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停止无效努力: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快速进阶读后感400字(3)篇
(2019-04-29 02:10:56) 读后感 -
作者:孙圈圈
没有什么天赋异禀,极致源于持续有效的努力。停止无效努力,让你的付出有所成就。帮助努力很久依旧没有成功的人,找到正确的努力方向,让人生少走弯路。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努力,只是没找到正确的努力方法。本书从发掘天赋、提升能力、选择平台、回归自己等几大方面详细阐述了努力的正确模式。书里所讲的关于努力的方法与思路可以用来分析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大多数问题。书中提供的科学以及便于实践的工具与方法。都通过形象生动的思维导图展现出来。结合每篇文章的后续练习好好实践。*终将会彻底颠覆一个人过去的思维认知。从而让工作和人生发生巨大的变化。
请停止无效努力: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快速进阶读后感400字 第(1)篇
「书评」一本成功方法论的书在书中看到了金字塔原理、刻意练习、结构思考力、麦肯锡思想等的影子,作者从企业、管理者、咨询师和职场人四种视角解读职业发展和个人提升所需的方法论,分成发掘天赋、提升能力、选择平台、回归自己等部分,属于道法术中术的层面。「框架提炼」参考千城1. 如何快速找到你的天赋1. 个人价值定位你的高度=自身价值 平台高度1. 内在因素1. 出身2. 选择3. 运气2. 外在因素1. 知识和技能2. 能力3. 天赋1. 5种类型1. 投机型2. 知识型3. 技能型4. 能力型5. 天赋型2. 天赋天赋的特征 (把握特征)1. 能力天赋1. 只代表潜力2. 意愿天赋1. 性格2. 动机3. 价值观3. 天赋误区1. 用错地方2. 缺乏热情3. 缺乏方法1. 如何发现你的天赋1. 天赋的特征天赋 (把握特征)1. 自我效能2. 本能3. 成长/专注4. 满足1. 具体做法1. 写日记1. 记录成就感、愉快感、各种瞬间2. 问自己1. 结合天赋特征询问问题3. 问他人1. 结合天赋特征询问问题1. 执行环节1. 将弥补劣势的时间用到天赋上2. 刻意练习天赋三维度(天赋)回报=内在 外在(个人价值定位)1. 学习如何学习离开舒适区1. 学习的正确姿势1. 三要素:喜欢、擅长、有价值2. 按需学习、调整心态、提高元认知、正确犯错3. 建立正向反馈养成良好习惯4. 学习的原则:有用、匹配、参与、应用2. 提升元认知1. 元认知知识1. 陈述性2. 过程性3. 条件性2. 方法1. 筹划学习计划2. 选择关键要素3. 联系新旧知识4. 调整理解吸收5. 跟踪应用明确3. 学习三层三个方面1. 认知层-能力层-价值观层通过元认知提升自我认知(方法)1. 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1. 不要1. 知识零散2. 忽略应用3. 知识与能力割裂2. 应该1. 明确学习背景2. 建立渠道架构3. 修正知识架构4. 不断填充知识5. 强化多重关联1. 知识与知识2. 知识与问题3. 问题与问题两类(强化多重关联)1. 看到一个知识,思考可以解决何种问题2. 看到一个问题,到知识体系中找对应的知识1. 构建思维能力1. 学会判断什么是问题1. 三个方面学习三层1. 提问1. 避免理解偏差2. 挖掘1. 避免隐藏偏差3. 分析1. 避免成瘾偏差1. 两个维度1. 解决度2. 关键度3. 组成四象限三个维度筛选问题(三个方面)1. 找到有价值的问题1. 遇事三要素1. 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真正的问题2. 不是所有真正的问题都要被解决3. 遇到问题不要着急去解决,先过“清单”2. 遇事清单1. 澄清需求2. 挖掘诉求3. 找准问题4. 确定关键5. 确定可行6. 正确思考1. 学会结构化思维1. 找结构、思考框架1. 金字塔原理2. 头脑风暴3. 联系分组4. 结构提炼1. MECE1. 学会创新破除思维定式 (相关)1. 学会模型1. 5W1H2. SCAMPER1. 替代Substitute2. 合并Combine3. 适应Adapt4. 修改Modify5. 用途Put to use6. 简化Eliminate7. 反向Reverse1. 其他方法1. 重新表述2. 改变观念3. 收集信息4. 反向思考5. 学会比喻6. 随机寻找灵感每种方法都有既定模式(其他方法)1. 独立思考1. 要在乎事实,而非观点2. 4个问题1. 这个理由是否存在漏洞2. 是否隐藏了某种假设3. 论据是否有力?4. 是否故意隐藏事实3. 3个注意1. 避免先入为主2. 不要轻易否定,从多个思维考虑3. 筛选关键问题1. 学会沟通1. 讲话三步骤1. 找主题1. 选视角、开头就抛出观点2. 搭架构1. 关键词、逻辑模型3. 填素材1. 事实、信息1. 善于讲故事1. 冲突、行动、结局2. 情感、展示、数据、解决方案、正面展望2. 学会聊天1. 历史、原因、范围、具体、影响、未来2. 表情、倾听、赞美、多样性、放下自我3. 强化弱联系1. 离开舒适区学习如何学习1. 学会人脉管理2. 差异化自我定位3. 摆正沟通态度1. 真诚、平等、给予4. 用好沟通技巧1. 形象、倾听5. 不要过于依赖人脉与学习能力有关联(强化弱联系)1. 选择平台1. 做好职业规划1. 明确价值2. 扬长避短3. 跟随外部环境变化4. 善用职业规划工具1. 个人商业画布等1. 做好主业拓展副业1. 愉悦、成就、金钱2. 选择诉求互补的职业2. 借力平台1. 你的高度=自身价值 平台高度个人价值定位1. 营销、产品、推广1. 破除思维定式学会创新 (相关)1. 要具备高性价比思维1. 有所取舍2. 掌握方法3. 调节情绪2. 不要给自己贴标签3. 掌控情绪和性格1. 认识、察觉、管理自己的情绪2. 客观评价自己,不要刻意改变职业发展(做好职业规划, 做好主业拓展副业)
请停止无效努力: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快速进阶读后感400字 第(2)篇
开篇即测试,瞬间勾起你的看书的幻想,毕竟大多数人都不及格的。
虽然自身马上要到而立之年,不过还是对书中的知识点有不少的感触,毕竟我自己对未来的规划和自身能力提升有点迷茫鸭。这本书适合年轻人或职场小白看下,很实用的。
对于整本书,我先快速通读一遍。对于感受,然后回精读,看第二遍,以此思考学习圈圈的方法,并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和计划。首先我们来看:
第一章:如何快速找到自己的天赋优势。
有种瞬间想看的欲望,“天赋”二字,我自己,乃至我身边很多人都不信这个东东,因为我们大家基本都认为我们与这二字没有相连。同时认为这东西只是存在极少数的人家身上,而且大多存在富贵之家里。但是圈圈颠覆了广大群众的意识,她把个人定位分为五种类型:投机型、知识型、技能型、能力型、天赋型。可以说这五种类型基本涵盖了身边的形形色色的人。
在这儿我很有感触的是,作者说了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自己目前也在这种现象中,大多数人都是投机型的化身,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在学知识,学技能,以便有一技之长被社会雇佣,然而长此下去,大家都忘记了天赋的所在,因为大家都在为了适应社会去增长社会所需的能力,往往忘记了思考和畅想未来。所以说作者在告知各位群众在不影响的生活的情况下,慢慢的发现自身天赋,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说这本书更适合年轻人看,越年轻越早点发现自身的天赋,就会收获更丰富的人生生活。那如何去发现自身的天赋?
发掘天赋方法:
第一,写日记,每日记录每天所完成的事情,并将该事情进行标记,哪些事情的完成让自己特别的愉快就多一个星。这里作者建议大家以一个月来统计,时间越长越好点。所以在最后,发现哪些让自己很愉快的事情,其实就在一个大的归属行业中,那里就是自己的天赋所在,也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
第二,同时自己向自己发问,问自我相关的,自己能把自己问明白,这个方向也是自己的天赋所在点。
第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问下身边的人,得到最真实的答案也有助于让自己发现天赋。
其实看到作者所介绍的,天赋并不是什么与生俱来的,其实天赋也是存在我们自身所看重的事情加以可以练习的方式,这样发现自我兴趣所在,并有意识的付出,持续的投入到期中,并获得反馈,并会在一个自己喜欢的领域成为一个小能手的。
后面几章圈圈也引用很多事例教大家如何学习,例如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如何构建自身的思维能力,这样有助于进行表达:1、想主题:迅速找到自己的观点。找人沟通的时候先说结果的重要性。2、搭框架,对此观点需要一个框架支撑,就像房子一样大多都是框架结构一样。3、填素材:每个框架里填充一些事例、数据等,就像给房子进行装修就是每一个素材。
其实看书,就是发现优秀的自己,这话不假,假的是自己看了没有去实践,每一本书都是好的,都在告诉每一个看书的人要学会总结,毕竟书是别人写的,能力的提升还是要靠自己的。
请停止无效努力: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快速进阶读后感400字 第(3)篇
对于出入职场或者职场3~5年的新手来说,这本书很有值得参考的价值。价值所在:n1.提供了作者预想的一些方法论,把年轻人常遇到的困惑,通过自己的一套框架作为解决之道,教给了读者。2.很多方法的确有用,比如早期规划,比如设定目标刻意练习,比如锻炼结构化思维能力等等,这些方法可以瞬时领会,鼓励斗志。3.作者的总结能力值得肯定,即便我知道这本书有太多观点都非一手知识,比如区分事实与观点那一节,来自《学会提问》的一小部分,结构化思维的提法在网络上也早已铺天盖地,和系统性思维,全局性思维等很多概念如出一辙等。但作者融合了很多自己做顾问的一些经历,并提出了不少自己的看法,还有一些通过图表的方式来展现,使得行文条理清晰,表达也很流畅。4.如果让我来写这样的书,受限于自己确实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以及年龄到了不允许再过多折腾的阶段,我写不出这么多内容,所以对这样的作者还是心怀敬佩。我的偏见:n1.书名过于迎合当下的时代,无效这个词都有极大的功利性,尽管现在社会信息流动便利,大家获取信息更便捷,不代表在自己获得一定成绩之前的所有低效的方式都无用,评价有效或者无效的导向一定是结果,而结果导向会促使人一切以效率为出发点。在职场上,效率固然重要,但适度的沉淀也是必要的,换句话说,如果没有那些无效的努力,可能你连现在有效无效都无法区分。所以,不要贩卖过度的焦虑,其实这本书的中心还是如何更高效的达到自己的职场目标。2.在中心思想确定的情况下,作者通过发现天赋、学会如何学习、结构化思维的能力、提升沟通能力、选择平台、跳出固定思维和善用情绪等几个部分进行论述,每个部分在当下都能找到一连串对应的书籍来学习,作者在每一章后总结了自己的核心内容,还提出了一些练习要求,看似有用,如果不去做,那一点用都没有,因此不要期待一本书能带给自己多大改变。或者别期待看了苏就能够进阶,吸收有用的东西内化才是关键。3.对我有一点启发的是个人商业幕布,我之前和现在都面临职业发展瓶颈,不是不想去改变,而是有很现实的原因。但我不会因到了中年就停止学习,也不会因暂时的停滞就拒绝相信这些正确的方法,只不过,在这本书所描绘的场景之外,有一些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很多事情,可能是即便高效努力也比较难以改变的。而我们中年人,不过是在看清了现实之后,学会和现实心平气和的相处,以适度的妥协换来一定的喘息而已。所以,能在越早的时候做好规划越好。而到了不容易规划的中年,不停止高效学习,有效思维也是必须。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