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信令协定是ASON控制平面中的核心。ASON中的控制信令协定实际上是一系列协定的统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控制信令协定
ASON中引入动态交换是传送网概念的重大突破,是传送网的一次革命,而动态交换的实现是引入了控制平面,控制平面的特色主要是通过路由和信令控制下完成自动交换连线功能。
ASON的自动交换连线功能包括实现快速的端到端光通路恢复;快速地建立一条通过灵活光网路的光通路;执行路由操作以及网路拓扑和资源的信息发现;传递状态信息并计算点到另—个节点的最佳路由通路。
显然,控制信令协定是ASON控制平面中的核心。ASON中的控制信令协定实际上是一系列协定的统称。
实现ASON控制信令协定的最快方法,是採用现有的数据网路协定。现在ITU-T及各个国际标準化组织準备採用GMPLS协定作为ASON的控制信令协定,它是MPLS协定扩展而成,有许多种选择,其中ASON使用了一部分,并进行了扩展,以适应于ASON。
那幺,GMPLS进行了什幺扩展呢?
与原来的MPLS协定相比,ASON使用的GMPLS协定增加了以下功能:
- 域内与域间的协定不同。
- 支持IPv4、PIv6和NSAP。
- 通过UNI和E-NNI接口,支持用户业务规範和多样性。
- 支持域和分级概念,对重叠和对等模型都是一样,支持呼叫分离。
- 支持SPC,支持多种速率和多种形式的业务信号。
GMPLS协定结构如下图所示,它主要包括:链路管理和发现协定LMP、路由协定、信令协定。如图1所示:
图1

链路管理和发现协定LMP
LMP是ASON控制平面协定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实现了光网路链路管理的功能。
目前网路路由的计算依赖于对网路拓扑和资源的了解,这些信息可以通过集中式的中心网管系统或者是分散式的链路状态路由协定获得。在这两种方式中,获得网路链路状态信息的第一步是发现本地节点所有链路和邻居节点的连线状态。
在ASON中,每一个网路节点必须知道本地所有链路的状态、各种链路参数以及链路的远端属性,而这些参数是基于手工配置和某种在相邻节点上运行的自动协定的结合。LMP协定便是为这种目的而设计的通用协定,同时还包括其它一部分链路管理的功能。
LMP协定运行在一对网路节点之间,实现包括控制通道管理、链路属性关联、链路连通性验证以及链路故障管理等几项核心的功能。
- 信道管理
在相邻节点之间建立控制信道并维护其连通性,此功能採用轻量级的Hello讯息作为活动状态保持(keep-alive)的检测机制。
- 链路属性关联
包括一组链路总结讯息,用于在相邻节点之间同步链路属性,例如本地和远端接口ID映射关係等。
- 链路连通性验证
用于证实结点之间的物理连线性,并交换接口LMP ID,这些接口ID将被用来在GMPLS信令中。本属性使用带内的Test讯息和控制信道上的TestStatus讯息。
- 链路故障管理
通过在一对节点之间交换ChannelActive和ChannelFail讯息来实现不透明或透明网路中的故障定位,而不必关心编码格式。故障管理可以触发本地链路或端到端通道的保护重建过程。
其中控制信道管理和链路属性相关是LMP协定的核心功能。此外,当一对节点之间存在多条链路的时,从流量工程的角度出发,可以将多条链路进行捆绑,即链路捆绑机制。LMP协定支持多个单元链路或者连线埠聚集成一条TE链路。
路由协定
ASON中路由协定主要完成以下功能:
- 建立邻居关係。
- 创建并维护控制链路。
- 洪泛和收集控制平面的控制链路信息,并据此产生控制平面的路由信息,为控制平面的讯息包转发提供路由。
- 洪泛和收集传送平面的TE链路信息,为计算业务路径提供网路业务拓扑信息。
目前,ITU-T尚未为ASON定义具体的路由协定,域内路由协定有OSPF和IS-IS两种。域间路由协定有BGP、OSPF、PNNI和DDRP。现在,绝大多数厂家都採用OSPF-TE协定。
OSPF-TE协定是OSPF协定在流量工程上的扩展协定。
OSPF是一种基于链路状态和业务平面基于约束的最短路径优先(CSPF)算法的动态路由协定,通过在邻居间交换链路状态来学习网路(ASON域内部)的拓扑信息,并使用CSPF算法计算出到ASON域内所有目的地的路由。
OSPF路由模组的目的是收集网路的拓扑信息,通过OSPF协定收集到整个域的业务平面拓扑后,再调用CSPF算法实现业务路径的搜寻。从而实现ASON的自动寻路功能。
信令协定
ASON的核心在于明确地提出了光传送网的控制平面。通过控制平面引入信令控制的交换能力,来实现连线配置的管理。因此控制平面的信令协定,对于ASON尤为重要。
信令协定是被用来完成呼叫连线操作任务的。具体来说,它要完成以下功能:
- 建立LSP(标籤交换通道)
- 删除LSP
- 重路由LSP
- 最佳化LSP的路由
当前,ITU-T G.7713建议了3种信令协定:
- PNNI
PNNI协定起源于传统的电信信令协定(Q.2931、Q.931、SS7),可靠性较高,但灵活度不够,且无法与GMPLS协定互通,ITU-T G.7713.1规範的PNNI协定仅适用于软永久连线。
- CR-LDP
基于受限路由的标记分发协定CR-LDP(Constraint-based Routing 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起源于IP MPLS技术,实现多播困难,同样需要进行较大的扩充与改进,ITU-T G.7713.3规範的CR-LDP协定,适用于UNI、E-NNI和I-NNI,可以进行与ASON有关的自动呼叫和连线操作。
- RSVP-TE
基于流量工程扩展的资源预留协定RSVP-TE(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Traffic Engineering Extension),起源于IP CoS技术,具有较好的资源同步、差错处理功能,能更好地处理掉电等异常情况,更容易实现多播,可以实现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的完全分离,具有较好的灵活性。RSVP信令被用作I-NNI和E-NNI之间,从本地域到外部域或供应者之间的所有路径上。支持SPC和域内的交换连线。
相比起来,RSVP-TE更成熟,因此,绝大多数厂家均採用RSVP-TE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