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射频识别技术》是2013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洪泊。
基本介绍
- 书名:物联网射频识别技术
- 作者:王洪泊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年06月01日
- 定价:23 元
- ISBN:9787302319832
书籍信息
作者:王洪泊
定价:23元
印次:1-2
ISBN:9787302319832
出版日期:2013.06.01
印刷日期:2015.01.22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介绍物联网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理论、套用及发展趋势,全书共9章,内容包括RFID概述、RFID标準体系、RFID理论基础、RFID系统设计、RFID防碰撞算法分析、RFID安全相关协定分析、RFID中间件,最后两章给出一个完整的RFID套用实例——自动不停捆记厦糊车收费ETC仿真系统的研发及运行测试的技术细节。本书採用研究探索式教学理念,以物联网射频识别高级编程的主流技术为主线,以提升学习者开发兴趣为首要任务,围绕基本原理和技术细节,力求反映最新研究进展,并将典型套用项目融入教学。本书概念準确、论述严谨、内容新颖、图文并茂,适合作为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软体工程等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供从事物联网射频识别技兆悼祝术理论研究和套用开发人员参考。
图书目录
第1章绪论1
1.1射频识别技术发展史1
1.2射频识别技术的特点2
1.3射频识别的分类3
1.3.1按电子标籤的供电形式分类3
1.3.2按电子标籤的可读性分类3
1.3.3按工作频率分类5
1.4射频识别的基本技术参数6
1.4.1数据传输速率6
1.4.2安全要求7
1.4.3存储容量7
1.4.4RFID系统的连通性7
1.4.5多电子标籤同时识读性8
1.4.6电子标籤的封装形式8
1.5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趋势8
1.5.1RFID与无线感测器技术融合8
1.5.2RFSIM卡9
1.5.3RFID与3G技术融合10
本章知识体系小结10
扩展阅读11
思考与练习12
第2章射频识别标準体系13
2.1ISO/IEC的射频识别标準体系13
2.1.1ISO/IEC RFID技术标準14
2.1.2ISO/IEC RFID数据内容标準16
2.1.3ISO/IEC RFID 性能标準17
2.1.4ISO/IEC套用技术标準18
2.2EPC global标準体系20
2.2.1EPC global RFID标準体系框架20
2.2.2EPC global RFID标準23
2.2.3EPC global与ISO/IEC RFID标準之间的关係24
2.3Ubiquitous ID标準体系242.3.1泛在识别中心标準体系25
2.3.2UID 编码体系26
2.3.3Ucode标籤分级27
2.4RFID不同套用环节中的标準体系28
物联网射频识别技术目录2.4.1技术标準28
2.4.2数据内容与编码标準29
2.4.3性能与一致性标準30
2.4.4套用行屑多槓业(领域)标準30
2.5我国RFID标準化工作31
2.5.1基本原则31
2.5.2相关机构和业务领域31
2.5.3未来工作重点32
本章知识体系小结33
扩展阅读33
思考与练习36
第3章射频识别理论基础37
3.1相关电磁场知识37
3.1.1天线近场与远场37
3.1.2耦合类型37
3.1.3能量传递38
3.1.4数据传输原理39
3.2RFID系统传播信道40
3.2.1RFID系统近场通信机制41
3.2.2电磁波的传播机制41
3.2.3小尺度多径传播对RFID系统的影响42
3.3编码与调製42
3.3.1RFID常用编码方式43
3.3.2RFID常用调製方式45
3.4数据完整性49
3.4.1奇偶校验法49
3.4.2纵向冗余校验法50
3.4.3循环冗余校验法50
本章知识体系小结51
扩展阅读51
思考与练习52
第4章射频识别系统设计53
4.1RFID系统总体结构53
4.1.1信号发射机53
4.1.2信号接收机53
4.1.3编程器54
4.1.4天线54
4.2RFID读写器设计54
4.2.1RFID系统的硬体组件55
4.2.2读写器的功能55
4.2.3读写器具体的硬体设计56
4.3RFID电子标籤设计57
4.3.1电子标籤分类57
4.3.2电子标籤晶片设计59
4.4射频天线设计60
4.4.1RFID天线的分类60
4.4.2RFID天线指腿页朽承标要求61
4.4.3RFID天线国内外研究动态62
4.5基于不同原理的RFID系统结构62
4.5.1电感耦合RFID系统63
4.5.2反向散射耦合式应答器设计64
4.5.3声表面波标籤应答器设计65
4.6运行环境与接口方式67
4.6.1运行环境67
4.6.2接口方式67
4.6.3接口软体68
本几巩危章知润茅嘱识体系小结68
扩展阅读69
思考与糊户练习69
第5章射频识别防碰撞算法分析70
5.1射频识别防碰撞概述70
5.2防碰撞复用技术 71
5.2.1频分多路法71
5.2.2空分多路法71
5.2.3码分多路法72
5.2.4时分多路法73
5.3标籤防碰撞ALOHA算法 73
5.3.1基本ALOHA算法73
5.3.2时隙ALOHA算法75
5.3.3帧隙ALOHA算法76
5.3.4动态时隙ALOHA算法77
5.4标籤防碰撞二进制搜寻算法78
5.4.1基本二进制搜寻算法78
5.4.2后退二进制搜寻算法81
5.4.3动态后退二进制搜寻算法83
5.4.4跳跃式二进制树形算法83
5.5几种典型的改进防碰撞算法的基本思想85
5.5.1不等长动态时隙ALOHA改进算法85
5.5.2标籤设计改进算法86
5.5.3防碰撞Q算法的分析及改进87
5.5.4ALOHA和二进制结合算法88
5.5.5基于记忆功能的防碰撞算法89
本章知识体系小结92
扩展阅读93
思考与练习93
物联网射频识别技术目录2.4.1技术标準28
2.4.2数据内容与编码标準29
2.4.3性能与一致性标準30
2.4.4套用行业(领域)标準30
2.5我国RFID标準化工作31
2.5.1基本原则31
2.5.2相关机构和业务领域31
2.5.3未来工作重点32
本章知识体系小结33
扩展阅读33
思考与练习36
第3章射频识别理论基础37
3.1相关电磁场知识37
3.1.1天线近场与远场37
3.1.2耦合类型37
3.1.3能量传递38
3.1.4数据传输原理39
3.2RFID系统传播信道40
3.2.1RFID系统近场通信机制41
3.2.2电磁波的传播机制41
3.2.3小尺度多径传播对RFID系统的影响42
3.3编码与调製42
3.3.1RFID常用编码方式43
3.3.2RFID常用调製方式45
3.4数据完整性49
3.4.1奇偶校验法49
3.4.2纵向冗余校验法50
3.4.3循环冗余校验法50
本章知识体系小结51
扩展阅读51
思考与练习52
第4章射频识别系统设计53
4.1RFID系统总体结构53
4.1.1信号发射机53
4.1.2信号接收机53
4.1.3编程器54
4.1.4天线54
4.2RFID读写器设计54
4.2.1RFID系统的硬体组件55
4.2.2读写器的功能55
4.2.3读写器具体的硬体设计56
4.3RFID电子标籤设计57
4.3.1电子标籤分类57
4.3.2电子标籤晶片设计59
4.4射频天线设计60
4.4.1RFID天线的分类60
4.4.2RFID天线指标要求61
4.4.3RFID天线国内外研究动态62
4.5基于不同原理的RFID系统结构62
4.5.1电感耦合RFID系统63
4.5.2反向散射耦合式应答器设计64
4.5.3声表面波标籤应答器设计65
4.6运行环境与接口方式67
4.6.1运行环境67
4.6.2接口方式67
4.6.3接口软体68
本章知识体系小结68
扩展阅读69
思考与练习69
第5章射频识别防碰撞算法分析70
5.1射频识别防碰撞概述70
5.2防碰撞复用技术 71
5.2.1频分多路法71
5.2.2空分多路法71
5.2.3码分多路法72
5.2.4时分多路法73
5.3标籤防碰撞ALOHA算法 73
5.3.1基本ALOHA算法73
5.3.2时隙ALOHA算法75
5.3.3帧隙ALOHA算法76
5.3.4动态时隙ALOHA算法77
5.4标籤防碰撞二进制搜寻算法78
5.4.1基本二进制搜寻算法78
5.4.2后退二进制搜寻算法81
5.4.3动态后退二进制搜寻算法83
5.4.4跳跃式二进制树形算法83
5.5几种典型的改进防碰撞算法的基本思想85
5.5.1不等长动态时隙ALOHA改进算法85
5.5.2标籤设计改进算法86
5.5.3防碰撞Q算法的分析及改进87
5.5.4ALOHA和二进制结合算法88
5.5.5基于记忆功能的防碰撞算法89
本章知识体系小结92
扩展阅读93
思考与练习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