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小小的火读书赏析(3)篇
(2019-07-02 00:11:23) 读书赏析 -
作者:伍绮诗
《无声告白》作者伍绮诗重磅新作!2017美国年度小说桂冠,收获27项年度图书大奖!永远记得,你呼吸着的每一个瞬间,都应该去过你真正想要的生活。那年夏天,一把小小小小的火,烧掉了理查德森家的房子。所有人都觉得是他家的小女儿伊奇干的“好事”,而她却不见了踪影……与伊奇一起消失的,还有理查德森家的房客:流浪艺术家米娅与她的女儿。她们曾无声地挑战了这个家庭笃信的真理:安稳、美好的人生必须经过一场严密的规划。她们的出现更是打破了伊奇身上的种种束缚,伊奇发现自己再也回不到过去的生活了。
小小小小的火读书赏析 第(1)篇
大年初二,从早上醒来,一直都在看书,和朋友聊了一会,下午又为母亲下了一些歌曲,其他的时间一直在读书。花了4.5个小时读完了。下午发现这本书的时候,发现这本书是《无声告白》的作者写的,她的第二部小说,又一本极获好评的小说。
永远记得,你呼吸着的每一个瞬间,都应该去过你真正想要的生活。
至今都还记得《无声告白》中,至今都奉为圭臬的一句话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摆脱别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一个成名的作家,在她的作品中,总会带有个人大量的三观,这种三观无论在什么创作背景之下,都会被带入。在《无声告白》中,她通过刻画了一个母亲玛丽琳和女儿莉迪亚,描写出一个在母亲期待之下成长起来的女儿,到底是怎样压抑自己的想法,去满足母亲的期待的人物形象。而在《小小小小的火》中他,作者直接描述了一个一直按照本心做事的米亚,充满了艺术气息、追寻自我、创造、灵感、叛逆、柔和、坚强、洞察人心的角色,通过一点点的细节故事展开,她细腻的心且一直跟随自己内心的行为,刺痛也启发了很多人。
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有一团未灭的火,他可能不知道这团火到底会指向何处,可是就是有这样一股小小的火始终不肯熄灭。或许写出如此小说的作者,在生活中就是一个按照自己本心生活的人,她的人生态度就是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努力的去表达通过自己的观察与创造出来的作品,为了追寻创造的灵感,为了一种表达,她居无定所,从事着大多数人认为的不够体面的工作,还带着一个没有父亲的孩子。
可是在作者的叙述中,慢慢展开米亚的成长轨迹,可以看到,她一直不同。她一次又一次的按照自己想要的去做出了选择,一次一次的不屈从于父母权威所认为的正确的、合适的道路。为此付出的代价当然惨重,比如为了自己的艺术,父母断了她的经济来源,她不得不一个人身兼数职,来赚取自己的生活费。就如同那句话所说,“那些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变得更加强大。”正因为有着年轻时这样的经历,也培养了米亚坚韧的内在性格品质。
米亚其实是一个单纯的人,就是这样一个很纯粹的人,其实拥有着能够看透人心的眼睛,她最后留给雷查德一家的摄影作品,非常精准的刻画出了这个家庭中每个人内心的秘密,这样的创造直穿人心,给人震撼。在米亚的成长过程中,一直都很孤单,没有人理解她,父母不理解花这么多钱去买个相机做什么,也无法理解她拍摄出来的不同角度的景物有什么特别之处,唯一支持她的是她亲爱的弟弟,随着弟弟长大,弟弟也发展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尤其是他也无法理解姐姐对于相机的喜好,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感情,他之所以支持姐姐,不像父母一般指责,只是因为爱她。所以米亚又开始一个人了。
“言之无物等同于失败。”
可是在一个天才摄影家的成长路上,一定会遇到良师的。米娅也是如此,她遇到了两个,一个是启蒙之师,可是他猝不及防的离世,也让她感觉到黯然神伤,他对米娅是启智之师,随后凭借米娅自己对摄影的喜好,她进入了大学,遇到了她的良师,一位国际有名的摄影大师,这位大师很快发现了米娅的摄影天赋和勤奋,一切聪明都来自于勤奋。在这里,米娅开始真的学着去有意识、有计划的进行创造,而不是凭借感觉拍照,依靠直觉判断好坏。这位导师告诉她无论表达方式看上去是多么的直白浅显,在每张照片都要融入一定的思想与主题。“言之无物等同于失败。”这样的话语是这位导师的口头禅。这基本奠定了米娅后期创造作品的基调。至少我们看到,她留给雷查德一家的照片,都传达出了很深的隐喻。
这句话带给我很深震撼度,言之无物等同于失败。什么叫做言之有物呢?如何做到言之有物呢?比如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去阅读这本书呢?作为2017年度美国畅销书榜上的第一名,如何获得了27项奖项呢?这本书如此受欢迎到底是因为什么呢?明明它的开头也是很普通,并没有像东野圭吾的悬疑小说一样,疑云丛生,引人好奇啊?有点像什么呢?像《派的奇幻之旅》,开篇大约有30多分钟的引言。刚刚开始看的时候,感觉很枯燥,然而一旦全部看完,仔细回味的时候,会发现,电影中没有一分钟的多余,关键是寓意深刻,看的时候以为是个故事,看完觉得有些惊悚,然而如果把自己代入书中描述的场景,在那样的情况之下,我们到底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甚至,如今在面对我们自己的生活时,到底做出了怎样的选择呢?到底是跟随本心,还是在未飞翔之前,就已经被自己生生折断了翅膀?跟随着所有正确的道理、选择呢?
小小小小的火读书赏析 第(2)篇
读伍绮诗的作品,就好像在【溯源】,对,溯源,在读无声告白的时候这种感觉就很强烈,读此书的时候更是如此,每一个人的人生经历,都随着小说的展开,一点点全部铺陈开来,他们的父母,他们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故事都娓娓道来。因为作者是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华人吧,她或许认为一个人的根,是塑造人格的关键吧,你继承了何种的基因,出生长大的环境,所有的经历造就了现在的你。还好关于人物背景的插入并不违和,知道了人物的过去,可以更好的理解他的现在。米娅,理查德夫妇所对立的两种生活方式与态度,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坏与错的是:以自己的立场为标杆,妄图干涉别人的生活,甚至自以为帮别人脱离苦海。这也是给那些伪善之人的脸上狠狠打了一耳光吧。伍绮诗一直都把青少年间,这种少男少女的爱恋写的很微妙很美好,可我总会感觉到是一种近乎自卑的喜欢。其实要谢谢作者,因为她保留了这份美好,没有写进很多的残酷与伤害进去。对我心疼的小穆迪说,小珀尔不喜欢你,不是你不好,只是她更喜欢崔普的脸而已。
小小小小的火读书赏析 第(3)篇
“永远记得,你呼吸着的每一个瞬间,都应该去过你真正想要的生活”n理查德森太太与米娅对生活态度截然不同,但不能绝对的说哪一种更好,只能说追求自己想要的,别被所谓的标准限制住了。小说中另外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就是:母亲的身份,是血缘关系还是爱决定?n这个世界和我们的生活不是非黑即白的,无论怎么选择,背后都有支撑它的强大的理由,什么对于一个孩子是最重要的,是最好的,我想我们都不知道。毕竟我们都是第一次做人,第一次充当孩子的角色,实在没有更充足的经验来引导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我们给出的答案只能是大多数家庭的状况,而大多数不代表绝对正确,我想我们都认同这一点。对于伊奇,她不喜欢她家人的生活态度,以至于看起来和这个家庭格格不入(尽管从血缘关系上来讲她确实是这个家庭的一员),直到遇见了米娅,在米娅那里感受到了善意,成就了伊奇心底的火。理查德森太太与米娅谁更像伊奇的母亲?伊奇更希望谁做她的母亲?答案不言而喻。这就又回到了书中关于美玲抚养权的问题,如果你是法官,你会怎么判呢?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