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县为江苏省泗阳县的旧称之一。有“夭桃千顷、翠柳万行”之美景;至明清相沿七百余年。
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始设桃园县,辖今泗阳县地。属淮安路。明代,桃园县改称桃源县。属淮安府。清代相沿不变。黄河北岸属淮海道,黄河南岸属淮扬道。
民国初年,地名规範统一时,因与湖南桃源县重名而改称泗阳。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说得就是现在的泗阳。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桃源县
- 属于:江苏省泗阳县的旧称之一
- 始设时间: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
- 辖今: 泗阳县地
历史
特产
泗阳最有名的特产——云渡桃雕(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泗阳古称桃源县,县内有桃园镇、桃源滩、古蹟有桃源祠、状元墩。状元墩上下都是桃树,花开时节,遍地火红。有诗讚曰“年来淮上状元墩,墩外桃花不计村。莫道避秦还有地,愿从花里叩柴门。” 泗阳农民曆来喜欢栽植桃树,花可观赏,果实可吃,桃核可雕刻成艺术品卖钱,当地旧俗,桃树可以“避邪”,有“家有三棵桃,不怕野鬼嚎”之说。临河云渡古代靠近桃园镇,这里桃树甚多,桃雕技艺也更高。农闲时,利用桃核雕刻成桃篮、桃锁、桃猴等工艺品,外出卖钱以补家用。云渡桃雕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被外贸部发现,请来专家与当地老艺人一起研究出十二生肖、十八罗汉、猴子背鱼、熊猫啃竹等多种艺术造型,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