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伟,博士,研究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果树分子生理与生物技术实验室”主任,枇杷柑橘课题组组长。研究方向为果树分子生理与遗传育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陈俊伟
- 国籍:中国
- 职称:博士,研究员
经历
1991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专业,获硕士学位;1991年起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从事果树生理与生物技术研究工作。1998年在职考入浙江大学园艺系攻读博士学位,2002年3月获博士学位。2004年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2007年5月至11月赴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农业与食品技术研究院(IRTA)Cabrlis中心植物遗传系进修果树分子育种。
从事课题
现主持上海市青浦区重大科技项目1项,参与国家支撑计画子课题2项,参与省重大项目2项。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30370998)、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浙江省科技厅项目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各1项。参加过多项浙江省重点和攻关课题研究。
个人荣誉
已在《植物学报》、《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园艺学报》等一级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其它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1篇论文获2003年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排名第1)。获2005年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排名第六),2008年浙江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排名第六)、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排名第四)。
科员
枇杷、柑橘组
陈俊伟(博士、研究员) 徐红霞(硕士、助理研究员)
职称
1. 实验室主任
2. 枇杷柑橘组组长
论着
1. 孙钧,陈俊伟*,石学根,庞茜,徐红霞,张林,徐建国,谢鸣. ‘宫川’温州蜜柑大棚延后栽培过程中果实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园艺学报,2011,38(10):1865-1872
2. 冯健君,陈俊伟(通讯作者),徐红霞,张豫超,谢鸣,胡余楚. 果袋透光性对宁海白枇杷果实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果树学报,2009,26:66-70
3. 徐红霞,陈俊伟(通讯作者),张豫超,谢鸣,周利明,钱金龙,唐庆明,徐春明. ‘白玉’枇杷果实套袋对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园艺学报,2008,35(8):1193-1198
4. 陈俊伟,秦巧平,张上隆. 果实糖分运输、代谢、积累及其调控.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1-66
5. 谢鸣,陈俊伟(通讯作者),秦巧平,蒋桂华,孙崇波,张慧琴,徐红霞. 转化酶和己糖激酶调控草莓聚合果内糖梯度的研究.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报,2007,33(3):213-218
6. 钱皆兵,陈子敏,陈俊伟(通讯作者), 谢鸣,秦巧平,郑金土,杨荣曦,吴才有,张上隆. 优质大果杨梅新品系‘乌紫’杨梅的生物学特性及其RAPD鉴定.果树学报,2007,24(1):64-67
7. 陈俊伟,谢鸣,蒋桂华,秦巧平,徐红霞,程建徽,吴江. 不同月份採收的促成栽培草莓果实糖积累差异及与代谢的关係.园艺学报,2007,34(5):1147-1150
8. 陈俊伟,秦巧平,谢鸣,蒋桂华,徐红霞,程建徽,吴江,孙崇波. 草莓果实蔗糖和己糖的代谢特性及与糖积累的关係.果树学报,2007,24(1):49-54
9. 陈俊伟,冯健君,秦巧平,刘晓坤,吴江,谢鸣. GA3诱导单性结实白沙枇杷的糖代谢与积累特性研究.园艺学报,2006,33(3):471-476
10. 陈俊伟,钱皆兵,陈子敏,秦巧平,刘晓坤,谢鸣,张上隆. 杨梅果实发育进程中的碳水化合物代谢特性.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报,2006,32(4):438-444
11. 梁英龙,陈俊伟(通讯作者),秦巧平,谢 鸣,蒋桂华,吴 江,程建徽. 疏果对设施栽培草莓“枥乙女”单果重、糖代谢与积累的影响.浙江农业学报,2006,18(4):250-252
12. 钱皆兵,陈子敏,陈俊伟(通讯作者),谢鸣,秦巧平,杨荣曦,吴江. 乌紫杨梅果实发育和主要品质成分积累特性.浙江农业学报,2006,18(3):151-154
13. 陈俊伟 冯健君 秦巧平 刘晓坤 吴江 谢鸣. GA3处理对白沙枇杷糖代谢与积累的影响.2005年全国枇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
14. 谢鸣 陈俊伟. 浙江省水果育种发展策略.浙江省园艺学会论文集,2005,:
15. 陈俊伟 谢鸣,秦巧平. 糖与植物激素的联繫.植物生理学通讯,2005,41(3):279-285
16. 吴延军,张上隆,陈俊伟,谢鸣,秦永华,秦巧平. 桃幼胚及幼胚子叶再生的研究.林业科学,2005,41(5):45-50
17. 秦巧平,张上隆,谢鸣,陈俊伟. 果实糖含量及成分调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果树学报,2005,22(5):519-525
18. 秦巧平,张上隆,陈俊伟,吴延军,陈昆松. 温州蜜柑果实发育期间果糖激酶与糖积累的关係.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报,2004,30(4):435-440
19. 谢鸣,张上隆,陈俊伟,蒋桂华,陈昆松,张慧琴,孙崇波. 基质培对草莓糖酸和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果树学报,2004,21(6):560-564
20. 陈俊伟,张上隆,张良诚。. 果实糖运输、代谢与积累及其调控。.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4,30(1):1~10
21. 梁英龙,陈俊伟,吴江,谢鸣. 果树有机生产技术概述.浙江农业科学,2004,(3):161-163
22. QIN Qiao-Ping (秦巧平),ZHANG Shang-Long,CHEN Jun-Wei(陈俊伟),XIE Ming,JIN Yong-Feng,CHEN Kun-Song,Syed ASGHAR. Isolation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fructokinase genes from citrus.Acta Botanica Sinica,2004,46(12):1408-1415
23. Chen JW(陈俊伟),Zhang SL,Zhang LC, Ruan YL, Xie M,TAO J. The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of Postphloem Sugar Transport in Citrus Fruit.Agriculture Sciences in China,2003,2(8):912-918
24. 陈俊伟,张上隆,谢鸣,刘春荣,陶俊,吴江. 柑橘完熟採收增糖效应及其机理研究.果树学报,2003,20(4):247-250
25. 陈俊伟,张上隆,张良诚,谢鸣,陶俊,吴江. 柑橘果实韧皮部后糖的运输生理机制研究.中国农业科学,2003,36(12):1530-1534
26. 陈俊伟,谢鸣,吴江. 遗传工程无籽果实原理及其研究进展.浙江农业学报,2003,15(6):365-371
27. 安新民,徐昌杰,张上隆,陶俊,陈俊伟. 套用滤纸吸附-PCR法和改进的亚克隆方法快速筛选克隆甜橙细胞壁酸性转化酶基因(CS-CW1).细胞生物学杂誌,2003,25(1):59-62
28. 赵智中,张上隆,刘拴桃,陈俊伟,陶俊. 高氮处理对温州蜜柑果实糖积累的影响.核农学报,2003,17(2):119-122
29. ZHAO Zhi-zhong, ZHANG Shang-long, LIU Shuan-tao,CHEN Jun-wei, TAO Jun. The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on the difference of sugar accumulation in four citrus varieties. Agriculture Sciences in China,2003,2(12):1369-1375
30. 赵智中,张上隆,陈俊伟,陶俊,吴延军. 柑橘品种间糖积累差异的生理基础.中国农业科学,2002,35(5):541-545
31. 陶俊,张上隆,张良诚,徐昌杰,陈俊伟. MPTA对柑橘果皮类胡萝蔔素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植物生理学报,,28(1):46~50.植物生理学报,2002,28(1):46-50
32. 陶俊,张上隆,陈昆松,赵智中,陈俊伟. GA3处理对柑橘果皮色素形成的影响.园艺学报,2002,29(6):566-568
33. 陈俊伟,张上隆,张良诚. 糖对植物源库关係的调控及糖信号转导.细胞生物学杂誌,2002,24(5):202-206
34. CHEN Jun-Wei (陈俊伟),ZHANG Shang-Long,ZHANG Liang-Cheng,ZHAO Zhi-Zhong,XU Jian-Guo. Fruit Photosynthesis and Assimilate Translocation and Partitioning: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Role in Sugar Accumulation in Developing Citrus unshiu Fruit.Acta Botanica Sinica,2002,44(2):158-163
35. 陈俊伟,张上隆,张良诚,徐昌杰,陈昆松. 温州蜜柑果实发育进程中光合产物运输、分配及糖积累特性.植物生理学报,2001,27(2):186-192
36. 陈俊伟,张上隆,张良诚,徐昌杰,陈昆松。. 柑橘果实遮光处理对光合产物分配 、糖代谢与积累的影响.植物生理学报,2001,27(6):499-504
37. 陈俊伟,张上隆,张良诚. 植物糖运输蛋白及其功能.浙江农业学报,2001,13(2):110-116
38. 陈俊伟 张良诚 张上隆. 果实中的糖分积累机理.植物生理学通讯,2000,36(6):497-503
主要成果
1. “南方欧亚种葡萄设施栽培关键技术研究”获2005年浙江省科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6;
2. “葡萄新品种选育及其无核化技术研究与产业化”获2007年浙江省科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12;
3. “柑橘品质形成的分子生理”获2008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第四完成人);
4. “浙江主要名优水果新品种选育及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获2008年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6;
5. “枇杷柑橘特早熟品种选育及优质促早关健技术研究与套用”鉴定成果,排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