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江湖 读后感(3)篇
(2018-12-13 01:20:48) 读后感 -
作者:老树绘著
“画这画的人,心在天上游荡呢!”一份“老树画画”对这个世界的内心告白,一本极具标志性的老树式长衫人物绘画集。好玩,通透,真率;乱世绘本,绝妙好词!这是红遍微博的“老树画画”的一份回忆录,一份对画画、对审美、对这个世界的内心告白;也是一本极具标志性的老树式长衫人物画集。一图,一文,即可窥见老树完整的画中世界和画外行藏。画分七组,“日常”、“闲情”、“花犯”、“心事”、“时节”、“江湖”、“桃源”,最具标志性的老树式民国长衫人物画,加上最有味道的老树式“歪诗”,连接起来就是这个独特的长衫人物的世界,就是老树自身的世界。文有七题,以“答客问”的形式,讲述老树从画的经历、师承,谈自己的画,说自己的“诗”,字字都是“自家的思,自家的爱,自家的园子,自家的菜”。
在江湖 读后感 第(1)篇
摄影更多的是写实,绘画其实是一种心象。
感谢老树先生讲述对绘画的理解,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看懂了内容即读懂了绘画,有一种识读过程中的实现感和到达目标的安全感,没曾想画家仅是画出他内心想表达的东西,只是借助视觉影像来表达内心所想,更多的意义是我们作为读者没法去读懂的。
其实这样也挺好,画家绘画表达出他的心境,读者读画给出自己的理解,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读者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样其实也就可以了。
活在世上,太过锱铢必较伤心伤肝。
老树先生在后面说:“题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人你如何观照这个对象,赋予这个对象怎样的理解和表达。说到底,你最终在作品当中显现出来的最要紧的内涵不是对象,而是你自己。”
我觉得老树先生的绘作和打油诗都很直率大胆,有点出乎意料吧。写事部分都是洒脱真实,写景部分也都自然,其实景画得都很清新盎然,能让人眼前一亮。
“一直在等大雪落,一直在等梅花开。不见雪花和梅花,一冬高兴不起来。”
“找一个好天气,在我的小院儿,晒晒我的被子,褥子,还有床单。
让它们吸满阳光和空气,让它们在风里鼓成帆。
然后,在夕阳和晚霞里将它们收起,
铺上床,躺下来,想象是一条古老的木船。
在晴朗的黑夜里,仰望着满天的星斗,忘记一切,
能去多远,就去多远。”
在江湖嘛,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在江湖 读后感 第(2)篇
读老树的《在江湖》,就觉得有一种闲适,惬意的舒服。简单的花谢花开,风中一边倒的麦田,一叶扁舟,一杯茶,慵懒的老猫,还有不变的男主:身穿民国服装,头戴草帽,就那么寥寥数笔,对于我这个对绘画艺术一窍不通的人能一眼看懂,而且喜欢,我觉得这说明老树的艺术是真正的人民的艺术,烟火的艺术。老树通过画和题画诗,把自己的日常表达的淋漓尽致。看老树的江湖,就像看到我自己,甚至是身边的每一个人:为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而开心或难过,时而手忙脚乱,时而无所事事,有三五知己时而小聚,有血脉亲人时时惦记,有时候生活给予我们的是意外惊喜,也有时候生活会给我们以意外的打击,但是有什么办法,生而为人,在江湖里,每个人都这样,曾经大笑,曾经悲伤,曾经紧追生活的脚步,也曾经想过对某些目标的放弃。无论如何,我们都还在坚持,认为江湖中,除了酸甜苦辣的人生毕竟体验,还有很多奇妙的未知等待我们去发现。所以,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是肯定的;所以,江湖湖泊浪涛涛,看我自在多逍遥。
在江湖 读后感 第(3)篇
知道老树,肯定是通过网络,因为他在微博上影响甚大,经常也看见他的图文被转发,自然也就注意到了。这本书算是他的一本集成作品,除了那些有代表性的长衫人物画和富有哲理的打油诗外,还收录了他答客问的几篇文章,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他对于人生、对审美、对世界以及绘画的一些看法,是一本极具标志性的老树式人物画集。书中是一图一文,可以从中看出老树完整的画中世界。全书中的画分为七组,“日常”、“闲情”、“花犯”、“心事”、“时节”、“江湖”、“桃源”,看题目就觉得有吸引力,通过标志性的老树式民国长衫人物画和很有味道的老树式打油诗,连接起老树的整个世界。文章一共有七篇,讲述了老树从画的经历和师承,谈自己推崇民国时代的理由,谈对于国画的认识和画界的现状,谈对于人生的态度,充满了一种人到中年后的淡泊态度,对人挺有启发。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