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存在的人:从精神分裂、人格解体、离体体验……探索自我感从何而来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2019-07-02 06:02:00) 读书赏析 -
作者:阿尼尔·阿南塔斯瓦米
如果你只想读一本精彩的科学作品,那么非本书莫属。本书沿着奥利弗·萨克斯《错把妻子当帽子》和拉马钱德兰、桑德拉·布雷克斯勒《脑中的幻肢》的步履,阿南塔斯瓦米娓娓道来,借助于神经心理学将我们带进那样一些人的心理世界,他们与我们经历着迥然相异的现实。讲述阿斯伯格综合征和精神分裂症的自传作品越来越多,但是这些作品在它们的叙述与科学文献之间留下了一段空白。阿南塔斯瓦米将经验与实验、具体的个人与一般的数字联系起来,令人信服地在这段空白之上建立起桥梁。
不存在的人:从精神分裂、人格解体、离体体验……探索自我感从何而来在线阅读地址
不存在的人:从精神分裂、人格解体、离体体验……探索自我感从何而来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从人类有自我意识开始,大概就会思考“我是谁?”。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二元论、神话、迷信、宗教、现代神经科学等等,都在苦苦寻求答案。我们可以观测到宇宙大爆炸之后四十万年的背景辐射,可以知道基因中隐藏的密码,可以知道量子涨落与量子纠缠,可以知道很多,就是不明白自我意识究竟是什么?
本书基于对阿尔茨海默病、人格解体、幻想症、狂喜癫痫病、自闭症等人类精神类疾病的分析,认为自我意识是人类大脑的产物。人类自我意识上出现的疾病以及心理疾病,与大脑的相关区域有关,比如岛叶皮层、颞顶联合区,以及内侧前额叶皮层等。此种说法,确实有理有据,让人信服。但是,似乎,只是解释了每个个体自我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个体自我意识形成,不应该仅仅是大脑为了延续生命所为,与人类社会文化也密不可分。比如:没有语言,人类的思考与一般动物又能有多大差别?
阅读本书,大致理解了个体自我意识,但是,确实仍旧无法理解,自我意识究竟是什么?如果,自我意识只是物质的一个属性,这个属性为什么如此特别?既然这个肉体能够产生自我意识,为什么只有一次?为什么不存在两个相同或相似的自我意识?
个人的生长环境、经历等造成意识的差异,形成不同的个体自我意识,真的没有共性的自我意识吗?量子还有纠缠,而每个人的意识真的是短暂、唯一的吗?…… ……,……[疑问][擦汗][尴尬][呲牙]
不能想多,怕走火入魔,迷失自我[偷笑][偷笑][偷笑]
不存在的人:从精神分裂、人格解体、离体体验……探索自我感从何而来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看了这本书,感觉自己好像也经历过一些细微处的断裂,再一次看见了另一个世界,以前会恐怖的说谁是精神病,但现在可以很淡定的看待他们是一群在寻求自我的道路上遇到了困难的人。而且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精神上的断裂,并不代表他就是这样的人。我是谁?无处不在又处处都在,是无形的,是有形的,是身体感知到的离散的颗粒反馈给脑,脑通过预测来回馈给身体的感知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我。这些都只是一种没有根据的臆想吧!你想是什么样子的就是什么样子的,可以是自以为的我也可以是别人眼中的我可以是身体不健全的我也可以是心理扭曲的我………一切的我都是自己随意杜撰的,突然觉得我可以是任何,我安住在我的身体里,因我身体的特异性而不同于他人而表现出不同的我,也因成长的经历不同而让自己感受到不同的我。再一次拓宽了自己的认知与视野,前几天看人类简史而更新了认知,总是听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心里无感,通过这几本类似于科普类的书籍确实改变了自己的认知,看来多读科普类的读物更能够促进人认知上的进步与更新。
不存在的人:从精神分裂、人格解体、离体体验……探索自我感从何而来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自我是疾病!n私以为这里的概念自我,与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自我,虽然都是精神层面,但又略有不同的角度,即便真相是无我,刺激身体自我所带来的概念自我的行程确实能构建健康者自我意识的形成,谁又知道患者是没有自我意识的形成,还是会病发遗忘,又或者是无力表述呢?n本书可以从对患者的研究推论出自我的不稳定性,却无法真正用科学证明自我的不存在,就算你让我相信了过度追求自我实现是种病[偷笑]n本书开篇与尾声更像是哲学论述,而中间大段篇幅尝试作用神经学来科学证明自己的理论,不过论点鲜明论证却乏力,用病例推论常态,未免以偏概全[害羞]不过对于刺激脑各个部位的篇幅很喜欢,就像又看到了生活大爆炸中可爱的科学家们!n一开始看起来很虐的书,总算跟着这次旅行临近尾声同时完结了[可爱]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