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 年开始从事机械加工理论研究。主要研究切削过程中的非线性力学机理及信号的非线性特徵提取。2002年获得华南理工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基于分形理论的颗粒增强金属基複合材料切削加工机理的研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刘亚俊
- 民族:汉
- 出生地:江西安福
- 出生日期:1974年9月20日
简介
姓名:刘亚俊
出生年份:1974年9月20日
性别:男
学历:工学博士
职称(职务):副教授
民族:汉族
籍贯:江西安福
研究方向/领域:机械製造及自动化
人物生平
教学和科研情况
2002 年-2005年在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作,从事机械加工力学、数位讯号处理技术理论及套用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2005年3月-2006年3月在托肯恆山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从事液压系统性能最佳化理论及套用研究工作。2006年4月至今为托肯集团液压技术顾问。2009年开始为广东省科技部教育部产学研合作第一批特派员入驻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工作。
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在美国普渡大学液压研究中心(FPRC)开展易汽化介质泵送过程机理合作研究。
现为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讲本科生课程《机械控制工程基础》、《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主讲研究生课程《实验设计、误差理论及数据分析》,《机械加工力学》,《DSP及其在机械製造中的套用》等。
主持并完成华南理工大学自然科学基金《切削力动态分量分形结构及其在刀具磨损监控中的套用》、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CPU 晶片散热器柱面微结构犁/削机理及其微尺度效应》、广东省博士后启动基金《易气化介质泵送与计量系统性能最佳化理论及套用》、广州开发区技术创新基金《小流量易汽化介质变频控制泵送及计量系统研究及套用》、省部产学研合作项目《燃油泵送与计量行业节能减排关键技术与设备研发》等课题。
已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SCI、EI、ISTP收录10余篇),获得专利授权7项。开发出适用于易汽化介质的数位化泵送与计量系统,节能35-40%,计量精度提高0.1%。获得“南粤优秀研究生暨曾宪梓奖学金一等奖”、“依利安达创新奖”、 “现代製造学术论文奖”、“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优秀论文奖”等多项学术奖励。
研究方向
1)机械系统信号测试、分析、表征、控制及性能最佳化。2)面向行业节能减排的机械系统最佳化设计理论及自动控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