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本书读懂历代经济变革史读后感600字(3)篇
(2019-03-04 09:04:53) 读后感 -
大头思想食堂由财经作家吴晓波发起,致力于为中国的有产阶级提供最丰富,最有价值的思想食粮。思想食堂采取线下授课的方式,每半月邀请一位大咖来给会员们分享。思想食堂系列图书是大头思想食堂内部演讲稿首次公开,每本书独立主题,让你一手掌握经济、历史、政治、哲学、艺术等知识。《一本书读懂历代经济变革史》是吴晓波亲自解读《历代经济变革得失》的精华版,在本书中,吴晓波用精炼的语言,既总括了中国式改革的历史脉络,又剖析了隐藏在历代经济变革中的内在逻辑与规律,对中国历史上十数次的重大经济变法的种种措施和实践作了精炼的概述和比照,指明因革演变,坦陈利害得失。读懂历代经济变革史,看吴晓波就够了。一本书读懂历代经济变革史读后感600字 第(1)篇
【2018年第95本】其实在去年年底时就看完了吴晓波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今天无意刷到这本书,是历代的浓缩版,既然他敢出,我就…敢读,权当凑数吧,一年一百本今年是难以完成了。
虽然吴老师对中国未来的经济整体持看好,但毕竟是专科生,也忧心忡忡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经济发展的重重矛盾、困难和bug。
很有意思,前几天刚好在得到看,罗辑思维从几百期节目里总结最好的十大问题,在罗辑思维第460期,就讲到为什么“钱”决定了组织的样式?我觉得或许对于吴老师的忧心有些思考地方。
罗胖,说如果简单把人类文明,在经济角度划分为两个阶段的话,无疑是农业文明和商业文明。在中国传统的农业文明,政府的税收主要来源于土地,土地税的特点是透明度很高,靠天吃饭,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中间的博弈主要靠武力压迫,一旦天灾人祸,时局不稳,王朝要重新洗牌;但是在西方的商业文明,政府的税收主要来自于商业中的流通税,隐蔽性强,所以博弈主要靠的是协商,商人有地位有话语投票权,慢慢的就能够参与制定国家相关政策,也能保持、促进国家各方均衡,和谐发展。也就是题目所说的:“钱”决定了组织的样式。
同理也可对企业,拥有“垄断性资源”或特殊牌照的企业,从长远角度生命力就远不如“自力更生”的企业。
中华文明上下两千,地域辽阔,固然有殊多独特因素,整体而言,执政党做了很多正确的选择,造就如今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这里面的bug能慢慢修复么?
拭目以待。
一本书读懂历代经济变革史读后感600字 第(2)篇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困局都能在历史中找到影子,可以说管仲的“四民分业”、“盐铁专营”和商鞅的高度集约化经济奠定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调,历朝历代的经济变革都没有逃脱这两种经济发展模式的藩篱。自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经济发展道路该怎么走,中国经济制度上的缺陷该如何破局,从中央至地方,从国有企业至私人企业,一直都没有人给出清晰的答案,甚至是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小平同志也只是说要摸着石头过河,顶层设计的发展蓝图始终都是一张有待完善的草稿。进入21世纪,中国这支曾经飘摇颠簸于巨浪中的南湖小船发展成了今日一支乘风破浪的巍巍巨轮,成长不可不谓迅速,成绩不可不谓辉煌,但过去的经济高速发展是以环境换GDP,以农业补贴工业,以空间换时间的代价完成的,中国欠自然的、欠农民的、欠子孙后代的太多。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深水区,好吃的肉吃完了,接下来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所以我们在看到当前经济发展的辉煌成绩时,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炫目的光环中反思我们的急功近利和自以为是,同时,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向不是断裂的,更不是完全不可预期的,他有着两千年经济变革发展的内生性逻辑,所以中国经济的发展前途不应当只向外求或者盲目指挥,要知道,中国的历史里有治病的良方。
一本书读懂历代经济变革史读后感600字 第(3)篇非常简洁的把历代的经济变革的整体脉络过了一遍,从最早管仲开创了如何优雅的割韭菜的先河,之后经历商鞅的补充基本把中国往后几千年的经济制度的雏形给定下来了,即通过垄断资源型产业控制经济命脉。本朝改革开放走了不少弯路,国进则民退,gov对经济干预过多则民退,与民争利则民退,中央集权与地方放权的不断尝试。九十年代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朱相重构中国产业经济,提出了三架马车。第一,把一只老虎从笼子里放出来,那只老虎叫做房地产。1998年全国开展实行商品房制度,银行鼓励按揭贷款,取消了公务员和国企的职工分房制度,把一大群中产推去买房。第二,允许国内制造业开始直接从事外贸行业。第三,发行六千亿的国债,修建基础设施。三样加在一起导致钢铁,水泥,电解铝,能源,住房的需求大增,最终使整个经济化结构升级。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切变革都能从历史身上找到影子。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