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正文

IEEE 802.3

(2021-01-17 02:16:21) 经验

IEEE 802.3

IEEE 802.3 通常指乙太网。一种网路协定。描述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MAC子层的实现方法,在多种物理媒体上以多种速率採用CSMA/CD访问方式,对于快速乙太网该标準说明的实现方法有所扩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乙太网
  • 外文名:IEEE 802.3
  • 释义:一种网路协定
  • 所属学科:网路工程

介绍

DIX Ethernet V2 标準与 IEEE 的 802.3 标準只有很小的差别,因此可以将 802.3 区域网路简称为“乙太网”。
严格说来,“乙太网”应当是指符合 DIX Ethernet V2 标準的区域网路。

物理媒体类型

早期的IEEE 802.3描述的物理媒体类型包括:10Base2、10Base5、10BaseF、10BaseT和10Broad36等;快速乙太网的物理媒体类型包括:100 BaseT、100BaseT4和100BaseX等。
为了使数据链路层能更好地适应多种区域网路标準,802 委员会就将区域网路的数据链路层拆成两个子层:
逻辑链路控制 LLC (Logical Link Control)子层
媒体接入控制【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MAC (Media Access Control)子层。
与接入到传输媒体有关的内容都放在 MAC子层,而 LLC 子层则与传输媒体无关,不管採用何种协定的区域网路对 LLC 子层来说都是透明的。
由于TCP/IP 体系经常使用的区域网路是 DIX Ethernet V2 而不是 802.3 标準中的几种区域网路,因此现在 802 委员会制定的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LLC(即 802.2 标準)的作用已经不大了。
很多厂商生产的网卡上就仅装有 MAC 协定而没有 LLC 协定。

主要内容

MAC子层的数据封装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有:数据封装分为传送数据封装和接收数据封装两部分,包括成帧、编制和差错检测等功能。数据封装的过程:当LLC子层请求传送数据帧时,传送数据封装部分开始按MAC子层的帧格式组帧:
(1)将一个前导码P和一个帧起始定界符SFD附加到帧头部分;
(2)填上目的地址、源地址、计算出LLC数据帧的位元组数并填入长度栏位LEN;
(3)必要时将填充字元PAD附加到LLC数据帧后;
(4)求出CRC校验码附加到帧校验码序列FCS中;
(5)将完成封装后的MAC帧递交MAC子层的传送介质访问管理部分以供传送; 接收数据解封部分主要用于校验帧的目的地址栏位,以确定本站是否应该接受该帧,如地址符合,则将其送到LLC子层,并进行差错校验。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