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荒原狼(黑塞作品01) 读后感(3)篇
(2019-02-15 22:08:30) 读后感 -
作者:赫尔曼·黑塞
《荒原狼》是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的名作,作者以摄人心弦的笔法,深刻地描述一个人如何冒着生命全面崩溃的危险,经历种种生命过程中的外在折磨,开始他内在心灵的追寻,而去掌握住那种难以捉摸的人类存在意义的故事。小说幻想色彩浓郁,象征意味深远,被认为有“超现实主义”风格;托马斯·曼称它为“德国的尤利西斯”。书中主人翁哈拉反抗这个使人越陷越深、逐渐戕害人类精神与灵魂的世界,他企图揭发这个时代的缺憾与病态。
荒原狼(黑塞作品01) 读后感 第(1)篇
虽是很早听过黑塞的大名,没想到第一次拜读作品还是要跪读啊。原以为这本《荒原狼》就像杰克*伦敦的《野性呼唤》,和小李子所演的《荒野猎人》那样,描述的是荒野冷冽虽寒冷却独孤者酷酷的小说,读下来却发现完全错了。
《荒原狼》中“我”和哈利一样既有“人性”又有“荒原狼性”,实际上这就像人性的两面,是立体可感的,但同时又是因为这样的特性,常常“痛并快乐”,感到怅然若失,“无家可归”的哈勒尔,就会像一只狼一样被无情追猎,被精神分裂折磨。哈利在与贝雅特丽齐式的人物荷蜜娜、帕布罗、玛丽亚等人之间的交往、言谈和纵情欢乐中走向人生的两难,尽管他们让他欢乐情爱,然而还是不能“拯救”内心充满悲哀怜悯怀疑的“我”,而最终陷入了生命的绝境;但幸而最终“我又”从歌德(《浮士德》)、莫扎特(莫扎特善于把艺术中美好的东西和渗透生活的深刻性结合起来,再把强大的力量、直率的气质和刚毅的意志以及现实意义的感觉结合 。他的作品具有古典乐派的严谨,对称的特点以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等“不朽者”的一生的真实感召下的崇高思想中得到启发,摆脱绝望,重新回到现实生活,尽管这只是结尾中蕴含的美好期待。
《荒原狼》通篇富有哲理明思,想起《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小王子》、《浮士德》、《神曲》、《大鱼》这些作品,实属经典。想来还需要认真结合时代背景来解读,应该会收获更多,小说充满自我分裂式的幻想,象征意味深远,翻译还算不错,值得一读,赞。
最后借用文中的话:“我感到悲惨极了。我看到自己的模样。我这个累得筋疲力尽的巡礼者,必须走到另一个世界的沙漠去。我背负着到目前为止所写出来的许多“没有反而更好”的书、论文和报纸上的杂文,后面跟着一大群曾经必须为那些文章工作的印刷工,以及把那些东西全都囫囵吞枣的一大群读者!啊!这是多么荒唐呀!而且亚当、苹果和其他的原罪也全都在那里。那一切都得清偿不可。这是无穷无尽的净罪之火。而在那之后才会出现以下的问题,也就是在这一切背后是否存在什么个性的东西,存在什么独特的事物,我的行为和结果是否一切都只是海上虚幻的泡沫,是否只是变幻无常的潮流中的无意义游戏而已。”,这段话足矣对自我内心和人生进行省悟检讨,还是要说虽然不能有黑塞先生你这般明心彻悟,自我折磨的“痛恨”自我,感到虚无与缺失信仰生存意义,但还是说让我作为你的一名“囫囵吞枣”的读者吧~,这你可是赖不掉的呀。
荒原狼(黑塞作品01) 读后感 第(2)篇
看了第一本《悉达多》,抱着极大的期望来看这本《荒原狼》,因为了解了这本书成书的背景,所以里面那些犹如鬼魅般挣扎,混合着对生命的热爱、死亡、性,加上黑塞下笔犹如神注的文字,形成了一本奇幻的地狱心灵之旅,似乎并不愉快,但感受无疑独特。《悉达多》我觉得更适合和平时期的人的修行之路,尽管主人公以修行为人生最高、似乎也是唯一目标,尽管俗世中的人不完全相同,但如果身在俗世,似乎也可以套用悉达多的修行方法去解脱自己,并去爱世人,我觉得更接近神的角色。然而,荒原狼似乎更接近人,一个向往神的境界却依然挣扎在人世、时而冷漠、时而热情的疯狂心灵,无法超脱,唯有死亡,也许相比于45岁时写的悉达多般的修行,这疯狂的战争前的世界(离二次世界大战只剩10年了)让人无法安静心灵,寻找救赎别人和自己之路,所以这时该如何修行呢?n这让我想到,修行,不管身处什么样的年代,似乎人总要和那恶的犹如荒原狼的那另一面人性做斗争,或者这荒原狼只是人性很多面的其中一面,就像作者描述的,也或者即使荒原狼,也有善的,甚至善恶有时无法严格区分,所以不可以说荒原狼就是完全恶的一面。当恶当道,天才变成异类,常识判断荒谬的世界可依然运行,外部巨大的冲击,能使我们像悉达多那样自然得修行吗?尽管,悉达多般的修行也是一个又一个的自己死亡再重生,而现实恐怕更多是反反复复,就像这本书里描述的,尤其你无法去改变这个外部世界,尤其你还是一个艺术家,那恐怕真得会精神分裂,无法统一,现在我终于懂得,精神病为什叫精神分裂了,因为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无数个自己无法形成共识,达成和解,甚至冲突严重。从这点来说,那些简单的人,不想过多的人,似乎看上去很纯洁纯粹的人,也许是更幸福的了,所以哲学家得精神病的更多了,我们愿意做哪种呢?有没有人愿意探索未知的世界和未意识的自己,也许经历地狱之路,走到那真正的天堂呢?
荒原狼(黑塞作品01) 读后感 第(3)篇
我读彷徨少年时和悉达多的时候,就觉得书里写的和我有时产生的想法很相似,看了这本荒原狼之后更是如同找到了知己一般。原来那种纠结、错乱、表面上看起来与世界密不可分而内心却又另一个声音告诉自己你其实与世隔绝的状态,就是保持过于理智的状态太久从而失去了与真实世界的联结且失去了自我认同的状态。然而我的经历也只能帮助我理解到这本书里作者想要表达的“现状”,还不能完全理解最后作者想要表达的对人生的感悟。真正的人生、真实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呢?那个魔术一般的地狱世界才是真实的吗?任性妄为、随心所欲的世界和自我才是真实的吗?一直受到理智和利他主义教育的人一定要翻转成为对立面才是世界的必然吗?那和“你终究会成为你讨厌的样子”又有什么区别呢?n另外还有一件细思极恐的事,其实hemina、maria、还有那个帕什么什么都不存在,都只是哈利在思考人生到底是什么的时候又分裂出来的精神而已。那么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我”到底是什么?是幻象中想要成为的那个美好、纯真、强大的我,还是被自己嫌弃的那个由懒惰、邪恶、欲望构成的那个我?n[捂脸]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