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正文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2021-01-14 23:59:35) 经验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清华大学历来重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从1922年开始,就在土木建筑馆的手工教室接纳学生实习。在继后8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由手工教室发展到拥有大学部时的金木工厂,再由金木工厂发展到抗战期间西南联大时的机械实习厂。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不同阶段,发展为校办实习工厂综合机械厂、汽车厂、机械厂和科教仪器厂,始终是清华大学校内工程实践教学的最重要基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 外文名:Tsinghua iCenter
  • 时间:1922年
  • 地点:清华大学
  • 1961年:周恩来总理视察

发展历程

1961年,我国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日理万机的周恩来总理视察了清华大学综合机械厂,看望了实习工厂的教职工和正参加实习的清华同学。
1977年,清华大学在全国率先恢复金工教研室,使金工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逐步走上正轨。清华大学的金工实习在课程改革、基地建设和教材建设等方面不断探索新鲜经验,在国内有着重要而广泛的影响。
1985年,为了增强学生电子技术方面的工程实践能力,清华以科教仪器厂为电子实践教学基地,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电子工艺教研组。
《金工实习》课程于1988—2000年期间,连续五次获得校级一类课程称号;《金属工艺学实习教材》于1988年获国家教委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金工教学实习的发展与突破”于1989年获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奖。
1989年,XXX主席视察了清华大学金工实习基地,再次表明了党中央对工程实践教学的高度重视。
1996年6月,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整合金属工艺学教研室、电子工艺教研组,以及校办实习工厂机械厂和科教仪器厂的工程实践教学部分,成立了校内最大的工程实践教学基地—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由傅水根教授出任中心主任,严绍华教授和李鸿儒教授出任中心副主任。中心每年完成校内26个院系48个专业的一线教学工作量约30万人时,北京市和外省市兄弟院校的一线教学工作量约10万人时。
1985-2010年25年间,由于清华金工在国内的重要影响,张万昌教授和傅水根教授先后连续5届任教育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併兼任工程材料及机械製造基础课程教学指导组组长。

历届领导

李家枢教授和严绍华教授先后4届任北京地区和华北地区金工研究会的理事长单位, 李鸿儒教授连续2届任北京市电子工艺研究会理事长。
连续5次获校级一类课程的《金工实习》于1997年进入校级核心课程;2000年,《机械製造实习》(原金工实习)课程首批进入校级百门精品课程建设行列,2003年获得校级精品课程称号;2004年,《机械製造实习》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成为我国同领域的首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价值意义

中心成立后的10年,正是我国高等教育处于大改革、大发展的时期。藉此机遇,中心在国家“九五”科技攻关、北京市普通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跨校重点、211工程、世界银行贷款、985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国家“十五”规划教材、北京市“十五”规划精品教材,以及实践教学基地改造等国家和省市级重要项目的支持下,也处于高速发展中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