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林业经济管理学(第4版)》是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林学类各专业的教学用书,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阅读性,能够满足林学类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林业经济管理学属于社会科学,是行业经济学。它是以一般和专门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一方面从巨观经济角度研究整个林业领域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环节的经济问题及其规律表现和正确处理生态、经济与社会三大效益等问题;另一方面从微观经济角度探讨如何合理组织林业生产力及资源配置等问题。因此,林业经济管理学涉及林业经济学、林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和林业技术经济学等方面的内容,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全书涉及的主要内容有:我国林业的发展历史及趋势、林业制度、森林资源及其价值评价、林业经营理论与经营形式、林业企业管理理论与要素管理、林产品市场行销、林业经济效益评价和林业项目管理等。
基本介绍
- 书名: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林业经济管理学
-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 页数:305页
- 开本:16
- 作者:高岚
- 出版日期:2013年8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定价:35.00
内容简介
图书目录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绪论
一、林业的定义和特点
二、林业经济管理的研究对象和特点
三、林业经济管理的研究方法
本章小结
複习思考题
第一章我国林业发展历史及趋势
第一节我国林业发展历史简述
一、旧中国的林业发展概况
二、社会主义的林业发展历程
第二节我国林业建设的成就、经验和战略重点
一、林业建设的主要成就
二、林业建设的重要经验
三、林业建设的战略重点
第三节林业可持续发展
一、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
三、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
第四节我国及世界林业发展趋势
一、我国林业发展态势
二、世界林业未来发展特点
本章小结
複习思考题
热点问题
背景知识
第二章中国林业经济发展概论
第一节林业经济规模现状
一、森林资源总量及评价
二、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评价
第二节林业区域布局
一、东北地区
二、“三北”地区
三、华北中原地区
四、南方地区
五、东南沿海热带地区
六、西南峡谷地区
七、青藏高原地区
第三节林业重点工程
一、天然林保护工程
二、退耕还林工程
三、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四、“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五、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六、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第四节中国当前主要林业政策
一、林业分类经营政策
二、林权制度
三、对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活动的规範
四、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政策
本章小结
複习思考题
热点问题
小知识
第三章中国林业制度
第一节制度的概念及基本内容
一、制度的概念和内涵
二、制度的构成
三、制度的作用
四、制度产生的原因
五、制度变迁
……
第四章森林资源及其价值评价
第五章林业经营
第六章林业企业管理基础
第七章林业企业要素管理
第八章林产品市场行销
第九章林业经济效益评价
第十章林业项目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文摘
3.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不同地区的特色支柱产业不断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繁荣、农民增收和社会就业。2007年,陕西省继苹果形成支柱产业后,花椒产业成为新的经济成长点,其中韩城市花椒产值占林业总产值的95%以上,有11万农民靠花椒实现脱贫致富;江苏省邳州市大力培育杨树和银杏产业,林业年产值达到140多亿元;山东省霑化县仅冬枣一项就实现年销售收入18亿元,枣农人均收入超过6000元。
(三)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体系,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观念不断强化
改革开放以来,在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化发展,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明显加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在全社会开始形成。
1.生态教育感为全民教育的重要内容 发布了《关于加强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意见》。坚持每年开展“关注森林”、“保护母亲河”和“爱鸟周”等行动,在植树节、国际湿地日、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等重要生态纪念日,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在电视频道开办“人与自然”、“绿色时空”、“绿野寻蹤”等专题节目,创办了《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林业》、《森林与人类》、《国土绿化》、《生态文化》等重要文化载体。树立了林业英雄马永顺、治沙女杰牛玉琴和治沙英雄石光银、王有德等先进模範人物,坚持用榜样的力量推动生态建设。
2.生态文化产品不断丰富举办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等各种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生态文化内涵。举办了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成果展、绿色财富论坛、生态摄影展、文艺家採风和生态笔会、绿化、花卉、森林旅游等专类博览会等活动,出版了党和国家领导人论林业与生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论》、《生态文化建设论》、《森林与人类》等专着,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中华大典·林业典》的编纂和林业史料收集整理工作全面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