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正文

生物化学(第2版)(201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2021-04-02 03:09:33) 经验
生物化学(第2版)(201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生物化学(第2版)(201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生物化学(第2版)》是由董晓燕主编,201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iCourse教材。该教材适用于高等院校相关工科类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使用,也可供教师、研究生和科技工作者自学参考。

该教材主要以高等院校相关工科类专业的学生为对象,介绍了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及其研究方法,并在论述生物分子体内代谢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与之相关的工程套用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基本介绍

  • 书名:生物化学(第2版)
  • 作者:董晓燕
  • ISBN:9787040437287
  • 类别:“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页数:429页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年9月28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版面字数:780千字
  • CIP核字号:2015208739

成书过程

修订情况

《生物化学(第2版)》是“高等学校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专业精品资源共享课及系列教材”建设项目成果之一。
该教材第2版保留了第1版的大部分内容,同时基于“精品资源共享课及系列教材”建设的要求,对某些章节进行了合併和删减,并增加了网路数字资源。主要修订工作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1. 对原书的绪论、第一章进行合併和删减;
  2. 以数字课程资源的形式,引入丰富的课外阅读资料,除保留书中原有的部分“拾零”外,正文相关处还引入了“科学史话”、“知识拓展”、“科技视野”和“难点解析”4个模组的网路数字资源;将原书中的章小结以填空的形式移入数字课程;
  3. 该教材部分章节加入了一些最新进展内容;原书第三章的第七、八节合併,除介绍蛋白质组学的知识外,还简介生物信息学,增加蛋白质分子模拟的基础内容。在第十三章中将原书的第五节内容更新为“代谢调控的套用——合成生物学”。
全书包括十三章的内容,各章的作者如下:第一章,贾长虹、董晓燕;第二章,常丽新;第三章,李春、张根林、张麟;第四章,张根林;第五章,王炳武、丁存宝;第六章,王德培、余林玲;第七章,刘常金;第八章,贾长虹、丁存宝;第九章,财音青格乐;第十章,乔建军;第十一章,丁存宝;第十二章,张麟:第十三章,黄鹤、李炳志。全书的统稿工作由董晓燕、贾长虹负责完成。该教材得到了教育部的奖励和资助,以及天津大学及化工学院的支持和资助;另外,在该教材的整个修订过程中,得到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王莉编辑、高新景编辑和各位编者的支持和全力协作。

出版工作

2015年9月28日,该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出版社工作人员
项目策划策划编辑责任编辑封面设计责任印製
吴雪梅、王莉、单冉东
王莉、高新景
高新景
王凌波
张泽业

内容简介

该教材主要以高等院校相关工科类专业的学生为对象,介绍了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及其研究方法,并在论述生物分子体内代谢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与之相关的工程套用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全书包括13章的内容,第一章到第七章主要介绍了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等静态生物化学知识;第八章到第十三章则是以物质反应与代谢为主的动态生物化学内容。该教材在第一章中加入了有关生命本质特徵的内容,同时介绍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与生物化学的关联。另外,在介绍物质代谢之前,增加了有关高等生物消化和吸收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对物质消化吸收的总体认识;在讲述DNA複製时,结合了细胞分裂过程的内容。

教材目录

前辅文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生物化学的概述
第二节 生物化学与生物体
第二章 糖化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单糖
第三节 寡糖
第四节 多糖
第五节 糖的分离与分析
第三章 蛋白质化学
第一节 蛋白质的概念、分类与功能
第二节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第三节 蛋白质分子的结构
第四节 蛋白质结构的测定与多肽的人工合成
第五节 蛋白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第六节 蛋白质及胺基酸的分离与分析
第七节 蛋白质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简介
第四章 酶化学
第一节 酶的概述
第二节 酶的命名与分类
第三节 酶的结构与功能
第四节 酶的作用机理
第五节 酶促反应动力学
第六节 酶的活力测定与分离纯化
第七节 酶的套用及其固定化
第五章 核酸化学
第一节 核酸的概述
第二节 DNA的结构
第三节 RNA的结构
第四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和核酸的分离、分析
第五节 核酸的套用研究
第六章 维生素和激素化学
第一节 维生素概述
第二节 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
第三节 脂溶性维生素
第四节 激素化学概述
第五节 主要的脊椎动物激素
第六节 激素的作用机理和调节机制
第七节 昆虫激素和植物激素
第七章 脂质和生物膜
第一节 脂质的概述
第二节 脂质的结构和性质
第三节 生物膜
第八章 代谢总论
第一节 生物体的新陈代谢
第二节 生物能学
第三节 生物氧化
第九章 糖代谢
第一节 糖类的降解、吸收和转运
第二节 糖类的分解代谢
第三节 糖类的合成代谢
第四节 糖代谢的调节
第五节 糖代谢的套用
第十章 脂质代谢
第一节 脂质的降解、吸收和转运
第二节 脂质的分解代谢
第三节 脂质的合成代谢
第四节 脂质代谢的调节
第五节 脂质代谢的套用
第十一章 核酸代谢
第一节 核酸降解和核苷酸代谢
第二节 DNA的生物合成
第三节 RNA的生物合成
四、RNA的複製
第四节 核酸代谢的调节
第十二章 蛋白质代谢
第一节 蛋白质的降解、吸收和转运
第二节 胺基酸的分解
第三节 胺基酸的合成
第四节 蛋白质的合成
第五节 蛋白质代谢的调节
第十三章 代谢调节综述
第一节 酶的调节
第二节 细胞水平调节
一、细胞膜结构对代谢的调节
二、蛋白质定位对代谢的调节
第三节 激素水平调节
第四节 神经水平调节
第五节 代谢调控的套用——合成生物学
索引
(注:目录排版顺序为从左列至右列

教学资源

该教材配有Abook数字课程,该课程涵盖知识拓展、科学史话、科技视野、难点解析、开放性讨论、本章小结、教学课件、视频资料、推荐阅读、参考文献等板块。
作品名称出版时间出版社内容提供者
“生物化学(第2版)”数字课程
2015年9月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董晓燕等

教材特色

该教材关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展的新动向,联繫工业套用实际。在各章开头给出了知识导图;正文相关位置引入了“拾零”并添加了知识拓展、科技视野、科学史话及难点解析等数字课程资源;将每章小结、教学课件及课外阅读材料等以网上更多资源的形式给出。书中还用黑体字标出了重点名词(中英对照),书后提供了名词索引。
在注重基础学科自身知识发展的逻辑性的前提下,不仅注意传授基础知识,同时融入了传统的实验方法和新的实验手段等内容,以激活学生思维,扩展学习範围,提高分析问题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根据工科专业的特点和后续学习的需要,强调基础知识的原理和实际套用的关联,而不是盲目地、过多地向套用部分延伸。
根据心理学认知规律,该教材注重调整知识结构和讲述方法,採用渗透式建立大框架的形式,形成完整思路,构建知识体系,使繁琐的生物化学知识系统化。

作者简介

董晓燕,1962年生,女,博士,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