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超市里的原始人读后感1000字(3)篇

(2019-04-13 21:43:29) 读后感

超市里的原始人

作者:杰弗里·米勒

新零售时代三部曲之新零售时代的消费心理学,新墨西哥大学进化心理学教授杰弗里·米勒全新力作!企业如何才能有效影响消费者行为?,揭开影响人类消费行为的四大特质! 马云说:“纯电商时代过去了,未来十年是新零售的时代。”未来的新零售会有怎样的机遇?《超市里的原始人》是进化心理学应用在消费领域的颠覆性著作,阐明了混乱的消费主义背后看不见的逻辑,探索了隐藏在人们工作、购物、消费背后的本能,提出了一些让我们成为更快乐的消费者以及更负责任的公民的新方法。在《超市里的原始人》中,作者杰弗里·米勒将进化心理学这项革命性学科的原理应用到了市场营销和消费文化中,指出人们购买商品和服务,只是在不自觉地用其来炫耀自己作为配偶和朋友的生物潜力。他用幽默的笔触和尖锐的视角,解释了支配我们购买从汽车到口红,从电子游戏到图书和音乐等所有产品的一系列隐性因素,从中解读出我们因本性驱使而展现在其他人面前的关键特质,帮助我们认识到什么是人类最根本的消费动机。

超市里的原始人在线阅读地址

超市里的原始人读后感1000字 第(1)篇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书的作者是进化心理学教授,所以在书的第一部分他用了很多的心理学和进化学的知识来解答关于现在流行的消费主义的各种问题。 书的第二部分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很突兀,因为他突然介绍了一个性格衡量的标准,这个标准里包括六大因素。而且作者认为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人是科学的,并且这个方法是不会过时的。我认为这个部分主要是为第三部分打基础,因为在第三部分涉及消费的部分,作者便开始使用他前面在第二部分所提到的性格维度解释购买这种商品会怎样影响别人心中他的性格维度。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消费至上的国家,从他们时时刻刻都在打折的商场,质量很差但是设计新奇的潮流服饰,每个节日到来的时候超市都会摆上呼应节日主题的大包糖果,廉价的毛绒玩具,塑料水杯,你就能发现这个国家无时无刻的都在鼓励你扔掉旧东西,去买新东西。房子里一般都有有面积巨大的储藏室,足够让你把一切不要的破烂扔到里面,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的样子。

所以刚来美国的前三,四年,我也是疯狂的买买买。直到搬过几次家以后发现很多东西自己根本用不到,有的时候就是为了跟风才买的,用了之后发现根本就不适合,为了这些东西每次搬家还都累得要死根本不值得。那时候我也才真正理解了我奶奶说的做人要勤俭节约,不要乱花钱的意义。

国内渐渐地这种消费的风气也开始弥漫开来,虽然没有美国这么夸张以及全面。但每一季新出的口红,还是吸引着女孩子前赴后继的去化妆品专柜抢货,也不管家里是不是已经有堆积成山的相同色号的口红。时不时推出的限定款球鞋,也让男生愿意整晚守在电脑旁就为了抢到一双球鞋。就算鞋架上甚至屋子里已经放不下了,也要腾出地方来为新鞋子让路。


现在设计行业的风气我很不喜欢,就像书里作者提到的一样,先规定这一季的风格,流行色,然后在此之上进行令人印象深刻的夸张的设计,等到下一季,那些夸张的设计就载入史册,否则所有人都能看出来你在穿过季产品。甚至是建筑行业,偷工减料,缺斤少两。我们不再把建造一个可以伫立百年的项目当做目标,而是去建造一些能够立刻完工马上挂牌销售的项目。更过分的是一些电子产品,故意在设计上制造缺陷,这样你才能持续不断的购买新产品。否则一个能用10年的手机怎么为公司创造效益?


我们怎么会变成这样???

超市里的原始人读后感1000字 第(2)篇


我在不看作者简介就进入此书阅读后发现,怎么自己的解构能力差成这样!

一开始抓准了写的是消费心理学,再是分析人类进化至今的原型,后面是大五人格解说,最后讲到炫富消费和消费税应用。是不是乱成一团?

看到很是无奈回头看了作者简介,总算是解构了一点信息出来。

 

超市里的原始人,讲的是进化至今的人类仍以原始人繁衍生息的方式生活于当下地球,原始人通过展示或炫耀身强体壮之优势以求偶配种,揭示现代人以消费炫富给自己贴上某种标签的购物方式是何等令世界担忧。针对这类原始人消费操作,给企业家一些思考的空间,如何在获得营业额的同时更好的回馈地球,譬如投资环保事业;甚至关乎到政策层面的操作,如何更好的用好消费税。后面部分才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对以奢华、浪费为特征的消费主义和现代人浮躁的消费行为及拜金行为的理性分析和冷静批判。根本不是前言所说“新零售消费研究”好吗,我能抱怨下通篇译者乱带路吗!

 

读书笔记如下:

# 美国市场上的汽车,口红和香水品牌均有对应的消费特质指向。别人容易从你使用的品牌判断你大致是个怎样的人,在这块领域我实在才疏学浅,跟之前看《格调》有同样的感受,一块门牌颜色,沙发配纹,车饰,藏品水准等就能看到一个人的品味。

# 文中有个BFI-10 (大五人格测试),10 道题2分钟可以搞定。这是迄今我做的关于职业测评里最接近自我认知的一个测试。但由于人的共性非常大,测评数据只能用作参考,譬如用来衡量你是否适合某个职位,你通过刻意训练是否加强了某些特质等。星座心理学只能用作参考,切记切记!

# 哈佛学位本质上就是一种IQ的保证书。华丽丽的16000美金买的一张文凭证书呐。

# 为了吸引女性,只要这种反一致性既不会让自己看起来比对手更加消极或者思想封闭,也不会导致自己犯下事实错误,那么男性似乎就尤其喜爱通过反一致性来表现自己的进攻性和独立性。--有魅力的另一面,是邪性!

#热衷技术的男性在看见产品的技术规格时,下意识地在眼中浮现的并不是能让自身愉悦的有用的功能特性,而是能够通过口若悬河的介绍来展现自身IQ的吸引他人的属性。--千万别被技术二字带偏!

 

本文总结:

本·富兰克林(Ben Franklin):“如果一个人把钱都装进了脑子里,那么就没人能偷走他一分一毫。”

超市里的原始人读后感1000字 第(3)篇

消费行为动机涵盖两类存在交集的方面,一方面是地位展示,另一方面则是愉悦自我。本书主要侧重于第一个方面的探讨。对于地位展示,笔者提出了一般智能与大五人格。即尽责性,宜人性,开放性,稳定性,外倾性。而本书着重探讨了一般智能,宜人性,尽责性,开放性。矛盾的是,尽管消费主义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显示以上某个方面的特质,但通过消费主义展示这些特质却不是最有效的。什么方法比通过消费主义展示特质更有效?如何避免消费主义展示特质而造成的浪费,文末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从个人到组织,从社区到国家机构。n此外,能进行一些关于行为动机方面的探讨。对于,行为动机,首先想到了马斯洛需求层次。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确对人类行为动机进行了一些归类整理。但,对于层次的划分,笔者提出了质疑。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最底层的需求是生存与生理需求,最顶层的是社会地位与自我价值实现。而笔者认为,行为动机并不是纯粹处于某个阶段时而存在这个阶段特定的动机。而动力只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地位,二是愉悦自己。这两类动机存在于所有的社会阶层。甚至,所有阶层展示这两类动机所表现出的行为都几乎一致。文中特别探讨了获得社会地位与获得性交与繁殖两个方面。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