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钱永不眠:资本世界的暗流涌动和金融逻辑读后感600字(3)篇
(2019-05-23 09:21:07) 读后感 -
作者:香帅无花
资本市场观察、经济改革大势、金融史、金融常识在笔下流转,人来人往好不热闹,人间烟火也别有趣味。在《金钱永不眠:资本世界的暗流涌动和金融逻辑》中,她写韩国经济改革,犹如镜子里看中国的改革;她写商人的历史地位,写哪个朝代最适合安放马云;她写中西方的金融发展脉络,写香港金融经济历史的客途秋恨;她写美国股灾,写A股市场惊心动魄几十年,写2015年的熔断三部曲,写万科宝能;她也写资产证券化,写蚂蚁花呗、写期权和存款保险制度,用白话写现代金融学理论与常识……在香帅笔下,金融市场和经济现象都是有温度的,有知识也有情怀。江湖熙熙攘攘,有金钱、有情感,有朋友、有陷阱,有资本冷漠、有古道热肠。翻开《金钱永不眠:资本世界的暗流涌动和金融逻辑》,你犹如在看一幕幕资本操控的剧,一边看,一边叹息,一边回味,读出一个不一样的金融江湖。
金钱永不眠:资本世界的暗流涌动和金融逻辑读后感600字 第(1)篇
跟着作者了解了金融史上几个大事件,韩国金融危机,中国股市的几次大震荡,从事件发生的原因来了解背后的金融逻辑,对于我这种金融小白来说收获很大。
中国股市:
监管层:金融市场的监管机构叫“一行三会”,包括央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银监会主管所有的银行、信托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相关业务,证监会主管券商、基金等机构的相关业务,保监会主管保险机构相关业务。
由于银行业在我国金融市场的垄断地位(举个例子,2014年年底,银行业金融资产是172.3万亿元,是所有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资产总和的12倍)
资本这个唯利是图的小人总是朝着利润最丰厚的地方奔去,拦都拦不住。尽管有各种各样的法规条文禁止银行业资金进入股市,但每次牛市的时候,总能发现银行资金的影子。
而信托公司本来就是我国金融市场的一个有趣的存在,它似乎什么都不做,却又什么都能做,特别有弹性。这种情况下,银行业资金通过很多渠道进入冲天的股市,比如说委托贷款、伞形信托、收益互换、股权质押、银行系基金公司信托等等。信托是其中的主力通道之一。
“清配资”“去杠杆”
一些特点:
早在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就说过,股票市场上,大家买股票的时候不是买自己认为价值最高的股票,而是会买入其他投资者认为价值最高的股票——这就好比选美比赛一样,最后评委们在选冠军的时候,不是选自己认为最美的一个,而是选大家认为最美的一个。说白了,大部分投资者都会抱着投机的心态,到最后,这种投机行为就会反映在金融资产的价格中,形成泡沫。投机会使金融资产价格有长期偏离其基本面估值的风险,所以股票价格中应该包含这部分风险的溢价。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20个股票市场里中国A股市场的投机程度最高,成熟市场投机程度较低。
A股市场,这一波热浪滔天的全民皆“股”,无非是两个因素:一个自然是由于降息引发了市场对于政策进一步宽松的期望;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我们刚刚说的“噪音交易者风险”。中国A股市场79.5%的投资者是散户(到2012年年底),其中有大部分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投资经验在一年以下,电视里“专家股评”是他们最大的信息来源——这样也不难理解为什么狂欢的情绪特别容易在这个市场蔓延。市场的“噪音”如此之大,理性的声音一来不容易被听见,二来即使听见,又怎么样呢?如果我知道“噪音”或者“错误定价”会持续下去,作为理性人,我最好的选择一定是加入狂欢的人群一起吹泡泡。
金钱永不眠:资本世界的暗流涌动和金融逻辑读后感600字 第(2)篇
这本书是一位女性写的,整本书中所体现出的英雄气概让我过目不忘,真是读到甘草的滋补了。本书虽说金融类别的,读起来不太绕脑;作者使用的很多专业概念也都进行了详尽解释并举例子说明,侠道风格十分抢眼!
谁说金融不需要武侠精神呢?今天读到这样把金融、历史、人生感悟交织的作品,我觉得耳目一新,也觉得充满期待。武侠精神除了身手不凡、打抱不平,还有精进。
以下是部分“精进”解读:
l 金融学最基本的原则是:回报和风险从来都是唇齿相依。
解读:危机并存。富贵险中求也就不无道理了。但作为大众,要想能在金融世界中求得一份富贵,那就千万别仅仅把钱交给交易员,自己应该理清概念,判识风险,多关注政策方向并向前辈请教。
l 改革的步子却一直被对“高速增长”的迷恋所桎梏。
解读:中国当前的政策倾向,从目前的落地情况看似乎是总结了多数发达国家之前犯错的案例加以避错的举措,尤其是对科技的投入让社会环境和人们齐步并进。
l 单九良如此迅速“凤凰涅槃”,不能不令人感叹,在我们这个市场上,有时候“信用”和“节操”一样,会碎一地,不值钱。
解读:作者暗喻了一种让明白人很是痛恨却极为无奈的现象。只眼开只眼闭助阵了坏名声和恶势力,似乎这种作风在某些“关键时刻”是能被原谅的。
l 东亚国家的经济增长和苏联并无二致,主要靠的是要素投入(如密集劳动、高储蓄、高投资等)增加,而不是科技进步。因为要素投入总是有限度的,而且边际产出递减,克鲁格曼认为这种“奇迹”难以持续,做出了“亚洲无奇迹”的大胆论断。
解读:美国经济学家们在面对亚洲和中国经济预测又有多少次命中率稍高的?就连他们本国的预测也极少说中的,在国内失去言语权威了就跑来亚洲大放厥词博眼球,是谓伪。
l 执政党领导层明白自己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未知数,因此不轻易划定界限,而愿意将一切放在实践的检验中。这分寸把握间透露的政治智慧,的确是中国世俗理性传统的一次生动诠释。
l 在经济发展的最初阶段,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金融模式能把有限资本投向国家扶持的产业部门,起到引导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规模扩大和复杂程度加深,这种金融模式的后遗症越来越明显,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
l 僵化的劳动力市场——就业率和稳定是政府追求的目标函数,受惠于政府扶持政策的企业因此“投桃报李”,再加上较强的韩国工会力量,形成事实上的终身雇佣制度,而缺乏流动性的劳动力市场最终伤害到企业的活力和创新力。
金钱永不眠:资本世界的暗流涌动和金融逻辑读后感600字 第(3)篇
卷一,香帅用自己独特的金融江湖语言着重讲述了几段金融史片段,写出了她的性情和家国情怀。
卷二,她用犀利的笔锋书写了我国金融市场尤其是A股市场的几个重大事件,让我对中国股市有了更深的理解。
卷三,唐涯老师用她专业的学术为我们串讲了金融学发展的进程和重要理论的实践阐述。这部分就专业了,有些概念还是没有吃透。
总体而言,香帅写金融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风格,只是三卷之间,卷中小节之间的逻辑关联性觉得还有些弱,整本读完感觉金融的任督二脉还未打通。
也许只是我的功力尚浅,待再修炼一段时间,不知是否能够看清其中的脉络和情思。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