。
但是,这里我们必须得明确一个关键点,只有合理有效的清单才能够起到实际作用,反之,则不但不会对操作过程带来任何帮助,反而会造成更大的伤害和拖累,这种情况我想大家可能经历过,因此并不陌生。
其次,即使我们手上有了一张非常科学合理的清单以后,是事情就能水到渠成了呢?答案是no。
因为这里有会涉及到另外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考核标准,要知道清单只是一个分工或者明细表而已,永远只停留在纸面上,而真正操作的是人,如果人没有按照清单进行操作,并且出现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监管及改进,最终的下锅依然会是一塌糊涂,这里我写一个公式给大家参考:
完美清单+狗屎执行=狗屎效果;
这个公式可以套用的场景很多,比如:
完美方案+狗屎执行=狗屎效果;
完美模式+狗屎运营=狗屎效果;
完美计划+狗屎队友=狗屎效果;
完美产品+狗屎营销=狗屎效果;
……
以此类推,有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自己拿去玩。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书中提到的权利下放问题,俗话说让听到炮声的人去指挥战斗这句话没错,灵活,机动,快速,高效确实能让效率得到大大提升,但是这里必须要具备一个关键因素:合理可控,否则依然是白搭,并且有可能因为失控而造成更加恶劣的后果。
所以,将权利下放不是口号,也不是生搬硬套的普教模式,而是一个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来的一个更加科学管理的标准,对大方向以及核心重要问题的把控力是不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并且要明确底线和范围,这样,方可达到预期效果。
这其实就是一个合理的“度”的问题,度设高了,只是隔靴搔痒的瞎忙活,实际毛用没有;而度设低了不仅会造成损失,还有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崩溃,这个还请留意,慎重。
最后,对于个人来说,清单的作用不仅仅是针对某项具体事务,也要借此养成一套行之有效,并清晰简洁的思维模式,这套思维模式可以帮助自己在应对任何问题的时候都不至于手忙脚乱,或者是糊里糊涂。
比如说,在每天的工作中,按照事情的重要性和紧迫程度进行分类,并排序,然后合理安排时间去进行逐一解决,并且解决过程要保证尽量高效,避免出现看似事情多,其实没事做,或者是看似不停的在做事情,其实啥也没做好的情况发生。
……
很多方法本身都是好的,也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你无法真正获取并吸收,就更谈不上进行实践与运用了,那么无论多么正确的道理还是方法,对于你来说都只是方块字的组合而已;
方法本身是死的,而你实际面对的问题却是千变万化的,活学活用,才是真正的学以致用,否则你将依然走的是抓瞎的步伐。
清单革命:如何持续、正确、安全地把事情做好 读后感 第(2)篇
清单:是一种列出工作流程、要点、注意事项的工具,使用清单,就是位大脑搭建起一张认知防护网,持续,正确,安全地把事情做好。
一.清单解决的问题
使用清单为了避免错误:
1.无知之错: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知识而犯下的错。
2.无能之错:虽然掌握了正确的知识,却没有正确使用知识而犯下的错,可以通过制作清单来避免。
无能之错的两大原因:
1)记忆力谬误:
大脑最多同时记住7件事情。
2)麻痹大意:
记忆和经验会让人麻痹大意。
二.清单发挥作用的两大原因:
1.外包
把大脑不擅长的记忆的工作外包给清单,解放脑力。
2.可靠
把工作流程从依靠回忆和经验,变成了一种可视化的强制执行行动,从而确保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保证重要的环节不被遗漏。
三.对不同类型的问题使用不同的方法:
1.简单问题(例如:烤蛋糕)
执行清单
简单问题的核心是避免忘记,执行清单有明确的步骤,可以提醒自己避免遗漏。
2.复杂问题(例如:发射火箭)
核查清单
复杂问题的程序多,专业性强,很容易遗漏重要环节,核查清单能确保每个基础而重要的环节不被遗漏。
3.极端复杂问题(例如:养育子女)
核查清单加沟通清单
还要用沟通清单来应对过程中没有预料的不确定问题,以确保问题和隐患能够及时被发现和排除。
四.一份有效清单的五大原则:
1.权力下放:
权力运转的格局发生变化,从原来的从上而下变成从下而上。
2.设计要简洁、高效、可测。
1)简洁:无需面面俱到,只需要找到关键内容。
2)高效:以结果为导向。
3)可测:要有具体,可操作性的步骤。
3.激活团队
整个团队会迅速集结,团队成员发挥各自价值,相互协同。
4.以人为本
清单不易成为人的束缚。
5.持续更新
就算最简单的内容也要不断改善,只有持续更新,才能保持清单安全、正确、稳定。
五.清单的六点注意:
1.要设定检查点。
在任务发生前,设置检查点。
在任务执行中,设置检查点。
意外情况发生时,设置检查点。
2.操作确认或边读边做
3.不要太长
项目在5—9项之间
4.用语准确
使用术语
5.注重版式
简单、明了、主次分明
6.现实检验
必须接受检验、不断修订
查理芒格说过:在思考中避免犯错,没有任何方法比核查清单更有效。清单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工作和生活方式,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清单革命:如何持续、正确、安全地把事情做好 读后感 第(3)篇
书中医学案例巨多,如果你想读此书,无外乎想知道以下问题的答案。
1.什么是清单?2.清单有没有用?3.如何制作清单。
一
清单是事情的关键点列表。
初学者列清单,高级选手清单内化,即高手处理问题,内心有一套自己的检查清单。
二
清单为什么有用?1.外包。2.可靠。
三
怎么制作清单?清单制作的原则:简单,可测,高效。
简单事情,执行清单,列出事情关键点,逐个执行。有点类似规范化,知道先执行什么,后执行什么,最后执行什么。
复杂问题:核查清单。列出问题关键点,根据事情发展核查,是否执行过。但复杂问题跟执行人能力有关,能力强,列出事情关键点准确。所以需要逐步提升个人能力,不断完善,升级清单。
超复杂问题:核查清单和沟通清单。文中指出,育儿是超复杂问题,每个人面对的环境不同,处境不同,条件不同,育儿是个超复杂工程。
对我有什么启发?项目上线经常合并分支会有所遗漏,比如把功能遗漏。所以可以把清单思维借鉴入项目开发中。
1、PRD列出开发核心点
2、编写代码:函数命名清单,项目结构清单
3、版本管理:功能分支命名清单,GitFlow流清单
4、核查清单:功能开发关键点是否完成、代码是否规范、测试是否完备、项目分支是否合并、CI是否完备……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