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骆驼祥子读后感400字(3)篇
(2019-01-19 18:16:48) 读后感
作者:老舍
一部年轻人的个人奋斗史,一卷老北京的人物世情图。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翻译成17种语言,数十个版本,畅销70多年。本书包括《骆驼祥子》《正红旗下》两部京味长篇经典,老舍研究会审定。依据老舍1936年手稿还原的一字不删的“足本”。国内通行各版本因为时代等影响,部分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删节或改动。本书以近年偶然发现的老舍手稿为底本,恢复删改部分,还原本书的真实面貌。《正红旗下》是老舍偷偷写作的一部具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大清末年,旧梦将醒未醒,大厦将倾未倾。一个小孩的诞生,带来浓浓的黑色幽默……这部生前没有发表,没有完成的作品,被公认为是老舍的代表作和当代真正伟大的文学巨著。
骆驼祥子读后感400字 第(1)篇
清明小长假看了《骆驼祥子》,不得不服老舍先生的笔头功夫真是惊人,各种环境描写、细节描写、人物刻画,都那样细致深刻。虽然是在看书,但祥子等这些人物形象都非常立体的呈现在了我眼前。
要说《骆驼祥子》讲什么,许多人可能会说看书名就知道了呀,讲一个名叫祥子的人啊。对的,全文讲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生活在皇城脚下的祥子的悲惨一生,靠拉人力车为生,受到剥削,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也表达了老舍先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但阅读一部作品,即便是同一个人去阅读,在不同的时期,有过不同的经历后,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在当时,老舍先生要通过《骆驼祥子》揭露旧中国的黑暗,他立意深刻。放到今天,我看到的是一个几经努力为自己设想的美好生活奋斗最后却放弃堕落的男人形象,我看到的是一个利用雕虫小技逼迫祥子与自己结婚但却未能得到祥子真心的傻女人形象。这个傻女人就是虎妞。
虎妞是刘四爷的女儿,三十七八岁,搁现在说就是个富二代剩女。长得像个爷们,行事作风也是。依照虎妞的身份地位,很难想象虎妞会看上祥子,从文中描述来看,许是因为祥子老实。于是,虎妞施计把祥子给睡了,还谎称有了祥子的孩子,于是祥子只得与她结婚。
虎妞可能是当富二代使唤人使唤惯了,对于祥子,也通常是命令的口气。这让祥子非常生气,即便是现在的中国男人,他们的大男子主义都是非常严重的,更别提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旧中国了。他们觉得女人就该听话在家相夫教子,对自己男人呼来唤去,那简直是造反。这不,祥子也是这么想的,即便他吃虎妞的、住虎妞的、穿虎妞的、用虎妞的,后来的人力车也是虎妞给买的呢。这样也没能拴住祥子的心——祥子不爱她!祥子觉得虎妞是只母老虎,长得像,对待老公也像。所以你看,即便是老实巴交的男人也是非常浅薄的——觉得女人的外在形象很重要。
也许你会说虎妞那是骗婚,不能怪祥子。既然这样,那祥子应该硬气点呀,即便离婚这种事在当时不现实,那不要让虎妞倒贴呀!但凡涉及到钱的,不要用虎妞的呀。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而虎妞呢?虎妞用自己的方式爱着祥子。对于有钱人家的姑娘,又是一个从小缺失母爱跟随父亲长大的姑娘来说,可能表达爱的方式就是可劲给对方钱花,用钱满足对方的要求。她可能觉得,爱是可以用钱买来的。换句话说就是虎妞用倒贴的方式爱着祥子。
也许,傻女人虎妞觉得只要愿意倒贴一个男人,那就能得到那个男人的真心。但男人对于自己不爱的女人,除了留恋床第之欢,怎会奉上“真心”二字供你取暖?这个道理,从古至今未变。但仍有傻女人前赴后继。
阮玲玉曾被男人吃过软饭,周璇曾被男人放了鸽子,米雪曾被当时的男友骗过上百万,孟广美曾被意大利前男友骗了上亿……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公众人物给我们的警示。
为什么女人倒贴一个男人反倒得不到他的心?因为吧,人性本贱。对于轻易得到的东西、人、事、物,极少有人懂得珍惜。争取的过程中没有经历一点磨难,无法留下令人印象深刻的记忆。对于感情也是如此。人总是容易去珍惜那些历经千辛万苦才得到的东西。因为在决定放弃的时候,如果回想起来曾经为了拥有所付出的代价,就会舍不得放弃了。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女人愿意倒贴?一是觉得对方有才。二是觉得对方有潜质。虎妞就是觉得老实巴交的祥子是只潜力股才愿意倒贴的。但不爱她的祥子在她难产而死尸骨未寒之时就已经在精神上出轨小福子了。
那么,假设虎妞没有难产而死,而是顺利产下孩子祥子会不会对她好一点?如果虎妞生的是男孩,在重男轻女严重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祥子肯定会感激虎妞为他生了个儿子,他家香火得到了延续。古代皇家的“母凭子贵”也会在虎妞身上发生,从此以后,祥子更加努力的拉车,可能还会做点其他的小生意,以抚养孩子,对虎妞也开始疼爱有加。虎妞最终过上了想要的幸福生活。如果虎妞生下的是个女儿,那虎妞可能需要独自养大孩子,祥子与她的关系也是貌合神离,可能会肉体与精神双双出轨。虎妞的生活过得相当艰辛。午夜梦回时,她会后悔当时不顾父亲,抛弃拥有的一切嫁给祥子。如果是第二种假设,那么,死亡对于虎妞来说,也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其实我个人对于两性关系还是蛮开明的,不爱了就分开,没什么大不了。但是我严重反感与鄙视在与一个女人未撇清关系的同时还与另一个女人搞不灵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祥子并不是一个好男人,不值得虎妞“下嫁”。
骆驼祥子读后感400字 第(2)篇
《骆驼祥子》第一次读它是在四年级,那时候没什么认知能力,只是粗略的感叹祥子是那么勤劳,那么喜欢拉车的一个人。他很强壮,爱惜自己的身体,恪守自己拉车的原则。不坑人,不跑远,拉人时也不惜力,一双大脚坚实有力的拍打在土地上。再次阅读,看到了更多的现实。一个想要远离农村的洋车夫,在北京的车厂里租着车拉人挣钱,他勇敢积极,一次次的想要通过努力买得自己的车。他执意买车,因为觉得只有拉着自己的车才是实现了他的梦想。然而他一次次的失败。他成功过,但是现实总是能再次把他拉回原点,甚至更远的地方。他被兵抓走,又被迫娶了虎妞,他违背了自己行事的准则,用一个更卑微的替代。总之,最后的祥子活成了他自己最讨厌的样子。但是谁也不能就这么对他横加指责,他也不过是被大浪推着走,无法脱身的一个小水滴啊。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
而对于《正红旗下》,感到无比的遗憾和惋惜。多么好的一部小说啊!因为一个特殊的事情而没有被完成。无论语言的凝练,辞藻的使用,文笔的磨练都已达到巅峰。那个晚清时期,国内国外复杂的环境,社会各个层次的关系,各个民族的纠葛,全都在一个个具体的人物中得到充分的展现。一个衰老腐化的王朝在世界潮流面前一步步失守,走向灭亡。一部永远无法更新的小说。遗憾。
骆驼祥子读后感400字 第(3)篇
看完了才发现这是《骆驼祥子》和《正红旗下》两本书的小合集。
《骆驼祥子》描述了清末民初小人物祥子的命运浮沉,读罢令人感觉与余华的《活着》有相似相通之处:都是聚焦大时代下的小人物的命运,经历都很坎坷,生活都很悲惨。不同的方面,一是文笔,老舍的文笔,精炼、细致令人舒服,余华的文笔相对通俗、大方,二则是《活着》倒像是扩展了的《骆驼祥子》,由一个人一代人的悲惨生活,扩展到不同家庭、几代人的悲惨生活,关于这一点最直观也最直接的感受便是,祥子的命运挺悲惨,而富贵的命运大概要在祥子的悲惨上还要至少乘以三。单就这点来说,我还是更偏向于老舍这种点到而止的风格——悲惨嘛,戛然而止比罗列详述要更人性化,艺术性也更高一点。
套用对《活着》的评价,我这里想补充说一句,幸好余华不是人间的上帝,而老舍若是,群众大抵都不会过于排斥和压抑。
第二部分是《正红旗下》,描述的是老舍小的时候的一些趣闻轶事,以及那个年代下旗人生活的状态,以及整个社会一隅的浮沉和变迁。说实话,能把小时候的事情记得那么清楚,或者搜集的那么详实,着实是不容易的。
总体上,这是我阅读的第二本老舍的著作,其文字及布局,仍很能吸引到我。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