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在轮下(黑塞作品10)读后感300字(3)篇

(2018-08-27 06:38:07) 读后感

在轮下(黑塞作品10)

作者:赫尔曼·黑塞

《在轮下》是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当代德国文学界得奖最多的抒情诗人黑塞的杰作。黑塞运用淳朴与含蓄的手法,生动地刻画出主角汉斯·吉本拉德少年时期的生活、青春期的迷惑、神学校的教育与家庭背景。这是黑塞亲身血泪的经历,也正是黑塞自己的画像。书中充满着田园乡土的气味,对于心灵的危机与归宿的寻求有着传神纤细的刻画。这是一位孤独的流浪者所奏出的优美的人生之歌。是一部以描写学生的悲剧,刻画青春期陷于迷惑的新文学作品。此书问世后,一时洛阳纸贵,迄今仍为文学名著中的畅销书。

在轮下(黑塞作品10)在线阅读地址

在轮下(黑塞作品10)读后感300字 第(1)篇

“这个时候,那样被咒骂着的汉斯,已经浑身冰冷,安静地顺着河水,慢慢地向下游漂流而去了。呕吐感、羞耻与烦恼都已离他而去。清冷、澄蓝的秋夜俯视着他那被暗黑带走的虚弱身体。黑色的流水在摆弄他的手、头发和苍白的嘴唇。如果没有在黎明前追捕猎物的水獭,用狡猾的眼角瞥望,悄无声息地滑行而去,那么就没有谁看到汉斯了。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落水的。也许是走错了路,失足滑下去的吧?或者是他想喝水,一不小心掉下去的吧!或者他是靠过去,蹲在那里想看看美丽的河水的吧?或者是充满祥和、安息的夜晚,以及苍白的月光凝视着他,由于疲倦和不安,使他不由自主地投入死亡的阴影里的吧!”关于汉斯的死,这一段文字很有诗意,汉斯究竟是怎么死的,作者是用开放式文字抒写的。一个拥有很高天分的敏感少年是怎么死的其实在此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读者应该领悟汉斯是被各种无形的压力也即在轮下给逼迫到悬崖边上的,即便他不死,实际上也将心死,或者被世界打磨成另一个绝然不同的人,那也相当于死去。汉斯短暂的人生经历也大致是黑塞少年时代的经历,他可谓写自己,以哀伤的抒情笔调写在轮下被无情碾压的沉痛故事。说来世界实际是为俗世中的平庸之辈准备的,因为人类的繁衍需要一个相当的体量来做基础,个别有才华的人只是这个体量上开出的美艳花朵,用以提升生命的质量。不幸成为被选中来提升质量的生命,又尤其是敏感的人,经历的磨难就会多得多。比如梵高就要用尽速燃烧自己的生命做代价来表达生命的高度。而汉斯只是还没有走到他必须走的路上去就完蛋了。因此可以说,在轮下讲述的是一个社会的凡俗力量对少年的挤压,而不仅仅是对教育制度的控诉(我记得以前翻阅此书就是这样表述的),有很多这类少年最终突围成功,而汉斯则成了殉葬品。呜呼哀哉!n黑塞是个诗人,又是倾情自然的作家,他的文笔清新脱俗,缓缓流淌,写一个少年之死竟是如此扣人心弦。

在轮下(黑塞作品10)读后感300字 第(2)篇

黑塞《在轮下》:约瑟夫·吉本拉德 掮客兼代理商。汉斯的父亲。汉斯·吉本拉德 本书主角。天才少年,有一颗容易受伤的心灵。是爱慕虚荣的父亲、牧师和教师的牺牲品,早早地结束年轻的生命。法兰克 鞋匠,虔敬教派信徒,唯一能理解汉斯的人。赫尔曼·海尔纳 汉斯在墨尔布隆神学校的同学。具有诗人气质,同汉斯结下深厚的友情。由于出走,被神学校开除。艾密尔·鲁丘斯 汉斯的同学,性格阴险狡猾,天生吝啬,行为怪异。爱玛·葛斯拉 督学的女儿,汉斯的初恋情人。艾玛 鞋匠法兰克的侄女,丰满动人。n1.一个人要完成自己的人格,一定会同周遭发生冲撞。.2.容易动摇、容易受伤的思春期少年,会有这种对生命的倦怠,其实并没有什么稀奇。上了年纪的歌德在回顾少年维特的烦恼时也说,那是人的烦恼,不能责备,而应该寄予同情。3.数学能培养逻辑的能力,是一切明了、冷静与有效思想的基础n4.海尔纳像爱读海涅的抒情少年般,诉说他的各种悲伤,略带孩子气地把自己包裹在哀愁的气氛中。5.由于分离了几个星期,两人都变了。汉斯的感情变得更温馨,更容易陶醉!海尔纳则变得更强壮,更具有男人气概。两人都在这段时间饱尝了孤独之苦,现在两人再度结合在一起,觉得这是巨大的体验,也是贵重的礼物。

在轮下(黑塞作品10)读后感300字 第(3)篇


时隔多年再看在轮下,特别是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一些东西也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在看待悲剧时会如何投射自己?会怎么样把自己的人生写进这出悲剧里,不愿承认也会在一些时候无奈低头。命运的巨轮滚滚向前,在轮下的是什么?我希望一轮轮过后,伴随我的是一种新的精神状态,有没有艾玛有没有海尔纳都是如此。

想想,因为村上去看在轮下去看魔山去看盖茨比,最终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悲剧的汉斯悲剧的盖茨比,悲剧的木月的死直子的死以及波音飞机上没有绿子的渡边在记忆中晕眩。如果最初在飞的书架下拿下村上是因为青春的欲望,或许在某一次重读以后在悲观性格配合下变得开始是因为对悲剧以及不同程度上悲剧着幸福着精彩着的人生格外在意。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