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食者的两难读后感500字(3)篇
(2019-03-06 06:09:22) 读后感 -
作者:迈克尔·波伦
作为美国饮食界的引领者,迈克尔·波伦长期关注饮食议题,企图在工业社会与田园自然中寻求调和。在本书中,他以田园调查的方式走访农场、研发室、牧场、食品加工厂和超市,从产地一路追踪到餐桌,如侦探般地揭开现代食品的面貌,追寻现代饮食如何成为人类疾病的来源,给出了杂食者“到底要吃什么”的答案。
杂食者的两难读后感500字 第(1)篇
好久没读过类似的文体,不厌其烦的细致阐述,就像一个叨叨的老奶奶在身前讲述着故事和道理。人类透过饮食,将自然转化为文化,将自然界的物质转化成我们的身体与心智,也让自身与万物共享一切关连。数百万年来,人类已把对食物的尝试,融合成一套套饮食禁忌、仪式和食谱,让我们避开有害的食物,摄取有益的食物,免去杂食者进食上的难题。然而随着极端追求高效的工业化食品和不成熟营养学的推波助澜下,人类创造了新的食物链。餐桌上的食物与它的源头越离越远,而人类则萎缩在工业化食物链的末端,丧失与自然之间的原始记忆,更无从判断哪些食物该吃,重新面对杂食者的难题。本书正是沿着现代人主要三条食物链:工业化食品、有机食物和野生食物,从产地一路追踪到餐桌。他深入农场、研发室、养殖场、加工场到卖场,亲身观察与访谈,如侦探般揭开现代食品的面貌。揭示玉米人/工业化农场/有机食物的前世今生,以系(生)统(态)的眼光重新梳理背后的联系。
杂食者的两难读后感500字 第(2)篇
人类透过饮食,将自然转化为文化,将自然界的物质转化成我们的身体与心智,也让自身与万物共享一切关连。数百万年来,人类已把对食物的尝试,融合成一套套饮食禁忌、仪式和食谱,让我们避开有害的食物,摄取有益的食物,免去杂食者进食上的难题。然而随着极端追求高效的工业化食品和不成熟营养学的推波助澜下,人类创造了新的食物链。餐桌上的食物与它的源头越离越远,而人类则萎缩在工业化食物链的末端,丧失与自然之间的原始记忆,更无从判断哪些食物该吃,重新面对杂食者的难题。本书作者沿着现代人主要三条食物链:工业化食品、有机食物和野生食物,从产地一路追踪到餐桌。他深入农场、研发室、养殖场、加工场到卖场,亲身观察与访谈,如侦探般揭开现代食品的面貌。揭示玉米人/工业化农场/有机食物的前世今生,以系(生)统(态)的眼光重新梳理背后的联系。
杂食者的两难读后感500字 第(3)篇
作者通过身体力行的调查研究、体验品尝,重新思考了美国当下产业化农业对饮食习惯、文化、健康的思考。资本主义的卓越能力在现代的超市或快餐店中重新创造出一些类似自然的状态,将美国人丢回棘手的、营养素危机四伏的环境中,使美国人再度深陷于杂食者的两难中。行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卓越的文笔能力和人文情愫。行文结构按照作者喜欢的隐喻方式,从生态结构由低至高—玉米田,牧草,森林,逐步引发更深的思考,更直指真相的故事。结尾以一顿自食其力的答谢晚宴结束,就像作者说的,难免有些啰嗦和滥情。我也终于在这完满的气氛中读完此书,要知道这本书读起来有多吃力,期间充满着养殖技术、哲学思考、美国历史、营养学、甚至还有文学典故。十分难得的一本佳作,值得再读第二遍。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