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就是看个病吗 读后感(3)篇
(2019-05-01 21:47:32) 读后感 -
作者:赵雅楠
《只有医生知道》作者张羽真诚推荐!北漂90后小医生远程指导妈妈就医,1年治好20年顽疾,与父母远隔异地的你也可以高效、精准远程陪诊。《不就是看个病吗》一书作者以初入医院的菜鸟住院医师和患者女儿的身份,从医生和患者两个不同角度带领读者体会了预约、挂号、首诊、复诊、检查化验、术前准备、手术过程、术后恢复的就医全过程,其中涉及到医患沟通、医保报销、挂号黄牛、医生红包、医疗费用等患者关心的多个敏感话题。不仅为患者介绍了医患沟通时需要注意的细节和关键点,成功挂号的必胜攻略,省时省力就诊的小窍门,化验检查、术前术后需要注意的问题;更深入医院内部,将医生的职业秉性、江湖规矩,患者和家属的喜怒哀乐、人生百态,社会的复杂矛盾和利益纠葛进行了全面展示和新鲜挖掘。
不就是看个病吗 读后感 第(1)篇
>> 没有肋骨保护的软绵绵的下方,就是腹腔。腹腔的入口,正是胃。你看各种胃药的广告,手捂的位置都特别到位,就是在肚脐上一手掌正中的位置。这个位置可谓“巨星”云集,不仅有胃还有背后的胰腺;手掌的右上方是肝脏,左后方有著名的血库——脾脏;手掌以下,就是各种肠子缠绕,靠中心的是小肠,大肠在四周环绕。
◆ 分诊 最全面最清晰的医院科室清单来啦
>> 科室多其实是一个医院“硬实力”的象征,是区别一个医院“真好”还是“假好”的重要条件。越正规越大的医院,综合实力越强,科室越丰富,每个科室的医生数量也会越多。
>> 每个医院按大块儿来分,就两部分,不做手术的内科和做手术的外科。
>> 对于外科来说,你在内科的所有检查资料,在外科里面统统适用,不用再花二次钱做一遍相同的检查了,除非检查结果不确定或有变化。
>> 消化内科管的就是整个消化功能,而如果因为这块儿要手术,需要挂的可是“普外科”而不是消化外科,事实上,医院里并没有消化外科。
普外科,其实是“广谱、综合的外科”。
◆ 真伪 拆穿骗子医院,六招识破陷阱
>> 骗子医院很少有心外、神外、肝胆外等科室,因为在心、头部和肝胆动刀子是讲究技术的。高难度的手术,只有真正的专家教授才会做,一般的骗子医生哪会这个,否则动一个倒一个。要不然,骗子医院刚开张营业,患者的砖头估计就已经填满了医院的每个角落。
所以,骗子医院的主打是患者需求大、风险小的疾病,比如各种性病(梅毒、艾滋、尖锐湿疣等)、妇科病(以宫颈糜烂忽悠的多)、男科病(阳痿、早泄、割包皮)、肛肠病、五官科的病、整形美容、风湿、狐臭、肝炎、脑瘫等治不死人,但都是各种慢性疾病。
这些病有很好的市场基础,受众人群大,又迎合了某些人讳疾忌医的心理,对于骗子医院来说,就是源源不断的商机。只要做好宣传工作和理解万岁的劝说工作,引人入院就会变得比较容易。
>> 40岁以上的中年人,最好给自己在三甲医院买一个体检套餐,定期查体,这其实是最省钱的方式,因为任何病的初期都相对好治,难就难在错过了时间。
>> 判断是不是好医院,就看看它是否是教学医院,再看看它的规模。
>> 想查查医生是否有执业医师资格,直接登录卫计委的网站就能查询。卫计委网站的网址是http://61.49.18.120/doctorsearch.aspx,进去直接输入“医生姓名、所在医院”,就能查到这个医生是否是“执业医师”。
◆ 面诊 人人都好用的找准对口专家绝招
>> “好大夫在线”“丁香园”等就是比较中立的医疗互助平台
>> The Lancet(《柳叶刀》)、Nature(《自然》)、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 医学生存在的医院,常常是教学医院。这种教学医院比一般的医院质量要好,因为他们承担的是培养医学生的义务,带教老师都是高年资、厉害的医生。
◆ 挂号 一举成功,需要这样的挂号方法
>> 挂不到你想挂的医生,还可以曲线救国,就跟火车票拉长区间的做法一样。比如,我们想挂肝胆外科,但不巧,肝胆外科没号了,我们可以挂它的源头——普外科,因为肝胆外科是从普外科分出去的一个科室。普外科相当于树根,肝胆外科相当于树枝,本质上就是树根和树枝的关系。类似的还有,男科挂不上的就挂泌尿外科,手外关节外挂不上的还可以挂骨科。
当然,需要复诊的还可以通过“门诊医生工作站”进行预约,或者在出院之前由相应的医生进行预约。
◆ 初诊 只有大夫们才知道的省钱最优方案
>> 首诊,之前没做过任何检查,挂专家号就是浪费时间。因为一般能挂专家号的,尤其是挂特需专家号的,都是一些疑难杂症,小地方看不了的才到这儿看。
>> 在首诊的时候,去挂个普通号,争取早点做检查,然后等检查结果出来,再去预约专家号,去买他的诊断思路。”
◆ 敬老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备
>> 如果你已挂上号,剩下最重要的就是找电梯位置,看影像科和门诊的位置,确定走哪条路。一般情况,从门诊出来都会去预约检查,小的检查,抽血化验排队很快,看着很长的队伍其实前进的速度也很快,也许10分钟你就能从第10个排到第1个,所以抽血化验等的常规体液检查可以放在后面,最先要去的就是顺着定好的路线,去预约影像科,往往你去的时候,导医台的护士会告诉你前面还有几个,还需要等多久,不管怎样,先把单子给她排上号,基本上前面有四五个人的时候,你就可以考虑先去做一些抽血验尿等的实验室检查,再回过头来等影像。
而影像科成像的片子往往在做完检查后的两个小时内出,血尿便常规的结果也基本维持在两个小时,这样,当你做完这些检查也不用保持空腹了,吃顿饭回来时间刚好差不多。影像科的化验结果在影像科取,而血尿便常规的结果往往在自助机上就可以自行打印,当你拿着这些结果,再次出现在医生办公室的时候,医生就可以对你的病情下诊断,你也就能明确自己到底是什么病了。
这一套流程下来,我们才能在一天的末尾,拿着医生开的医嘱,到药房取回自己的药。
>> 就诊行前准备事项
如果想把号挂得快且准,想在门诊看病节省大量宝贵时间,前期工作是要做足的,以下是我当年陪老妈看病的实战经验。
1.如果你已经挑好了医院,想在这个医院看病,可以提前去医院一趟,这会让之后的看病过程变得简单。因为提前去的这一趟,可以解决三个问题:办就诊卡、拍照和摸索路线。有了就诊卡号你就能方便地进行网上预约(有的医院使用医保卡也可以提前进行网上预约),当然,在很多医院,也可以先在网上实名预约挂号,之后去医院取号顺便补办就诊卡。
2.如果你不能提前去医院,还可以用电子地图进行搜索,再确定路线。提前在网上用电子地图测量下车站到医院的距离,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你能大概判断医院的位置,不会走过头也不会早拐弯,减少了走错路所花费的时间(这一点对于地理位置复杂的医院,尤其是你之前没去过的医院,尤其适用),如果能够教会父母使用步行导航,效果更佳。
3.找到门诊楼,进入门诊大厅,你首先需要看的是大厅里的科室导航图。对于这张图,值得重点关注的是这么几个地方:
门诊挂号处、信息台、医保办、电梯间、影像科(放射、核医学科)、ATM取款机、自助挂号机以及你将要挂号的科室。
(1)门诊挂号处
对于没有挂上号又准备在门诊挂号的人来说,“收费缴费挂号”的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收费挂号处”几乎在门诊每层都有,你需要知道的是它的位置,这样可以少跑很多冤枉路,也可以省时间。比如,如果你不知道楼上还有挂号缴费处,那么你很有可能在本层的挂号窗口排很长的队,等很长时间,而楼上的挂号窗口有可能空空如也。
虽然门诊挂号每层都有,但是早上7点就能开始挂号的往往只有一层的挂号窗口开放,所以一层的窗口位置更重要。
(2)信息台
信息台一般都在医院一楼大厅的正中央,方便患者咨询的。信息台最大的作用:一个是给您指路,另一个是告诉您挂什么科。但是经常患者很多,信息台的医务人员很少,供不应求。
(3)医保办
如果你看了本书之前的内容,就会知道有些门诊检查是可以报销的,有些不能报销。各地医保报销种类是有差异的,但针对这种差异,我们也能用相同的流程来报销。带齐医保证件,在交费前,先去一楼医保办咨询,能报销的即可办理申请手续,不能报销的再去缴费处自费排队,有了先问医保办的意识,就会让我们在就诊中省很多钱。一旦先交费后知道医保还报销,这个费用就相当是自愿自费的,医保办是不会退回报销的那部分费用的。
(4)电梯间
电梯间的位置很重要,如果你能很清楚一个医院都在哪些地方有电梯,相信你会比别人快上许多,一般来说,在医院最中心有扶梯,在两侧会有直梯,如果你善于观察,就会发现还有一些不太明显有些曲折的拐弯处会有一些小电梯,这些电梯常常不为人所知,是方便医生上下班用的。
了解电梯间在哪儿,就会节省你往返不同科室和楼层之间的时间。
(5)影像科
不同医院对于影像科的命名不尽相同,所以,影像科又被称作放射科、核医学科。
影像科的位置很重要,因为医生要诊断患者的病情还需影像的支持。
有的医院影像科的位置在住院部的负一层,而有的就在门诊楼的负一层,这个细节是需要注意的。
不同医院设置不太一样,所以要仔细查看索引图。
同理,B超作为广谱的一种检查手段,它在医院中的位置也是要清楚的。
(6)ATM取款机、自助挂号机
它的重要之处在于,能及时让你取到钱而不用跑去银行。
对于患者看病来说,还是有很大比重的患者习惯于现金支付,因为不是所有的门诊缴费窗口都支持信用卡、银联刷卡缴费的,这些窗口只占缴费窗口的一部分,而全部的缴费窗口,都是支持现金缴费的。
所以,如果路遇信用卡窗口拥堵,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从ATM机上取出现金去窗口缴费。
另外,如果你习惯于使用高科技,还可以在自助服务机上进行预约挂号、缴费。
(7)你要挂号的科室
你要挂号的科室是你这次看病的最终目的。
至于你要挂什么科,在本书之前的内容中已做阐述,请参阅。
最后,住院部的楼层分布也是需要一看的,不管是去医院看病人还是帮别人办住院手续,弄清楚分布,也会事半功倍。
提前按照这个逻辑理理你将准备去的医院,准备好要带的证件(身份证、医保卡、之前的病历本、影像资料),有重点地搜集以上图画信息,不管是为自己,还是为父母、家人,提前把看病的一系列事项规划好,免得到时手忙脚乱,防患于未然,比什么都好。
>> 就诊行前准备事项
如果想把号挂得快且准,想在门诊看病节省大量宝贵时间,前期工作是要做足的,以下是我当年陪老妈看病的实战经验。
1.如果你已经挑好了医院,想在这个医院看病,可以提前去医院一趟,这会让之后的看病过程变得简单。因为提前去的这一趟,可以解决三个问题:办就诊卡、拍照和摸索路线。有了就诊卡号你就能方便地进行网上预约(有的医院使用医保卡也可以提前进行网上预约),当然,在很多医院,也可以先在网上实名预约挂号,之后去医院取号顺便补办就诊卡。
2.如果你不能提前去医院,还可以用电子地图进行搜索,再确定路线。提前在网上用电子地图测量下车站到医院的距离,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你能大概判断医院的位置,不会走过头也不会早拐弯,减少了走错路所花费的时间(这一点对于地理位置复杂的医院,尤其是你之前没去过的医院,尤其适用),如果能够教会父母使用步行导航,效果更佳。
3.找到门诊楼,进入门诊大厅,你首先需要看的是大厅里的科室导航图。对于这张图,值得重点关注的是这么几个地方:
门诊挂号处、信息台、医保办、电梯间、影像科(放射、核医学科)、ATM取款机、自助挂号机以及你将要挂号的科室。
(1)门诊挂号处
对于没有挂上号又准备在门诊挂号的人来说,“收费缴费挂号”的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收费挂号处”几乎在门诊每层都有,你需要知道的是它的位置,这样可以少跑很多冤枉路,也可以省时间。比如,如果你不知道楼上还有挂号缴费处,那么你很有可能在本层的挂号窗口排很长的队,等很长时间,而楼上的挂号窗口有可能空空如也。
虽然门诊挂号每层都有,但是早上7点就能开始挂号的往往只有一层的挂号窗口开放,所以一层的窗口位置更重要。
(2)信息台
信息台一般都在医院一楼大厅的正中央,方便患者咨询的。信息台最大的作用:一个是给您指路,另一个是告诉您挂什么科。但是经常患者很多,信息台的医务人员很少,供不应求。
(3)医保办
如果你看了本书之前的内容,就会知道有些门诊检查是可以报销的,有些不能报销。各地医保报销种类是有差异的,但针对这种差异,我们也能用相同的流程来报销。带齐医保证件,在交费前,先去一楼医保办咨询,能报销的即可办理申请手续,不能报销的再去缴费处自费排队,有了先问医保办的意识,就会让我们在就诊中省很多钱。一旦先交费后知道医保还报销,这个费用就相当是自愿自费的,医保办是不会退回报销的那部分费用的。
(4)电梯间
电梯间的位置很重要,如果你能很清楚一个医院都在哪些地方有电梯,相信你会比别人快上许多,一般来说,在医院最中心有扶梯,在两侧会有直梯,如果你善于观察,就会发现还有一些不太明显有些曲折的拐弯处会有一些小电梯,这些电梯常常不为人所知,是方便医生上下班用的。
了解电梯间在哪儿,就会节省你往返不同科室和楼层之间的时间。
(5)影像科
不同医院对于影像科的命名不尽相同,所以,影像科又被称作放射科、核医学科。
影像科的位置很重要,因为医生要诊断患者的病情还需影像的支持。
有的医院影像科的位置在住院部的负一层,而有的就在门诊楼的负一层,这个细节是需要注意的。
不同医院设置不太一样,所以要仔细查看索引图。
同理,B超作为广谱的一种检查手段,它在医院中的位置也是要清楚的。
(6)ATM取款机、自助挂号机
它的重要之处在于,能及时让你取到钱而不用跑去银行。
对于患者看病来说,还是有很大比重的患者习惯于现金支付,因为不是所有的门诊缴费窗口都支持信用卡、银联刷卡缴费的,这些窗口只占缴费窗口的一部分,而全部的缴费窗口,都是支持现金缴费的。
所以,如果路遇信用卡窗口拥堵,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从ATM机上取出现金去窗口缴费。
另外,如果你习惯于使用高科技,还可以在自助服务机上进行预约挂号、缴费。
(7)你要挂号的科室
你要挂号的科室是你这次看病的最终目的。
至于你要挂什么科,在本书之前的内容中已做阐述,请参阅。
最后,住院部的楼层分布也是需要一看的,不管是去医院看病人还是帮别人办住院手续,弄清楚分布,也会事半功倍。
提前按照这个逻辑理理你将准备去的医院,准备好要带的证件(身份证、医保卡、之前的病历本、影像资料),有重点地搜集以上图画信息,不管是为自己,还是为父母、家人,提前把看病的一系列事项规划好,免得到时手忙脚乱,防患于未然,比什么都好。
不就是看个病吗 读后感 第(2)篇
【不就是看个病吗】作者赵雅楠
非常好的就(西)医指南。
作者在书中通俗易懂地详细地讲述了就(西)医的注意事项,以及对于一些常见的医患关系中不容易了解的知识做了接近与科普的解说,使用的例子或者比喻形象生动。
在读的过程里,除了就(西)医指南之外,还收获了许多养生指导,以下是个人画出来的重点:
1.人们不敢生病的重大原因以及解决方案:
(1)病要扛——有些病可以扛,有些病不能扛,学会区分疾病很重要;
(2)抢号难——弄清楚挂号的途径和放号时间,可以更快捷;
(3)挂不准号——是因为不会对症入科,缺乏必备的常识,没有目标;
(4)看病难——看病也是有窍门的,准备工作没做好,看病就会打折扣;
(5)医生三言两语打发——说话简洁是医生的共性,我们要能听懂、会提问;
(6)化验单很复杂——复杂的化验单里有结论,基础的化验单里有很多一说就懂的小常识,稍作理解就能明白;
(7)恐惧——恐惧来源于未知,对求医问药多了解一点,恐惧就会减少一点。
2.关于胸和肚子
(1)两个的差异/区分
胸是有盔甲的,肚子没有盔甲,软软的。顺着肋骨摸,有肋骨覆盖的地方叫作胸腔,没有肋骨覆盖的地方叫作腹腔。肋骨的外面悬挂着的两块脂肪组织,就是乳房。
(2)关于胸疼的症状
最好先好好感觉下是里面疼还是外面疼。外面疼的先推测是乳房问题,挂乳腺外科;如果乳房没事,就可能是肋骨炎,挂骨科或者胸外科;如果都没事,确定是里面的问题,就得好好说道说道了。
3.对疾病的诊断
基本上分两部分:
(1)第一就是患者表现出来的症状,但是口说无凭——有的患者对疼痛比较敏感,表现出来的疼那都是五倍于原发症状的疼;有的患者对疼痛不敏感,比如老年人,往往情况很严重还表现得比较淡漠,这其中的问题就需要借助影像技术来解决。
(2)影像技术的判断。
4.病历本上需要患者或家属提供的5大内容:
(1)主诉;(2)现病史;(3)既往史;(4)个人史;(5)系统回顾。有了这5项内容,不仅可以提升就医效率,还可以留出更多时间和医生做更深入沟通,将普通就医升级为最高品质。
5.患者或家属需要向医生提供的信息(1)病因、诱因(受凉、饮食、药物、外伤、情志、劳累等引起);(2)主要症状的特点(程度、类型、症状、次数、缓急、颜色、部位、量、时间等要注意记录);(3)要描述这个症状带来的伴随症状,比如你血压高,那么伴随症状就有可能是恶心、呕吐;(4)再描述你的全身症状,比如饮食、睡眠、二便、体重、精神状态等;(5)你的诊疗经过,也要详细叙述,都做过哪些检查,用过什么药,疗效怎样?
6.和医生的有效沟通——向医生提问的时候,多提开放性的问题。多用“什么”“怎么办”。
7.医院排行榜——各大医院中,历史比较悠久的有四家: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另有军大护航,同济、中山、上交派做伍,
8.什么是“防御性诊疗”,就是说从实际病情看,医生开具了非常严谨、全面的各项化验和检查,回避诊治高危病人过多的转诊和会诊。这也是常常被患者投诉“过度医疗”的点。
9.纯属涨姿势
(1)关于喝酒——能喝都是天生遗传的,哪有后天锻炼的道理?因为肝脏产生的代谢酶是由基因编码的,这属于遗传因素。人们常说的‘练出酒量’其实只是练出了他们对酒精中毒症状的适应度而已,所以后天能喝的,基本上都是假能喝;先天能喝的,那才是真能喝。
(2)用药有什么原则?想来想去,也就是导师经常说的: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就不肌注,能肌注就不输液。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谨遵医嘱,不要用保健品代替药品。
这本书可以用做就(西)医指南,也可以用做养生系工作从业人员参考专业类书目,还可以用做大健康产业就业人员服务必备书籍。
感谢作者
不就是看个病吗 读后感 第(3)篇
非常实用的一本书。本来只是拿来随便翻翻,没想到看进去了。作者是个北京某三甲大医院普外科的小医生,从自己的日常工作和带妈妈看病的经历入手,用医生的医学知识打底,为患者画出了去医院看病的路线图。写得也很生动,用一个个小故事把从看病到住院到出院的全流程串了起来,一个个冷冰冰的医学名词也用恰当形象的比喻带出了温度,绝对的好科普。
最近因为各种小毛病往医院跑了几趟。确实,从看病前的准备,到看病时的比对,再到康复后的反馈,其实每一步都需要点医学知识做支撑、行业技巧做提醒。推荐给所有人,希望大家用不到,不过有备无患嘛。
因为专业限制,这本书没有提太多妇产科的内容。感兴趣的,推荐另一本~《只有医生知道》~协和医院妇产科大夫的大作。五六年前读过,很受教育。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