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正文

电动汽车技术

(2021-05-08 20:18:08) 经验
电动汽车技术

电动汽车技术

本书较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电动汽车的基础知识,其中主要内容包括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电动汽车的定义和分类、电动汽车的总体技术、电动汽车的车载储能装置、电动汽车电机及其驱动技术、纯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及车型实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及车型实例、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及其车型示例、电池管理系统、再生制动系统、动力转向系统等电动汽车的辅助系统。为方便教学,本书配套电子课件。 本书不仅适合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汽车类专业用作教材,也适用于作为汽车技术人员及汽车从业人员全面了解和认识电动汽车技术的参考用书。

基本介绍

  • 书名:电动汽车技术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页数:173页
  • 开本:16
  • 品牌:化学工业出版社
  • 作者:李涵武
  • 出版日期:2014年3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122189651

内容简介

李涵武等编着的《电动汽车技术》较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电动汽车的基础知识,其中主要内容包括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电动汽车的定义和分类、电动汽车的总体技术、电动汽车的车载储能装置、电动汽车电机及其驱动技术、纯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及车型实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及车型实例、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及其车型示例、电池管理系统、再生制动系统、动力转向系统等电动汽车的辅助系统。

图书目录

第1章电动汽车绪论
11电动汽车的发展和现状
111早期的电动汽车
112电动汽车的沉寂时期
113电动汽车的新发展时期
114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历程
12我国发展电动汽车的意义和优势
121加快电动汽车发展的意义
122我国发展电动汽车的优势
思考题
第2章电动汽车的总体技术
21电动汽车的定义和分类
211电动汽车的定义
212电动汽车的分类
22电动汽车的总体构造组成
221电动汽车的一般组成
222电动汽车与内燃机汽车的比较
23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
231动力电池的关键技术
232电力驱动及其关键技术
233电动汽车的整车技术
思考题
第3章电动汽车车载储能装置
31车载储能装置概述
311车载储能装置定义和分类
312动力蓄电池的一般原理和组成
313电动汽车对动力蓄电池的要求
314动力蓄电池的性能参数
315动力蓄电池系统电池箱的命名和安装定位
32铅酸蓄电池
321铅酸蓄电池的结构
322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323铅酸蓄电池的分类和型号
33金属氧化物镍电池
331MHNi电池的结构和原理
332MHNi电池性能
34锂离子电池
341锂离子电池的结构
342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343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性能
344锂离子电池分类型号和实例
35超级电容器
351超级电容器概述
352车用超级电容器的分类和型号
353超级电容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6飞轮储能装置
361飞轮储能装置概述
362飞轮储能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63飞轮蓄能装置的特点
思考题
第4章电动汽车电机及其驱动
41电动汽车的车用电机概述
411驱动电机的分类
412电动汽车对驱动电机的要求
413电机学的基本定律
414电机的基本性能参数
42直流电动机
421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22直流电动机的分类和特点
423直流电动机的运行特性
424直流电动机的控制
43交流感应电动机
431交流感应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32交流感应电动机的分类和特点
433交流感应电动机的特性
434感应电动机的调速控制
44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
441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42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特点
443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运行特性
444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控制
45永磁同步电动机
451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52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分类和特点
453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特性
454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控制
46开关磁阻电动机
461开关磁阻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62开关磁阻电动机的分类和特点
463开关磁阻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464开关磁阻电动机的控制
思考题
第5章纯电动汽车
51纯电动汽车概述
511纯电动汽车的分类
512纯电动汽车的基本组成
513纯电动汽车的特点
52纯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
521传统的驱动系统形式
522简化的传统驱动系统形式
523双电动机驱动系统形式
524电动轮驱动系统形式
53纯电动汽车车型实例
54纯电动汽车的充电
541动力电池的充电方法
542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
思考题
第6章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6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概述
61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基本术语
612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特点
61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结构形式
62燃料电池
621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622燃料电池的特点
623燃料电池的类型
624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625硷性燃料电池
626磷酸型燃料电池
627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628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629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6210六种燃料电池的比较
6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动力系统
63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基本结构组成
632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633辅助动力源
634DC/DC变换器
635驱动电动机
636动力电控系统
64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实例
641宾士B级FCELL燃料电池车
642“卓越三号”燃料电池车
643通用Hywire氢动三号(HydroGen3)燃料电池汽车
思考题
第7章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71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概述
711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主要技术总成
712混合动力汽车的分类
713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特点
7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721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车辆结构要求
72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功能安全要求
723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故障防护要求
73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731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
732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特点
733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策略
74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741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
742并联式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特点
743并联式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策略
75混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751混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
752混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特点
753混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策略
76混合动力汽车实例
761丰田PRIUS整车简介和THSⅡ系统概述
762混合动力系统(THSⅡ)结构和工作原理
763混合动力系统(THSⅡ)的混合动力控制
思考题
第8章电动汽车的辅助系统
81电池管理系统
811电池管理系统概述
812现代电动汽车对电池管理系统的要求
813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功能
82再生制动系统
821再生制动技术概述
822电动汽车的再生制动系统
823电动汽车的再生制动系统控制策略和实例
83动力转向系统
831电动转向系统概述
832电动转向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833电动转向系统的控制
84电动汽车的空调系统
841电动汽车的空调系统概述
842电动汽车空调的特点
843电动汽车空调暖风装置
844热泵型电动汽车空调系统
845电动空调系统实例
思考题
参考文献

序言

本书较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电动汽车的基础知识,其中主要内容包括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电动汽车的定义和分类、电动汽车的总体技术、电动汽车的车载储能装置、电动汽车电机及其驱动技术、纯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及车型实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及车型实例、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及其车型示例、电池管理系统、再生制动系统、动力转向系统等电动汽车的辅助系统。

我国已是汽车大国,在电动汽车研发如火如荼之际,完成一本用于基础教育的电动汽车教材显得尤为重要。本书将从培养套用型人才出发,紧密结合汽车类专业人才知识结构需求的特点,组织材料进行编写,从基本概念、基本组成入手,由浅及深,注重套用性特点,力求语言简练、易懂,并列举典型实例。

本书由黑龙江工程学院李涵武任主编,参加编写的有李涵武(第3章、第7章、第8章)、赵雨旸(第6章)、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赵玉春(第5章)、东北林业大学交通学院李志鹏(第2章)、黑龙江工程学院齐益强(第1、4章)。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参考文献,在此向各位文献作者、译者表示由衷的感谢。另外,还要感谢为本书提出宝贵意见和给予帮助的同事、同行,谢谢大家。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以及电动汽车各种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书中难免存在着一些疏漏,敬请读者、同行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修订和改正,共同促进此学科的发展。

本书有配套电子课件,可送给用本书作为授课教材的院校和老师,如有需要,可发邮件到索取。


主编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