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教材: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是2014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许雪棠。
基本介绍
- 书名:高等学校教材:大学物理化学实验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页数:145页
- 开本:16
- 品牌:化学工业出版社
- 作者:许雪棠
- 出版日期:2014年7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122200345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内容有绪论(含物理化学实验目的与要求、物理化学实验中的安全防护、实验误差与数据处理)、基础物理化学实验技术、物理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物理化学实验。其中实验涵盖了化学热力学、电化学、化学动力学、界面与胶体化学、结构化学五部分的基础实验及综合设计性实验,共27个实验。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化学类、化工类及相关专业的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教材。
图书目录
上篇 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及实验技术
第1章绪论2
1.1物理化学实验目的与要求2
1.1.1物理化学实验目的2
1.1.2物理化学实验要求2
1.1.3实验室规则3
1.2物理化学实验中的安全防护3
1.2.1安全用电常识3
1.2.2使用化学药品的安全防护4
1.2.3高压气瓶的安全使用7
1.3实验误差与数据处理9
1.3.1误差的分类9
1.3.2误差与偏差10
1.3.3实验数据的表达方法14
1.3.4计算机处理物理化学实验数据的方法18
第2章基础物理化学实验技术21
2.1温度的测量与控制21
2.1.1温标21
2.1.2温度计22
2.2真空技术31
2.2.1真空的获得31
2.2.2真空的测量32
2.2.3真空体系的设计和操作33
2.3光学测量技术34
2.3.1阿贝折光仪35
2.3.2旋光仪36
2.3.3分光光度计38
第3章物理化学实验常用仪器40
3.1福廷式气压计40
3.2电导率仪41
3.3UJ33D—2型数字电位差计42
3.4阿贝折光仪42
3.5PGM—Ⅱ数字小电容测试仪43
下篇 物理化学实验
第4章化学热力学实验46
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46
实验二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50
实验三溶解热的测定53
实验四双液系气液平衡相图的绘製57
实验五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60
实验六差热分析64
第5章电化学实验70
实验七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70
实验八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74
实验九电势—pH曲线的测定78
实验十铁的极化和钝化曲线的测定81
第6章化学动力学实验86
实验十一蔗糖转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86
实验十二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89
实验十三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91
实验十四B—Z振荡反应94
第7章界面化学与胶体化学实验97
实验十五液体黏度的测定97
实验十六黏度法测定水溶性高聚物的摩尔质量99
实验十七最大气泡法测溶液的表面张力102
实验十八连续流动法测固体的比表面106
第8章结构化学实验110
实验十九磁化率的测定110
实验二十极性分子——乙醇偶极矩的测定116
第9章综合设计性实验121
实验二十一二组分金属固—液系统相图的绘製121
实验二十二二氧化钛粗分散体系Zeta电势测定123
实验二十三循环伏安法研究铜在氢氧化钠中的电化学行为125
实验二十四改性分子筛的製备、表征及催化活性评价128
实验二十五药物有效期的测定130
实验二十六TiO2纳米材料的製备与表征132
实验二十七金属—空气电池的製备及性能检测135
附录138
附录Ⅰ国际单位制(SI)138
附录Ⅱ一些物理化学常数138
附录Ⅲ不同温度下水的一些物理性质139
附录Ⅳ不同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气压140
附录Ⅴ一些有机化合物的密度与温度的关係140
附录Ⅵ一些有机溶剂的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係141
附录Ⅶ一些有机化合物的折射率及温度係数141
附录Ⅷ甘汞电极的电极电势与温度的关係142
附录Ⅸ一些强电解质溶液的活度係数(25℃)142
附录Ⅹ标準电极电势及其温度係数142
附录ⅪIUPAC推荐的五种标準缓冲溶液pH值143
附录Ⅻ77~84K温度下O2和N2的饱和蒸气压144
参考文献145
第1章绪论2
1.1物理化学实验目的与要求2
1.1.1物理化学实验目的2
1.1.2物理化学实验要求2
1.1.3实验室规则3
1.2物理化学实验中的安全防护3
1.2.1安全用电常识3
1.2.2使用化学药品的安全防护4
1.2.3高压气瓶的安全使用7
1.3实验误差与数据处理9
1.3.1误差的分类9
1.3.2误差与偏差10
1.3.3实验数据的表达方法14
1.3.4计算机处理物理化学实验数据的方法18
第2章基础物理化学实验技术21
2.1温度的测量与控制21
2.1.1温标21
2.1.2温度计22
2.2真空技术31
2.2.1真空的获得31
2.2.2真空的测量32
2.2.3真空体系的设计和操作33
2.3光学测量技术34
2.3.1阿贝折光仪35
2.3.2旋光仪36
2.3.3分光光度计38
第3章物理化学实验常用仪器40
3.1福廷式气压计40
3.2电导率仪41
3.3UJ33D—2型数字电位差计42
3.4阿贝折光仪42
3.5PGM—Ⅱ数字小电容测试仪43
下篇 物理化学实验
第4章化学热力学实验46
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46
实验二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50
实验三溶解热的测定53
实验四双液系气液平衡相图的绘製57
实验五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60
实验六差热分析64
第5章电化学实验70
实验七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70
实验八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74
实验九电势—pH曲线的测定78
实验十铁的极化和钝化曲线的测定81
第6章化学动力学实验86
实验十一蔗糖转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86
实验十二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89
实验十三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91
实验十四B—Z振荡反应94
第7章界面化学与胶体化学实验97
实验十五液体黏度的测定97
实验十六黏度法测定水溶性高聚物的摩尔质量99
实验十七最大气泡法测溶液的表面张力102
实验十八连续流动法测固体的比表面106
第8章结构化学实验110
实验十九磁化率的测定110
实验二十极性分子——乙醇偶极矩的测定116
第9章综合设计性实验121
实验二十一二组分金属固—液系统相图的绘製121
实验二十二二氧化钛粗分散体系Zeta电势测定123
实验二十三循环伏安法研究铜在氢氧化钠中的电化学行为125
实验二十四改性分子筛的製备、表征及催化活性评价128
实验二十五药物有效期的测定130
实验二十六TiO2纳米材料的製备与表征132
实验二十七金属—空气电池的製备及性能检测135
附录138
附录Ⅰ国际单位制(SI)138
附录Ⅱ一些物理化学常数138
附录Ⅲ不同温度下水的一些物理性质139
附录Ⅳ不同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气压140
附录Ⅴ一些有机化合物的密度与温度的关係140
附录Ⅵ一些有机溶剂的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係141
附录Ⅶ一些有机化合物的折射率及温度係数141
附录Ⅷ甘汞电极的电极电势与温度的关係142
附录Ⅸ一些强电解质溶液的活度係数(25℃)142
附录Ⅹ标準电极电势及其温度係数142
附录ⅪIUPAC推荐的五种标準缓冲溶液pH值143
附录Ⅻ77~84K温度下O2和N2的饱和蒸气压144
参考文献145
序言
物理化学课程是化学类、化工与製药类、轻工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生物工程类、材料类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物理化学实验则是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化学的实验研究方法,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增强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
本教材是在由蒋月秀等主编的《物理化学实验》(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的基础上,根据物理化学学科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而重新编写的。近年来,随着实验条件、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不少实验内容、方法及测试技术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同时,结合本课程组教师的科研成果增加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本教材的编写旨在使大学物理化学实验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满足更多地方高校的化学相关专业的实验教学需求,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教材分为上、下篇。上篇主要是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及实验技术,包括绪论、基础物理化学实验技术及物理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下篇是物理化学实验,包含化学热力学、电化学、化学动力学、界面与胶体化学、结构化学五部分的基础实验及综合设计性实验,共27个实验。每个实验的编写均由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仪器与试剂、实验步骤、注意事项、数据处理要求、思考题组成。考虑到理、工科及不同专业的实验要求,在每个实验的编写中,注意到实验内容的相对完整性与独立性,使学生根据学时要求既可选做部分内容也可完成全部实验,从而适应不同层次的学习。
本教材是广西大学立项编写教材,由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套用化学教研室的许雪棠主编,李斌、范闽光副主编,张飞跃、蒋月秀、薛红、陈希慧、李俊杰、周锡波、苏静、刘旭、孙宝珍、董丽辉、贺海翔、黄燕梅、余在华等参与编写,全书由许雪棠定稿。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广西大学教务处、化学化工学院等领导的支持,同时参阅了有关兄弟院校的同类教材及相关文献资料,在此深表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的疏漏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4.1
本教材是在由蒋月秀等主编的《物理化学实验》(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的基础上,根据物理化学学科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而重新编写的。近年来,随着实验条件、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不少实验内容、方法及测试技术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同时,结合本课程组教师的科研成果增加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本教材的编写旨在使大学物理化学实验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满足更多地方高校的化学相关专业的实验教学需求,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教材分为上、下篇。上篇主要是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及实验技术,包括绪论、基础物理化学实验技术及物理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下篇是物理化学实验,包含化学热力学、电化学、化学动力学、界面与胶体化学、结构化学五部分的基础实验及综合设计性实验,共27个实验。每个实验的编写均由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仪器与试剂、实验步骤、注意事项、数据处理要求、思考题组成。考虑到理、工科及不同专业的实验要求,在每个实验的编写中,注意到实验内容的相对完整性与独立性,使学生根据学时要求既可选做部分内容也可完成全部实验,从而适应不同层次的学习。
本教材是广西大学立项编写教材,由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套用化学教研室的许雪棠主编,李斌、范闽光副主编,张飞跃、蒋月秀、薛红、陈希慧、李俊杰、周锡波、苏静、刘旭、孙宝珍、董丽辉、贺海翔、黄燕梅、余在华等参与编写,全书由许雪棠定稿。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广西大学教务处、化学化工学院等领导的支持,同时参阅了有关兄弟院校的同类教材及相关文献资料,在此深表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的疏漏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