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中医学基础(中医特色)(供本科护理学类专业用)(套装共2册)》主要包括中医学基础知识和中医诊断学内容,具体内容分别是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精、经络、病因、发病与病机、诊法、辨证和防治原则。下册为方药学分册,主要包括中药学、方剂学内容。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医特色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中医学基础
- 类型:医学
- 出版日期:2012年7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117160797, 7117160799
- 作者:王琦
-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 页数:657页
- 开本:16
- 品牌:人民卫生出版社
内容简介
图书目录
绪论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属性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套用
第二节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套用
第二章藏象
第一节概说
一、藏象学说和藏象的概念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三、脏腑的分类及特点
四、藏象学说的特点
第二节五脏
一、心
二、肺
三、脾
四、肝
五、肾
第三节六腑
一、胆
二、胃
三、小肠
四、大肠
五、膀胱
六、三焦
第四节奇恆之腑
一、脑
二、女子胞
第五节脏腑之间的关係
一、髒与髒之间的关係
二、髒与腑之间的关係
三、腑与腑之间的关係
第三章气血津液精
第一节气
一、气的基本概念
二、气的生成
三、气的运动
四、气的生理功能
五、气的分类
第二节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二、血的生成
三、血的循行
四、血的生理功能
第三节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三、津液的生理功能
第四节气血津液之间的关係
一、气与血之间的关係
二、气与津液之间的关係
三、血与津液之间的关係
第五节精
一、精的概念
二、精的生成
三、精的功能
四、精与气的关係
五、精与血的关係
第四章经络
第一节经络的概念与经络系统的主要内容
一、经络的概念
二、经络系统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及分布规律
三、十二经脉的表里关係及流注次序
四、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五、十二经脉的主要病证
第三节奇经八脉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特点
三、奇经八脉的作用
四、奇经八脉的循行与生理功能
第四节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一、经别
二、别络
三、经筋
四、皮部
第五节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套用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二经络学说的套用
第五章病因
第一节外感病因
一、六淫
二、疠气
第二节内伤病因
一、七情内伤
二、饮食失宜
三、劳逸失度
第三节病理产物性病因
一、痰饮
二、瘀血
三、结石
第四节其他病因
一、外伤
二、寄生虫
三、医过
四、药邪
第六章发病与病机
第一节发病原理
一、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三、邪正相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否
第二节病机
一、邪正盛衰
二、阴阳失调
三、气血失常
四、津液失常
五、内生五邪
第七章诊法
第一节望诊
一、全身望诊
二、局部望诊
三、望排出物
四、望小儿指纹
第二节舌诊
一、舌诊概说
二、望舌质
三、望舌苔
四、舌象分析要点及舌诊意义
第三节闻诊
一、听声音
二、嗅气味
第四节问诊
一、问诊的意义及方法
二、问诊的内容
三、问现在症
第五节脉诊
一、诊脉概述
二、正常脉象
三、病理脉象
四、脉诊的临床运用及意义
第六节按诊
一、按诊的方法与意义
二、按诊的内容
第八章辨证
第一节八纲辨证
一、八纲基本证候
二、八纲辨证的意义
第二节病性辨证
一、辨阴阳虚损证候
二、辨气血证候
三、辨津液证候
第三节脏腑辨证
一、心病辨证
二、肺病辨证
三、脾病证候
四、肝病证候
五、肾病证候
六、腑病证候
七、脏腑兼病证候
第九章防治原则
第一节预防
一、未病先防
二、既病防变
第二节治则
一、治标与治本
二、扶正与祛邪
三、正治与反治
四、调整阴阳
五、三因制宜
参考文献
……
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