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正文

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研究

(2021-03-04 14:18:42) 经验
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研究

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研究

《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韩喜艳。

基本介绍

  • 书名: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研究
  • 作者:韩喜艳 
  • 译者:周晓慧
  • ISBN:9787516166635
  • 页数:238页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年09月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版次:1版1次

内容简介

农产品流通连线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传递农产品市场信息,关乎广大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提高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不仅可以促进农产品流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流通效率和效益,也是保障农产品市场供应、信息畅通和价格稳定,建立高效、畅通、安全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关键。目前有关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的研究多是对流通实体组织的研究,缺乏针对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的过程和程度的研究,更缺乏相应的量化指标,流通组织化还是一个比较笼统和抽象的概念。实际上,农产品流通组织化是一个具体而且内涵丰富的研究範畴,本书将农产品流通组织化过程作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的流通理论、西方主流和非主流经济学中有关组织理论为指导,构建了我国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的评价模型,并描述与测度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的现状与所处阶段,从影响组织化水平的农产品流通主体、过程和服务出发,分别研究了农产品流通组织主体的竞合博弈,农产品流通过程的协调与组织以及农产品流通服务的最佳化。

作者简介

韩喜艳 1978年12月生,山东胶州人。2005年6月于天津财经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13年6月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任教于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产品市场与流通、农产品国际贸易等。近年来,主持潍坊市社会科学重点规划课题两项,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在《中国流通经济》《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五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的理论基础
一 概念的界定
(一)农产品的界定
(二)农产品流通组织的界定
(三)流通组织化的内涵
二 马克思的流通理论与农产品流通组织化
(一)关于流通主体的地位
(二)关于流通时间与流通费用
三 西方经济理论与农产品流通组织化
(一)分工协作理论
(二)规模经济理论
(三)交易费用理论
(四)产业组织理论
(五)演化博弈与自组织理论
(六)竞合理论
四 研究理论框架的初步构想
五 本章结论
第三章 中国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的现状分析
一 中国农产品流通主体组织化的现状
(一)农户进入流通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规模小,经营不规範
(三)农产品经纪人组织化程度不高
(四)农产品经纪人公司化比重不高
(五)农产品流通企业逐步向规模化、组织化发展
二 中国农产品流通过程组织化现状
(一)农产品流通环节多而鬆散,缺乏组织与协调
(二)农产品物流成本高,损耗严重
(三)农产品流通各环节利润分配不均,价差大
三 中国农产品流通服务组织化现状
(一)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比较完善
(二)流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三)农产品信息服务水平逐步提高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服务水平有很大提升
四 本章结论
第四章 农产品流通组织化评价模型的构建
一 中国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的基本原则与目标
(一)基本原则
(二)目标
二 构建农产品流通组织化评价模型的目的与指标选取原则
(一)构建农产品流通组织化评价模型的目的
(二)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三 影响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的因素分析
(一)农产品流通主体
(二)农产品流通过程
(三)农产品流通服务
四 农产品流通组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反映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的指标组
(二)反映流通过程组织化程度的指标组
(三)反映流通服务组织化程度的指标组
五 中国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评价方法
(一)指标权重与目标值的确定
(二)数值的计算与多指标综合测定法
六 模型套用:中国现阶段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的测算
(一)农产品流通组织化指标的实际值与指数值
(二)各指标得分情况
(三)最终评价结果
七 本章结论
第五章 农产品流通主体的竞合博弈
一 农户组织化:农户合作行为的静态博弈
(一)农户合作的“囚徒困境”
(二)农户合作的重複博弈
(三)引入奖惩机制的长期博弈
(四)现实阐释:农户竞合关係的形成与稳定
二 农户与农产品流通企业的竞合动态演化博弈
(一)农户与农产品流通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
(二)模型的参数分析
(三)现实阐释:“订单农业”合作演化稳态机制的构建
三 本章结论
第六章 农产品流通过程的组织协调
一 农产品流通过程组织协调的内容
(一)农产品流通的协调机制
(二)农产品流通过程组织协调的内容
二 农产品流通过程的纵向一体化
(一)农产品流通纵向一体化的必要性
(二)农产品流通纵向一体化的途径
(三)农产品流通纵向一体化的案例实证
三 农产品流通过程的横向一体化
(一)农产品流通横向一体化的必要性
(二)农产品流通横向一体化的途径
(三)农产品流通横向一体化的案例实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四 本章结论
第七章 农产品流通服务的最佳化
一 中国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的构成
二 当前农产品流通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商流服务与资金流服务缺失
(二)农产品物流服务发展滞后
(三)农产品信息服务有待完善
(四)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服务功能远未发挥
(五)农产品服务主体分散,缺乏合作
(六)缺乏专业化的农产品流通服务机构和人员
三 农产品现代流通服务的最佳化途径
(一)依託批发市场的农产品“四流”服务合
(二)专业流通服务组织下的农产品“四流”服务分离
(三)电子商务下的农产品“四流”服务协同
(四)农产品流通服务的社会化
四 农产品流通服务最佳化的案例实证
(一)寿光农产品物流园的“四流”服务合
(二)中国农业信息网
(三)潍坊市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实践
五 本章结论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 主要研究结论
二 提高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的政策建议
(一)加快制定农产品流通的法律法规
(二)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三)继续扶持农产品流通主体的组织化运作
(四)引导农产品流通方式创新
三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附录1 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评价调查问卷
附录2 各专家对评价指标赋权的详细数据
附录3 数目与农户竞合利润差额之关係说明
参考文献
后记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