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书赏析(3)篇
(2019-07-03 00:06:57) 读书赏析 -
作者:林奕含
令人心碎却无能为力的真实故事。痛苦的际遇是如此难以分享,好险这个世界还有文学。这是一部惊人而特别的小说,小说作者既具有高度敏锐的感受力、又是一个近距离目击者,使这整件事像一个“幸存的标本”那样地被保留下来。整本书反覆地、用极度贴近被侵害者的视角,直直逼视那种“别人夺去你某个珍贵之物”的痛苦——且掠夺之人是以此为乐。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书赏析 第(1)篇
读完一遍《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沉重到哑然。
性侵,性暴力,本来就是沉重的话题。
在这部书里,平常的话语掩盖不住的痛苦让人几乎绝望。
李国华无疑是书中最让人深恶痛绝的恶心之人,他作为国语老师,诱奸13岁的学生房思琪,整整性侵五年,让小房思琪从身体到精神都死去。
真的沉痛到让我无语凝噎。
房思琪是个普通少女,而恶魔却把肮脏的爪子伸向她。
李国华作为一个诱捕高手,设下圈套,用文学作幌子,让房思琪踏入地狱。
他享受房思琪这种自尊心强又对文学爱好的女孩子。
而他毁掉了一个灵魂。
他的温良恭俭让,是掩盖肮脏龌龊的遮布。
一个五十多岁,道貌岸然的魔鬼,性侵一个个漂亮女孩子的时候,却也温和地游刃有余,最可怕的是,他用他的学识,把小女孩们洗脑成“全都是自己的错”的可怜儿。
这太可怕,太恶心。
有文化的魔鬼不在地狱。
而魔鬼呢,家庭美满,事业有成,披着人皮祸害小姑娘也不会有罪恶感,反而很享受。
他自大,嚣张,可恶,令我愤懑又无可奈何。
这就是我悲哀的原因。
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恶,都能受到应有的惩罚。
还有伊纹,一个美貌与学识并存的姐姐,却被丈夫一维长期家暴。
懦弱如她,承受,吞咽,用自己的爱纵容丈夫的暴力。
表面上看,房思琪遭受了李国华的性侵,伊纹遭受了丈夫一维的暴力,但事实上,我们都知道,他俩都遭受着性暴力和暴力性的痛苦。
就像房思琪说的,人间有一些痛苦是不能和解的。是的,痛苦到灵魂都死去,无法挣脱,无法求救,无法往前……
家人的忽视,朋友的恶心,姐姐的痛苦,老师的无所畏惧,自己的无助,社会的压力……都是逼死房思琪的因素。
正如文中李国华的认知:社会对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强暴了一个女生,全世界都觉得是她自己的错,连她都觉得是自己的错。罪恶感又会把她赶回他身边。
房思琪的自尊心,成就了李国华的施暴,她把他的罪恶,肮脏,都深深锁在了自己的身体里。
他有恃无恐。
他百无禁忌。
他变本加厉。
他享受至极。
这就是最痛苦的地方。
世界都不能把施暴者怎样。你能怎样?我又能怎样?
怡婷将带着房思琪的所有的痛苦,活下去。
全书最让我无力的地方就是,怡婷看完了房思琪的日记后,痛苦的去找李国华,对他说,她被你丢弃在十三岁,也被我遗忘在十三岁。
怡婷后悔,后悔没能救她灵魂的双胞胎;怡婷痛苦,痛苦房思琪的痛苦;怡婷憋屈,她对李国华无能为力。
被李国华直接性侵的房思琪,被丈夫一维家暴的伊纹姐姐,没经历性侵也没被家暴的怡婷,她们其实都是受害者。
可没人救她们,她们也没能及时自救。
还有,同样被李国华性侵的晓奇,想寻求保护而被威胁,想发声而被捂住嘴巴,她太弱小了,对付李国华这样狡猾奸诈的老手,无疑是以卵击石。
晓奇的灵魂,也在沉默中死去。
她们的灵魂早被恶魔桶烂。
痛苦那么多,她们独自吞咽。
余生那么长,她们该请谁多多指教?
[走过危机四伏的成长,我们每个人都是青春的幸存者。——史航]
她们是不幸者,又是幸存者。
幸存者是个让人害怕的词,害怕到旁人连安慰的姿势都不敢摆。
要多么痛,要多么苦,才能够活。
幸存者这个词,是可以歌颂救援者的丰功伟绩,也可以谴责施害者的恶行,但对于受害者,是毁灭性的暴力,是差点死去和幸好活着里清醒着独自痛苦。
房思琪的悲剧,我们都是加害者,李国华是,家长是,伊纹是,怡婷是,学校是,社会也是。
如此,大家才觉得根本不关我事。
房思琪的不作为,是无奈心痛;我们的不作为,就是助纣为虐;社会的不作为,是滋生罪恶。
[她才知道这个世界的烂疮比世界本身还大。]
一个才十八岁被送进精神病院的女孩儿,从十三岁,在7楼到6楼的电梯间,第一次遇到李国华开始,她的人生犹如未开先败的花朵,在地狱里挣扎。
当我知道作者林奕含已在2017年自杀去世的时候,心里的苦痛蔓延全身,丧到哽咽。
这是她的自传,是她剖开她鲜血淋漓痛苦不堪的成长,是她被强暴的痛苦,是她对这个世界不再留恋的诀别。
可我知道她是个温柔的女孩儿。
她在书里的最后都是温柔的留言:
[“等待天使的妹妹”,我在世界上最不愿伤害的就是你,没有人比你更值得幸福,我要给你一百个棉花糖的拥抱。]
等待天使的妹妹。
我失声痛哭。
恶魔毁灭了妹妹,而妹妹等待天使,天使在哪里?
天使在妹妹的心里。
房思琪活着,她已经死去。
林奕含死了,但她却活着。
她痛恨自己只会写文字。
可她不知道读者们多么幸运她能写文字。
蒂莫西.加顿艾什说,真相从未让任何人自由,是人解放了人。
我想,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真相从未让任何人轻松愉快,人也没能解放人。
好人没有好报,坏人也没有受到惩罚,公平,正义,未到达这栋楼里,未到达房思琪的成长路上。
很丧。
但令人深省。
林奕含是勇敢的。
她把自己的痛苦化作他人的幸福,她挥泪埋葬了自己在尘世间的希望,它却变成了种子,长出鲜花和香膏,为孤苦伶仃的苦命人医治创伤。[注1]
这个世界,好坏共存,善恶相依,祸福相倚。
展示最悲惨的遭遇,最绝望的痛苦,最无奈的悲愤不是这部书目的。
它告诉我们,哪怕世界再不好,我们都要去发光,好好爱自己。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和《人间失格》真的是让我读到呼吸都疼痛的文。
又丧又绝望。
但你必须谈及生活,无论它多么苦涩多么撕心裂肺。[注2]
[注1]引用于《汤姆叔叔的小屋》
[注2]引用于给青年作家的信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书赏析 第(2)篇
这本书让我认识了这个令人心疼的女孩林奕含,我想究竟是什么样的女孩这么勇敢地把自己的不堪写下来,不是我想的样子,她的笑容很甜美,长得很文静,但是谁能想象她承受多大的伤痛?我记得她因为精神不好找老师请假,可老师说她看起来很好,找什么精神病的理由啊。究竟什么才是精神病,什么才是抑郁症?我们总是想当然,又理所当然。
我看到她的采访,她说话很好听,眼睛却不看镜头,她在压制住情绪,她明明很伤心,很想哭,很难受,却坚持说下去,这么勇敢的女孩,明明值得更好的未来。我多么希望她会失忆,就像电视剧里面一样狗血,不小心撞到墙了,然后失忆了,她忘了所有的烦恼,可以从新开始。可是,上天好像没有眷顾她,一切像“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咒语失灵了,一切关于善良的美好结局像是过了保质期,我明知世界不是很公平,但是我还是希望可以公平一次。
希望读过这本书可以对性教育重视起来,不要再给坏人可趁之机。我记得小时候看电视剧的时候,有这样的片段,一个妇女在上厕所结果被人偷窥了,然后她就上吊自杀了。自尊心太强了只是施暴者的保护伞。孩子做错事了,不要骂,不要指责,能不能心平气和地跟他们谈谈他们的想法?能不能不要一张嘴就是学习,就是分数,可不可以跟他们聊一聊学校的生活,兴趣爱好?思琪的妈妈一句话就直接把思琪送到地狱的深渊,不要以为自己不会那么做。孩子做错事永远不会直接告诉家长,因为会挨骂,所以才会小心翼翼地试探,然后掩盖,隐瞒。小时候,我打碎了一个盘子就慌忙把它们埋在坑里,手指被划破了都不自知。如果小时候我遭遇了跟思琪一样的事情,我也会像她一样觉得自己很恶心,很耻辱,害怕别人会知道。我也恨极了这样的懦弱,但是自尊这种东西真的很烦。伊纹是个好女孩,像思琪一样好,善良美好,正是这样才会很容易地被伤害,美是一种罪吗?美好为什么总是会被伤害?我恨恶,很一切不公正,恶会消失吗?“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我希望社会和法律更有力地约束恶,忍耐有时候并不是美德,更是恶。英国一位政治家说,恶势力想要取得胜利很容易,只要足够善良的男人们和女人们什么都不做就可以了。大家见到恶行如果肯做发声者,如果不再忍耐,那么恶的生存空间将会越来越小,那会拯救很多像思琪一样善良美好的女孩。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书赏析 第(3)篇
真正想说的,和书中具体内容的关系不大我看了很多对这本书,对作者本人以及社会中类似案件的公众的评论,我几乎没法为这其中所谓的勇敢和正义叫好。旁观者大多会自然的认为被害人应该果断地坚持自己没有做错的态度,勇敢的站出来揭露罪恶。这种自以为是,愚蠢但也不失为一种幸福n大多痛苦的经历不是真的靠法律就可以得到释放的,诉讼的成败,坏人是否被打倒,与这种痛苦是否可以减轻是没有定向关系的。给罪恶的东西披上外衣,看起来很懦弱,但是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不到生命终结,真正痛苦的记忆是不会消失的。但我们都需要活下去,被害人也都盼望能获得一份可以掩盖过去的美好的未来。没有被害者会真的认为罪恶可以改变其性质,他们的妥协,自我保护,从未改变内心的恐惧和憎恶。所以,房思琪,她不是个例,她对痛苦的转移方式也不是个例。虽然显得笨拙,会感到自己更加可悲,或者助长坏人的气焰,但是,对罪恶的自我美化,实在是被害者继续生活下去的最大支持。每个人的噩梦是不同的。永远不要以自己价值观和情感评定他人对噩梦的处理方式。在每个寂静深夜被痛苦包围的人不是你,无论他做什么,无论他妥协与否,沉默与否,他的痛苦都已经无法改变,并且,每当想到这种噩梦般的经历会尾随一生,他的痛苦就会再度加深。但愿每个牙痒痒的读者,在歇斯底里的时候,甚至在对另外三个被害人持否定态度的时候,都能了解,你内心的冲动与狂躁的正义感,只是因为幸运而对痛苦一无所知罢了。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